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康德的教育论8篇

发布时间:2022-12-26 1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康德的教育论8篇康德的教育论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 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康德的教育论8篇,供大家参考。

康德的教育论8篇

篇一:康德的教育论

, 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 标。

 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 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 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康德指出 :

 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

 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 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

 他强调, 最高的善, 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

 在康德那里, 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 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 即“至善”的最高境界。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 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 构建科学的幸福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 主张德福统一。

 在康德看来, 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 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

 他同时强调, 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 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

 人性的两重性, 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

 就哲学范畴而言, 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

 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 标的实现, 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

 因此, 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 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人性的两重性, 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

 在康德看来, 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

 对于现象世界而言, 人是感性的存在物, 人的行为受到自 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 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

 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 人可以超越自 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 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 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 凭借自 由意志主宰自 己的行为和命运。

 因此, 在康德那里, 人生而具有自 然人性和道德本性。“善良意志”, 即德性, 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

 德性是什么? 康德认为, 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 的就是德性, 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

 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 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 进而完全超越自 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

 康德认为, 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

 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 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 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 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至善”, 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 的和最终归宿。

 在康德看来, 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 达到 福与德的 统一, 即 “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

 实现“至善”, 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

 作为自 然人, 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 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

 据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陈丽摘要: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 基础上, 主张德福统一, 幸福须与 道德相称、与 德性联结, 才 能真正抵达幸福的 彼岸, 即“至善”的 最高 境界。

 康德的 德性幸福论高 扬了 人的 道德理性和尊严 , 对于斧正今天为 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 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 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 构建科学的 幸福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关键词:

 幸福; 康德; 德性; 至善; 道德中 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作者简介:

 陈 丽 (1979-), 女, 安徽濉溪人, 硕士, 中 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 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 副 主任, 研究 方向 为 哲学与 政治 。收稿日 期:2013-05-14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 年第 11 期No. 11 201335——

 (下转第 41 页)此, 由人的二重性所产生的两种追求发生了矛盾。

 那么, 怎样才能化解矛盾, 使二者协调统一? 为此, 康德设定了“至善”。

 在他看来, “至善”是德性与幸福的绝对统一, 实现了福与德的完全契合。二、 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在对康德的德性幸福论进行梳理之后, 我们应当从中厘清以下几点:其一, 康德所说的“幸福”并不完全等同 于今天所理解的“幸福”概念。

 21 世纪的今天, 人们所热衷讨论的“幸福”概念, 已经远远超出 了 最初的哲学和伦理学范畴, 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以及心理学等诸多范畴。

 在现代人的视野中, 幸福是一个建立在经济富足、身心愉悦、情感充实、人际和谐等诸多基础之上的合题。

 而在康德那里, “幸福”仅仅是指人的动物本能欲望的满足以及作为自 然人的感官快乐的实现, 即单纯以追求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为原则的幸福。

 对于康德而言, 作为感性存在物的人, 具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基本权利, 但这种“幸福”不能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不能使人达到人生“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

 康德认为, 仅仅以追求个人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为原则的“幸福”, 是不合乎道德的, 甚至会使人们产生价值观念的 混乱和对善恶的 完全混淆。

 可见, 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幸福概念, 更接近于康德心中的“至善”, 即“德性”与“幸福”的有机联结。其二, 康德并不反对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而是反对那种仅仅追求个人本能欲望满足而与道德相背离的个人幸福观。

 道德完满, 才能获得幸福, 这是康德所设定的幸福的首要条件。

 “善良意志甚至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2]。

 在康德看来, 身处现实世界中的自 然人, 出于本能欲求的支配理所应当可以追求感官快乐和幸福, 但不能以此作为道德的动机和目 的。

 因为, 这样就会玷污道德的纯粹性和崇高性。

 因此,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并不否认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但他所着重的不是幸福, 而是伴随着幸福的有德性的生活。

 换句话说, 德性是人的理性的最崇高追求, 而感官幸福只是人在有德性的生活过程中的附带追求。

 所以, 在康德看来, 那种只追求个人本能欲望满足而无视道德的个人幸福观会使人丧失人之为人的依据, 甚至会使人善恶不分、道德沦丧。其三, 康德设定的 “至善”即 “有德性的 快乐 生活”, 这是作为双重存在物的人所应当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圆满境界。

 康德断言,人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就是德性与幸福的完满统一。

 作为自 然人, 人必然要追求快乐和幸福, 快乐是圆满生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就人是理性存在者来说, 人离不开德性和尊严, 离不开“善良意志”, 所以德性是达到幸福圆满境界“至善”的先决条件和首要条件。

 简言之, 对于具有两重性的人而言, 既要追求快乐, 又要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

 “有德性的快乐生活”才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圆满境界。其四,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中, “德性”是优先于“幸福”的首要条件。

 在康德看来, 道德和幸福是构成“至善”的两个必要条件, 但这两者之间是有先后次序的,即“德性”优先于“幸福”。

 也就是说, “德性”是第一位的、首要的, “幸福”是第二位的, 两者的次序是绝不能颠倒的。

 在康德那里,一个现实的人,首先要使自 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原则和要求, 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获得真正的“幸福”。

 要达到“至善”的完满境界, 首要的是要实现德性、产生“善良意志”, 绝对尊重和服从于普遍的道德律令。

 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源和基础, 在此基础上的幸福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三、 对于构建当 代科学幸福观的几点启示21 世纪的今天, 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科学幸福观。

 这种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要立足于当 代实践,同时要继承和借鉴历史上合理的 、有价值的幸福观思想。

 今天, 面对全球性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滋生蔓延, 面对个人利己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思潮的日 渐泛滥, 面对纵欲无度和道德缺失的社会诟病,人们开始祈盼道德力量的回归。

 在这一回归过程中,我们不妨把目 光投向建立在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基础上的康德的德福一致说。

 当然,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中所蕴含的合理性因素的吸纳和借鉴。首先, 个人幸福的追求, 应当是物欲满足和精神富足的统一。

 在康德看来, 人生真正的幸福圆满应当是道德契合与感官快乐的统一, 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

 人,首先是自 然存在物,追求自 然本能的满足无可厚非, 物质欲求的满足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但不能把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简单等同于幸福圆满。

 人的感性欲望、感官需求是低级的, 而人的精神、理性才是高尚的。

 从物欲束缚中彻底解脱, 才是人生幸福和真正价值之所在。

 康德的幸福论旨在使理性对欲望进行合理的规范、调控和引导。

 自 觉以理性、道德律令来调控自然物欲,使人过一种节制有度的尊严的生活,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这是当代科学幸福观的应有之意。其次, 个人幸福的追求, 应当 符合道义原则 , 注重道德修养。

 一方面, 康德在构建其德性幸福论的过程中, 抬高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的价值, 从根本上36——

 (上接第 36 页)否定了单纯追求物欲满足和感官快乐的极端享乐主义幸福观。

 另一方面, 康德追求道德与幸福的匹配联结, 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无视道德教化, 只把人简单看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物的错误观念。

 与此同时, 康德强调以理性调控自 然物欲, 过一种节制有度有尊严的生活, 即有德性的快乐生活,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为了发展经济、 获取经济利益和物欲满足而牺牲道德的错误发展观。

 因此, 批判地吸纳和借鉴康德德性幸福论中的这些积极因素, 对于扭转当 前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 现的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利益轻道德的不良习气, 引 导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加强自 身的道德修养,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 个人幸福的追求, 应当 与他人幸福、社会和谐相统一。

 人, 不仅是自 然存在物, 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物。

 作为一个社会人, 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过程中, 不能以损伤他人幸福和社会和谐为代价。

 在康德看来, 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 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 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人的一切行为, 包括追求幸福的行为, 都应以绝对尊重和服从道德律令, 即“善良意志”为前提。

 换句话说, 真正的幸福绝不能是建立在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之上。

 损人利己是和道德的恶联系在一起的, 它不仅是卑鄙的, 同时也不可能使一个社会人真正达到幸福的彼岸。

 因此, 构建科学的幸福观, 应当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

 这正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对于构建当代科学幸福观的积极意义之所在。参考文献:[1]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 译.北京:

 商务印书 馆,1999.[2] 康德.道德形 而 上学 原 理[M].苗 力 田 , 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的思想前提。(二)必须强化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井冈山精神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努力激发井冈 山 精神的 内 在动力 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想获得更大的动力支持, 必须在井冈山精神的教育上下大功夫。

 教育的过程是复杂漫长的,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教育者仅仅是靠口头说、书本教是很难说服受教育者, 甚至使其产生抵触、厌烦情绪。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信息技术, 创设出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历史情境, 做到图文并茂、声文并茂, 让教育者受到心灵的震撼。要加强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育, 充分利用 好各种井冈山精神的物质载体, 比如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黄洋界保卫战旧 址, 阅读革命烈士遗留的《红色家书》、《红色家训》, 观看井冈山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具体的 举措有利 于将抽 象的 井冈 山 精 神直观化、具体化,拉近受教育者跟井冈山精神的历史距离。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 它应该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把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和学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持久扎实地开展下去。

 要发挥我们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充分调动各部门、 各单位参与井冈山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要分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统筹安排,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走过场。(三)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井冈山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动力的生产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教育, 更要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

 社会实践不仅是井冈山精神外化的必然路径, 也是培养井冈山精神动力的检验途径。

 我们激发井冈山精神的动力, 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与改革开放以来焕发的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大力弘扬忠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探索勇 气、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 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坚决反对把它们割裂开来。

 具体说来,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单位, 宣传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舆论导向, 充分利用好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 比如报纸、电视、网络、图书、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 对广大受教育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井冈山精神的宣传教育。

 理论工作者要加强井冈山精神研究, 不断推出新成果, 拓展井冈山精神的研究, 为井冈山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文艺工作者可以利用 井冈 山 题材, 通过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让井冈山精神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心灵。参考文献:[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 3 卷[M].北京:

 人民出 版社,2006.[2] 骆郁廷.精神动力 论[M].湖北:

 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3.[3] 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M].北京:

 人民出 版社,1995.41——

篇二:康德的教育论

0 8 年1月第27 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 u m a l0fH eilo n g jia n g C o lle g edE d u c a tio nJa n . 2008V d . 27 N o . 1谈洛克、 休谟与康德的认识论孙赫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150 0 25)摘要:

 洛克的经验论是以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 相信人能够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 最终将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化和系统化。

 休谟从经验主义原则出发, 不承认经验之外的任何对象的可知性, 是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而康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哲学则主要倾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是一种二元论。

 三种哲学体系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学说基础上建立起其自身独特的哲学体系, 并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刺的影响。关键词:

 洛克; 体谟; 康德; 认识论中图分类号:

 13516. 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 836( 2008)01一( D 22—03在近代欧洲哲学实现以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之后, 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认识论哲学开始从外在关注人自身。

 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 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休谟、 开启德国古典哲学的康德更是从自身哲学立场通过人们对自身认识活动的反思, 以他们自己独特的解决方式深深地影响了近代哲学的发展。一、 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作为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 洛克同培根、 霍布斯一样原本在于求得对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 因而其哲学总须是以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

 洛克相信人能够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 在他看来, “能力是天赋的, 知识是后得的” , 人类具有接受感觉、 形成观念和知识的“天赋能力” , 在此基础上深刻批判了“天赋观念论” , 提出“白板说” 和“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 ,并贯穿了“心灵是一张白纸” , “知识起源于经验” 的基本原则, 最终使得经验论的认识论得以理论化和体系化[ 1】

 。洛克指出:

 “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知识归根到底是导源于经验的。

 我们对于外界可感物的观察, 或者对于我们自己知觉到、 反省到的我们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观察, 就是供给我们的理智以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

 这两者乃是知识的源泉, 从其中涌出我们所具有的或者能够自然地具有的全部观念。

 ” [ 2瑚作为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感觉, 一是反省, 唯物地回答了人们获得经验途径问题。

 承认一切观念来自经验, 归根结底来自对外物的感觉, 外界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是唯物主义经验认识论的观点。洛克将观念区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简单观念就是外来刺激和内在反省所直接产生的观念, 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组成的,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并没有构成简单观念的能力, 完全是由于外部事物的作用或通过反省而被动产生的[ 3】

 4 12。

 “这正如一面镜子不能拒绝, 不能改变, 不能涂抹它面前各种物象在它以内所印的各种影像或观念似的。

 我们周围的事物既然以各种方面来刺激我们的感官, 所以心便不能不接受那些印象, 便不能不知觉那些印象所引起的观念。

 竹【. J在人的认识过程中, 心灵首先获得简单观念, 然后将其若干个简单观念结合成为一个复杂观念, 进而用复杂观念实现人的认识发展和深化。在确定观念来源于外部事物之后, 洛克又提出两种性质说来阐述感觉与物体属性关系。

 洛克认为第二性质只在感觉中而不在客观事物中, 但第一性质却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人的感觉与事物的第一性质是一样的。

 第二性质的观念像一切简单观念一样, 并不是心灵主观、 任意的虚构, 因为它们的确是由刺激我们感官的一些外界原因而产生的。

 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机械论的典型立场, “是在理智中的, 无不在感觉中” 的经验论原则的具体体现, 从根本上是认为观念是完全被动地产生, 从而否认收稿日期:

 200r7 一11一19作者简介:

 孙赫东( 19 7 9 一), 男, 黑龙江宾县人, 20 0 6级硕士研究生,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2 2 — 万方数据

 人在认识中的主动地位, 蕴涵着不可知论。二、 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休谟作为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休谟, 其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 同洛克相比, 他被认为是彻底的经验论者, 而这种彻底性表现在一以贯之地贯彻经验论的原则, 把一切实体, 包括物质实体、 作为心灵实体的“自我” 和上帝。

 都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

 正如罗素称之为英国经验论的“逻辑结局” ,康德则认为:

 “自形而上学以来, 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 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

 ” 休谟的经验论通常被称为不可知论, 休谟之所以持不可知论, 不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理性能力扩展知识的范围, 而是他的理性过于敏锐和严格, 要避免任何与经验论的原则相抵触、 相矛盾的思想, 因此不承认经验之外的任何对象的可知性。

 “知觉之外一切不可知” 是休谟提出的不可知论的哲学命题。洛克称之为“观念” 的东西, 休谟称之为“知觉” , 知觉是知识的基本要素, 是感觉经验的通称。

 休谟把感觉、 知觉当做认识的唯一来源, 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知觉的构成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 两者的差别只是感觉和思维的差别, 是刺激心灵的强烈和生动程度不同, 只是一种量的差别[ 3]4 56。

 “我们的印象和观念除了强烈程度和活泼程度之外, 在其他每一方面都是极为类似的。

 任何一种都可以说是其他一种的反映; 因此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 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者。

 竹【5J印象在观念之先, 观念是印象的摹本, 判断观念的真伪要找出相应的印象, 但是感觉经验和印象来源是不可知的。

 休谟的知觉分析是在主客分离思维模式下的忽略主体性的知觉分析, 这是他的知觉分析的根本缺陷,知觉分析是休谟全部哲学的基础, 也是他的人性论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休谟说:

 “至于由感官所发生的那些印象, 据我看来, 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 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 那些印象还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 还是被心灵的创造所产生, 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 [ 2】

 101在他看来, 超出经验之外, 我们没有了经验, 不可能产生任何知识, 体现其彻底的经验论主场。

 而在感觉的来源问题, 休谟从经验主义原则出发, 采取了存疑的立场, 认为我们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能知道的, 只要能够合理地解释感觉经验就足够了, 从而最终达到了经验主义的不可知论, 同时也暴露了狭隘经验主义的弊端。三、 开启德国古典哲学的康德当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 以培根开始的经验论和以笛卡尔开创的唯理论的近代哲学正陷人困境之中, 休谟的怀疑论正是这种困境的生动体现。

 受哥白尼启发, 康德一反传统信念, 将“知识符合对象” 作了个颠倒, 提出“对象符合我们的知识” 。

 并最终在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特的批判哲学体系。

 他将世界分为本体界和现象界, 在认识之前先对理性, 先对人的认识能力作批判的考察, 为人类认识能力划定界限, 在什么界限之内认识是可能的, 超过这个界限是不可能的, 而我们能够认识的只是现象界, 本体界是不可知的。康德认为物自体是客观存在, 但它却是不可认识的, 作为我们认识对象并不是物自体, 而是它的现象,即它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后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的那种东西。

 这样, 他一方面承认物自体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 另一方面认为主体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 二者独立存在, 认识过程通过主体的先验能力认识客体过程, 结果却无法调和二者, 最终在物自体和它的现象, 客体和主体之间划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认识论问题上,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

 他一方面同意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另一方面又认为对科学知识而言, 仅有经验是不够的, 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而他的认识过程更是体现主体能动地综合统一感性印象, 使之成为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概念的过程。

 首先,主体依照先天的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条件综合感觉, 发生对现象的感知。

 然后, 主体以先天思维形式综合感知的材料, 产生了与对象一致符合的知识, 最后, 理性综合知性的知识产生科学的概念系统。

 康德使得理性的主体能动性开始发挥其自我批判和自我建立的作用, 从而首次使理性成为人类一切认识、 道德和历史活动中的最高原则。休谟的不可知论, 改变了康德哲学方向, 使之认为不能以独断论的思想认识哲学问题, 首先应对认性的理性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 进而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 作用和能动性, 从而建立其批判式哲学。

 康德承认客观存在的物自体是感觉的源泉, 体现其唯物主义立场, 并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却使自己的哲学处在对立派别哲学的矛盾的集合点上, 如列宁所表述的那样:

 “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使二者妥协, 使各种互相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 L 60四、 三种哲学体系的传承脉络洛克和休谟认识论都是经验认识论的具体体现,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 休谟和洛克一样, 初衷是:

 明理性、 重经验, 什么也不轻信, 追求由经验和观察一2 3 — 万方数据

 能得到的不拘任何知识。

 但固执于经验论立场, 使得洛克过分地崇尚感觉。

 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 总是企图把理性思维的内容也归为感觉经验, 不能科学地看待理性, 使得自己的学说体系陷入了充满矛盾的体系集合点而难以自拔。

 而休谟则将经验论的原则绝对化,认为知觉之外一切不可知, 拒绝回答知觉、 经验之外的任何问题。

 洛克和休谟的哲学都是过分重视外在经验。

 而忽略了主体自身, 是主客基础上, 重视客体的认识论立场。

 洛克的经验论主流是唯物主义的, 休谟的经验论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而康德正是为调和二者之间的对立, 建立的其独特批判哲学。

 康德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矛盾, 认为知识只能由先天综合判断构成, 知识是理性和经验的统一, 强调了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的能力, 从唯心主义角度阐明了认识的主观能动的作用。任何一种哲学的发展无不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学说基础上建立起其自身独特的哲学体系。

 在批判天赋观念论和与唯理论斗争中, 洛克将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化和系统化, 并构造成完整的经验论理论体系。

 而洛克哲学的经验论原则和不可知论因素为休谟哲学提供了可能, 尽管休谟的知觉分析并不完善, 但至少解释了这样一个原则:

 一切认识无不是从经验开始, 有力地冲击了理性主义的先验论。

 如果没有休谟的《人性论》 , 也就不会有康德的三大批判和“哥白尼革命” 。

 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 序言中所说:

 “是休谟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 从此, 哲学研究开始从客体关注主体, 从外在关注人自身, 实现了哲学认识上的真正变革, 开启了近代哲学的认识之桥。

 在经验论影响下, 洛克、 休谟和康德都无法真正弥合主客体分离所造成的鸿沟, 也就不能达到真正的主客体统一。

 他们都没有自觉认识到实践对认识论的根本意义, 反而把实践排斥于认识论之外, 注定他们的认识论无法从现象到本质, 实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 最终复归于社会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又是当时社会的结晶, 洛克经验论立场反映了18 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和上升时期对自然科学的重视。

 而休谟的哲学是资产阶级获得统治地位以后, 害怕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而产生的一种哲学体系。

 康德的哲学正是反映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德国早期市民——资产阶级对法国革命时代的反映【7 】

 。

 它既表现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精神, 同时又反映了德国落后的社会阶级面貌。

 洛克通过对天赋观念说的驳斥, 对当时鼓吹宣称上帝观念天赋说的落后的宗教势力和封建势力, 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作为近代经验论的典型代表, 洛克的哲学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美国学者梯力指出:

 “洛克的学说形成许多思想路线的出发点, 他的影响像笛卡尔一样, 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界。

 ……他的《人类理解论》 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力图创立一个博大的认识论, 开创了那个产生贝克莱和休谟而在康德那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运动。

 ” 而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他的怀疑论为19 世纪英国非宗教的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 其不可知论观点为实证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和新实证主义者所继承, 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至于康德的批判哲学, 则实现了法国政治革命的德国思想升华。

 同时也开启了近现代哲学之桥, 从而引发了蔚为壮观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 扭转了近代哲学的方向。参考文献:[ 1]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4 3.[ 2]北京大学哲学系.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卷[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张志伟. 西方哲学史[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0 2.[ 4 ][ 英]洛克. 人类理解论[ M ]. 关文运,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9.[ 5][ 英]休谟. 人性论[ M ]. 关文运,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 0 2:

 14 .[ 6]列宁选集:

 第2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 2:

 200./7 ]李泽厚.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M ].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4.E p iste m o lo g yo f L o c k eH u m ea n dK a n tS U NH e —- d o n g( H a rbinN o r m a lU n iv e r sity , H a r b in150025, C h ina )A b str a c t:

 A tthe睥m q伍teo fkI咄ability, Lockeb eliev epeople锄他c0咖m aterialw o r ld . F in a lly , h em a d ee m p ir ic a l e p iste m o b -gY 山Ⅻ豳andsy stem a g sm . B eg i衄iIlg f ro m th eem p ir ica lp r in c ip le , H u m e d id n ’ ta d m ita n yobj蜘O U t r a n g e0 f e m p ir ic ism , h isv ie w p o in t懈id ealisma g n o stic ism . H o w e v e rK a n t’ sphil唧phya b o u tp er so n ’ 8 co g n itiv e a bilityw a s in clin ed to埘旧【吐ali锄anda g n o sticism 。

 itw a f ta 山.a lism . O n th e b a sis 0 firlllerittillga Mcriti五n g , th eir pllilo,ophyh a dch a ra cteristic a n dref lected so cia lrea litya n dg e n e r a te p r d o u n din f lu en ce.K e yw olds. "‰; №; K 舡哇; epist嘣do贸一2 4 —( 责任编辑:

 郑龙云) 万方数据

 ...

篇三:康德的教育论

小组成员高国希教授肖巍教授顾钰民教授邱柏生教授徐宗良教授桑玉成教授杜艳华教授秦绍德教授

 目 录中丈摘要………………………………………………………………………………1A b stF a c t………………………………- …………- …………- …………………一2{ I占- …・- …・・・- ……………………………・…………- ・- - - ・- ……………- …………” 4第一章德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人的本性为起点……………………………11一、 人:

 有限的理性存在者…………………………- …- - - ……………………ll二、 人的本性中两种倾向的共存和冲突…………………・・- ………………・20第二章德性概念:

 作为人的品格特性的德性…………………………………・35一、 德性与神圣性…………………………………………………………35二、 德性的定义及内涵………………………………………………………38三、 德性所界定的人的品格特性……………………………………………50第三章德性的机制:

 道德动机的运行………………………………- ・…………。

 58一、 动机的分类……・……・…- - - - - - - ……………………………- …………58二、 出自道德法则和义务动机的机制………………………………………” 6 1三、 培养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 - - …- - - ………………………………63四、 应对不可靠的非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 - - - …………………………64第四章德性的地位:

 幸福的前提和条件…………………………………” 6 9一、 道德与幸福对于人而占分别意味着什么……………………- …6 9二、 德性与配享的幸福…………………………………………………………。

 7 2三、 属于人的可能的至善理念……………- ………………………’ …………7 5…………・……………第五章道德教育:

 德性理论的应片j……………” 8 0一、 德性的获得与道德教育的途径……- - …………………………………‘‘8 0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8 4第六章道德教育的目的:

 成就有德性的人……………- ……………………‘9 2一、 康德的教育理念…………………………………………………………9 2二、 道德教育的目的……………- - ……………………………………………9 8第七章当代意义……- ……………………- - - …………………………………。

 10 7一、 对当代德性伦理的意义…………………………・- …- …………………10 7二、 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112参考文献………- - …………………………………………………………116后记…………………・- ・・- - - - …………………- - - ……………………………‘123

 中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康德的伦理学, 提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以义务论为根基的人的品格理论, 在此基础上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是一种关于品格教育的思想, 康德的德性理论与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德性伦理和道德教育, 尤其是品格理论与品格教育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康德的德性理论是关于人的道德的探讨, 人的道德不同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 它以人的特殊本性为起点。

 人的本性的特殊性体现在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 有限和理性两种要索共同构成了人的本性结构.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向善和趋恶两种倾向共存于人的本性中, 道德法则与自然偏好两种不同动机的冲突、 善的准则与恶的准则的冲突使德性得以必要和可能。德性只属于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 人的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德性。

 德性作为人所拥有的道德性情、 力量和能力, 是人的内在品格特性的集中体现. 康德的德性概念规定了人应当具有怎样的内在好品格, 康德的德性理论是关于人的的由在好品格的理论。

 德性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入纳入自己准则的动机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得出德性的三种机制, 即出自道德法则和义务动机的机制、 培养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 应对不可靠的非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 它们作为整体构成了德性的机制。

 通过分析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 即德性与配享的幸福相一致的结构,及一种属于人的可能的至善理念, 明确了德性的地位, 德性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德性规定了人的本性完善的方向, 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价值追求。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其德性理论为基础和根据的, 道德教育是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

 德性必须被获得, 而道德教育是德性获得的途径, 道德教育在奉质上是一种品格教育, 在于对人内在道德品格的塑造和培养。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规定性、 促进人的本性的完善, 其中道德教育以实现人的本质规定性、 促进人的道德品格完善、 使人获得德性成为有德性的人为目的, 在由教育促进的人的所有完善中, 道德完善是晟高层次的完善, 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关键词:

 康德:

 人的本性:

 德性; 准则:

 动机; 幸福:

 道德教育:

 品格教肯中图分类号:

 B 516 3

 A b str a c tT h ed i sse r ta tio n r e in te r p r e te dK a n t’ se th ic sa c c o r d in gtoth ep e r sp e c tiv eo f v ir tu eth e o r ya n db r o u g h t f o r w a r d K a n t’ s v ir tu e th e o r yv/; isa c h a r a c te rth e o r yb a se d o nd e o n to lo g yK a n t’ sth o u g h to fm o r a l e d u c a tio ni s a k in d o fth o u g h to f c h a r a c te r e d u c a tio nK a n t’ s v ir tu e th e o r y a n dth o u g h t o f m o r a l e d u c a tio n a r esig n if ic a n tf o r th e d isc u ssio n o f th ec o n te m p o r a r yv ir tu e e th ic s a n dm o r a le d u c a tio n , e sp e c ia lly f o r c h a r a c te rth e o r y a n d c h a r a c te r ed u ca tio n .K a n t’ s v ir tu eth e o r yis a nin q u ir y O il h u m a nb e in g s’ m o r a lity , w h ic his d if f e r e n t f r o m th a t o fh o ly r a tio n a lb e in g s, a n dr e g a r d s h u m a n ’ ssp e c ia ln a t u r e a s th e st a r tT h esp e c ia lityo f h u m a n n a t u r e 1m D lie s th a t h u m a nb e in g isa lim it e d r a tio n a la g e n c y . T h e tw oe le m e n ts, 1im ite da n dr a tio n a l。c o m p o se th e st r u c t u r e o f h u m a n n a t u r eto g e th e ra n din f lu e n c e a n do p e r a t ee a c h o th e r . T h e te n d e n c ie s tog o o da n de v il e o e x ist in h u m a n n a t u r eT h ec o n f lic ts b e tw e e n t w o m o ti v e s o f m o r a lla wa n d n a tu r a l in c lin a tio n .b e tw e e nt w o m a x im s o fg o o d a n d e y i 1m a k ev ir tu e in d isp e n sa h le a n dim p o ssib leV ir tu e o n ly b e ]o n g s to h u m a nb e in ga s l[ m ite dr a tio o a l a g e n c ya n disth e e s s e n c e o f h ism o r a lityV ir tu e a s h u m a nb e in g ’ sm o r a ld isp o sitio n .str e n g tha n dc a p a b ility is th e e m b o d im e n t o f h is in tr in sic c h a r a c te rtr a itsK a n t’ s v ir tu e c o n c e p t p r e so r ib e th a t h u m a nb e in gsh o u idp o sse ssw h a t k in d s o f 'in tr in sic e x c e lle n tc h a r a c te r s. soh is v ir tu e th e o r yi s a b o u th u m a nb e in g ’ sin tr in sic e x c e lle n t c h a r a c te r sT h e o p e r a t io no f v ir tu ed e p e n d su p o nth e m o ti v e s h u m a n b e in g a d o p tsin h is m a x im a n d th e irc la ssif ie a tie ll, a n d th e n th e r e a r e th r e e m e c h a n ism s f o rv ir tu e :

 o n ly f o rth e sa k e o f th e m o tiv e s o f m o r a lla w a n dd u ty , c u ltiv a tin gth e m o ti y e so f m o r a l f e e lir ig s, a n d d e a lin g w ith th e m o tiv e s o f u n r e lla b le im m o r a lf e e lin g s, w h ic ha s aw h o le f o r mth e m e c h a n ism o f v ir tu eo p e r a tio nT h est a t u s o f v 1 r t u e is c o n f ir m e db y a n a ly z in gK a n t’ s c o n siste n t st r u c t u r eo f m o r a l a n d h a p p in e ss, th a t is, v ir tu e a n dh a p p in e ssinp r o p o r tlo n tov ir tu e , a n d im p o ssib le id e a l o fh ig h e st g o o dV ir tu e i s th ep r e c o n d itio na n dq u a llf ic a tio no fh a p p ih e S S t p r e sc r ib e st h ed ir e c t io no fh u m a nn a tu r e ’ sp e r f e c tio n , a n d is th esu p r e m ev a lu ep u r su ito f h u m a n 1】

 f e.

 K a n t’ sth o u g h to fm o r a l e d u c a tio n Isb a se do n h i s v ir tu eth e o r yM o r a le d u c a fio [ 1ls th e p r a c t{ c a l a p p lic a tio n o f 'v ir t u e th e o r yin e d u c a tlo nd o m a inV ir tu e m u st h e a c q u ir e d , w h ic b n e e d s m o r a le d u c a tio Da sth ea p p r o a c hS o m o r a l e d u c a t io n is v ir t u a llYa k in d o f c h a r a c te r e d u c a tio n tw h l c h f o r m s a n d c u ltir a te s h u m a n b e in g ’ s in tr in sic m o r a ]c h a r a c t e rT h ee n d o f e d u c a tio n is to f u lf ill h u m a nb e in g ’ s c h a r a c te r istic a n dp r o m o t eth ep e r f e c tio Do f h u m a n n a t u r eT h e e n d o f m o r a l e d u c a tio n is to f u lf illh u m a n b e in g ’ s e sse n tia l c h a r a c te r istic . p r o m o teth ep e r f e c tio no f h u m a nb ein g ’ sm o r a l c h a r a c t e ra n dm a k e h u m a nb e in gb e v ir tu o u s M o r a l p e r f e c tio nls su p r e m eina ll h u m a nb e in g ’ s p e r f e c tio n s p r o m o te d b ye d u c a tio n a n d th esu p r e m e v a lu e p u r su it o f e d u c a tio nK e yw o r d s:

 K a n t:

 H u m a n N a tu r e ; V ir tu e ; M a x im :

 M o tiv e :

 H a p p in e s s l M o r a lE d u c a tio N :

 C h a r a c te r E d u c a tio nC la ssif ic a tio n N o . :

 B 516 3I

 引言德性伦理与道德教育成为世纪之交的瞩目现象。

 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进行品格教育、 价值观教育, 这己成为新世纪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任何道德教育观点和思想都源于一种特定的伦理学理论” …, 德性伦理运动及其复兴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德性途径, 强调以德性伦理为基础的品格教育, 以德性伦理作为品格理论和品格教育的理论支撑。

 这种趋势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义务论和后果论伦理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诸多问题, 它们并没有很好地改善人的道德状况, 因此就要求对其反思并主张回归德性伦理和品格教育传统。康德的伦理学在这种趋势中不仅没有得到重视, 还往往成为被批评的对象,这与长期I= l柬学术界对康德伦理学的性质定位相关, 传统的观点认为康德的伦理学是义务论伦理学的典型代表, 它与德性伦理学是根本对立的, 康德伦理学并没有像德性伦理学那样关注德性、 品格理论、 品格教育, 因此康德的伦理学被置于当代德性伦理与道德教育、 品格教育探讨的范围之外, 甚至被看作是其对立面。正是由于康德伦理学在当代的这种境遇, 激发本文重新思考康德伦理学对于当代德性伦理与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康德的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性理论, 这也正是当代德性伦理所忽视的, 从德性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康德的伦理学对于当代德性伦理来说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重要的。

 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一种以义务论为根基的人的品格理论。

 这种品格理论扩展了当代德性伦理关于品格的理解: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其德性理论为基础的,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品格教育,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获得德性、 塑造和培养人的道德品格,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电扩展了当代道德教育的视野。

 康德的德性理论如果得不到重视, 不能得以重新阐释,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就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和研究。

 康德德性理论和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当代德性伦理和道德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和缺少的。一、 研究现状I、 康德德性理论的研究现状康德的伦理学长期以来被称为义务论伦理学, 与后果论( 功利论或效果论)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并称为三大主流伦理学路径, 对康德伦理学的义务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它与其它两支伦理学路径相区别、 相对立, 也直接影响到多年来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和解读的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对于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和《实践理性批判》 . 认为这两部著作是康德

 道德思想和伦理学的主要柬源和集中体现, 这两{ ; Ii著作也确实成了人们虽为熟悉的康德伦理学著作. 与此同时.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 、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 等重要道德哲学著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这些著作所提供的德性理论也被长期忽视, 为此康德的伦理学常常被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作为批评的对象。L a r a D en is指出了西方以英语语言为背景的哲学家对康德道德理论研究的不完整性. “他们对康德伦理著作的研究重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和《实践理性批判》 , 忽视康德的德性理论或仅仅对之有十分薄弱的理解” , 但她相信“随着康德主义者对康德德性理论的进一步阐明, 康德德性理论的丰富性也将得到更为广泛地认同……。( 1)研究文本的重心转移。

 为了改变当前康德伦理学研究的局限性, 促进当代德性伦理的健康发展, 有学者提出我们需要重视康德的德性理论, 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深入研究和挖掘它, 尤其以他的《道德形而上学》 、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 、 《实用人类学》 等经典著作为重点, 如A n n e B a x ley 指出, “康德道德学说的支持者们认为‘仅仅依据《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和《实践理性批判》 就对康德的品性理论和道德心理学做出任何结论是草率的’ , 要对各种反对康德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评价就必须重视康德的德性理论, 尤其是在《道德形而上学》 的第二部分即《德性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和《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 中所体现的” ” 1. 这为我们研究康德的德性理论指明了新的方向。( 2)突出德性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从德性理论的角度重新阐释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 认为德性理论在康德的整个道德哲学( 或者说实践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 甚至是首要的地位. 特别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第二部分《德性论》的重视, 如G a r y B a n h a m 就提出了德性论( 德性学说)对康德的实践哲学来说具有首要的重要性, 是康德实践哲学的最终标志和目的, 并系统分析了康德的批判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的关系‘“。

 在强调德性理论的过程中, 关于康德伦理学的性质定位f o l题也进一步深化, 是义务论规范伦理还是德性伦理的争论仍在持续。( 3)研究视域和内容不断丰富。

 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性的概念、作用、 意义研究; 德性义务( 同时是义务的目的)的研究, 德性义务与法权义务的区别, 两种德性义务( 自己的完善和促进他人的幸福)的内容及阐释, 从目的论和完善主义的角度解读德性义务的重要性:

 动机理论、 道德心理学及道德情感的作用研究:

 “人本身就是目的” 的道德最高原则在德性理论中的应用和体现研究; 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区别及其与德性的关系研究; 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研究:

 康德德性理论与德性伦理传统的比较研究:

 当代德性伦理学家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研究; 等等。从国内外研究的整体状况来看, 康德德性理论的研究虽然得到‘定的重视,

 并出现丁些研究|仑著, 但们I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国内的研究远远滞后干国外,尽管这t!

 研究还相当薄弱, 但却为我们进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留F 了空间。

 ”2、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与康德德性理论相比, 学术界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则更为稀少。

 受康德伦理学义务论性质定位的影响, 没有从德性理论的角度解读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即没有从品格理论的角度研究其道德教育思想。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通常被解读为与品格教育理论相对立的理性主义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目前道德教育...

篇四:康德的教育论

卷第4 期2 0 0 7 年8 月教育学报Jo u r n a I O f E d u c a tio n a l S t u d ie sv 0 1. 3. N o . 4A u g2 0 0 7康德论道德教育方法任丑( 西南大学敢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4 0 0 7 15)擒耍:

 康德认为。

 纯粹德性是人类的本性, 它要求出于义务来遵守。

 而且是趋向于善的唯一动机, 因此是可教的。

 这就是对遭蓓教育的方法如何可能的闽题的回答。

 在此基础上, 康德提出了他的道德教育方法:

 道德判断力的训练、 敬重义务的训练、 舍道德性的道德教育程序的建构、 伦理共同体的联合等。

 康德的这一思想, 给我们进行道德教育以如下几十方面的启迪t注重道德教育方式本身的道德性, 进行以德性为目的的榜样教育, 发挥感性实践的重要作用, 以自由和谐丰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涵, 培育自由的道德人。关键词:

 德育}康德; 纯粹德性{ 道德教育方法中用分类号:

 G 4 1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6 7 3—129 8 ( 20 0 7 )0 4 —0 0 7 7 - 0 6且前, 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具体的理论层面, 但人们却不太注意研究康德的道德教育方法——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

 其实, 这是康德道德哲学落到实处的关键。

 研究这个问题, 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康德道德哲学的精髓, 而且对于我们加强道德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一、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如何可能?康德认为,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珐是关于。

 一种道德的教养和训练的最普遍的方法论准则。

 虻1]2” 它研究的是, “我们如何能够傲到使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进入人的内心和影响内心准则的那种方式, 也就是能够使客观的实践理性也在主观上成为实践的那种方式。

 ” 口]2” 它的任务就是把纯粹道德的动因带进内心。

 解决这个阅题首先要避免道德教育方法的独断论, 即首先要回答“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如何可能” 的问题。

 康德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回答。( 一)纯粹德性是人类的本性。

 康德认为, 纯粹德性就是对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的纯粹敬重。

 他说:

 “对纯粹德行的那种描述甚至在主观上, 也比由娱乐的哄骗和一般我们可以归人到幸福里面去的一切东西所可能造成的所有那些引诱, 或者甚至比由痛苦和灾难在某个时候所可能造成的所有那些威胁, 都能够对人的内心拥有更多威力, 并能够充当一个远为强烈的动机去自己促成行动的那种合法性,产生一些更有力的、 出于对法则的纯粹敬重宁要法则而不要任何其他考虑的决断。

 巩1]2“。

 2“假如人的本性不具有纯粹德性, 就不会有法则的任何表象方式在某些时候以劝说的手段产生出意向的道德性. 一切都将成为纯然的伪善, 人们将厌恶乃至轻视道德法则, 只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才会遵守它。

 如此一来,虽然我们的行动可能具有合法性, 但道德法则的精神在我们的意向中( 道德性)贝f j会荡然无存。

 实际上, 即使我们竭尽所能, 也不可能在我们的判断中完全摆脱纯粹实践理性。

 伪善并非出自对道德法则的纯粹敬重, 它必然会使我们在心中的道德法庭面前把自己看作毫无价值的卑鄙小人, 即使我们试图用种种娱乐方式使自己轻松愉快也无济于事。

 由此可以看出, 对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的纯粹敬重即纯粹德性是人的本性和存在。

 这是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何以可能的直接根据。( 二)作为人的本性的纯粹德性要求出于义务而不是出于偏爱来遵守。

 康德从普通的人类理性出发, 通过设想把纯粹德性的检验标准提交给一个十岁男孩去评判, 看他不经过老师的指导, 自己是否必然会做出符合纯粹德性的检验标准的判断。

 康德设想有人给这个小男弦讲述一个正派人士的故事。

 某收稿日期:

 20 0 7 - 0 3- 29作奢筒介:

 E 田. ( 19 69 - - ), 男. 汉壤- 河南人t西南大学哲学累副教授, 中国杜去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主要从事西方伦理思想史和道德教育方磕研究。基金璃目:

 西南大学博士基垒( 项目编号; X 0 6- - Z X 4 0 2)。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7 8教育学报20 0 7 年人想鼓动这个正派人士参与对一个无辜而又无权势的入进行诽谤。

 人家首先许以好处( 送以重礼或封以高位), 他拒绝接受。

 这在男孩的心里所引起的只是赞许, 因为拒绝的不过是好处。

 接着, 人家开始威胁这个正派人士:

 中止友情、 亲情, 剥夺继承权; 权贵们可以随时随地迫害和侮辱他}君王要剥夺他的自由甚至生命; 他的极度贫苦的家庭恳求他让步; 他自己虽然为人正直, 但并不具有对于同情困苦都麻木不仁的感官等等。

 在如此巨大的重重压力之下, 在这个正派人士希望永远不愿意过那种苦不堪言的日子的这一刻, 他依然毫不动摇地忠于其正直的决心。这样, 这个男孩就会一步步从单纯的赞同上升到钦佩. 从钦佩上升到惊奇, 从惊奇上升到崇敬. 宜到激起一种强烈愿望:

 要求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出于义务而不是出于偏爱来遵守道德法则的纯粹德性的人。在这里, “德行之所以具有这么多的价值, 仍然只是由于它付出了这么多, 而不是由于它带来了什么。整个钦佩、 甚至要与这种品格相似的努力, 在这里都完全是基于道德原理的纯粹性, 这静纯粹性只有通过我们把一切只要是人类能够归入幸福之中的东西都从行动的动机中去掉, 才能够相当引人注目地表现出来。

 所以, 德性越是纯粹地表现出来, 它对于人心就必定越是有更多的力量。

 ” [ 1]2lz 德性之所以能够施加这种影响. 只是因为它以纯粹义务为动机而不掺杂对自己的福利的意图, 它在苦难中才最庄严地表现出来。

 正是对法则的敬重、 对自己的义务的尊重, 才会对目击者的内心产生最大的力量。

 就是说。

 人们根本不可能也不应当把偏爱作为前提, 纯粹德性要求出于义务而不是出于偏爱来遵守道德律。因此, 它才会对内心具有最确定的、 最透彻的影响,才可能成为趋向于善的最有力的唯一的动机。( 三)纯粹德性是趋向于善的最有力的唯一的动机。

 纯粹德性是唯一规定意志的根据, 只有它才把道德价值赋予各种准则, 使其成为道德的。

 所以, 道德行动的真正动机必须是纯粹德性。

 如果行动的真正动机不是出自纯粹德性, 这有可能导致行动的合法性, 但决不会导致意向的道德性。

 康德说:

 “我们愿意通过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进行的观察, 而把我们内心的这种属性, 这种对一个纯粹道德兴趣的感受性, 因而对纯粹德性表象的这种动力, 当它被理直气壮地带到人心中来时, 证明为趋向于善的最有力的动机, 并且如果在遵守道德准则时关键在于持久性和严格性, 则证明为唯一的动机。

 J, [ 1]” 7 如果注意社交聚会中的交谈, 我们就会发现, 除了讲故事和戏谑之外, 还有说闲话的~席之地。

 在一切闲话中, 惟有关于某个人的品格或某个行动的道德价值的闲话,最能够激起人们的参与。

 我们往往可以在这些评判中看到判断者自己的品格, 他们中的有些人, 似乎主要倾向于为有关行为的善辩护, 最终为个人的全部道德价值辩护。

 相反, 另外一些人则主要倾向于谴责, 不承认这种道德价值。

 但人们毕竟不能总是允许后面这种人完全否定德行的企图。

 我们常常还可以看到, 为已有榜样的意图的纯洁性作辩护的人喜欢为这些榜样擦去最微小的污点, 其动因是为了当一切榜样都被怀疑其真实性, 一切人类德行都被否认其纯洁性时, 德行不会最终被看作只是一个幻影,以致趋向德行的一切努力都遭到蔑视r1]2“” 9 。

 这些动机的感受性的证据链确证了纯粹德性是趋向于善的最有力的唯一的动机。( 四)德性可教是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的前提。

 在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上, 除了少数人认为德性不可教外, 大都认为德性可教, 如智者普罗泰戈拉、 苏捂拉底、 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等。

 康德认为, 既然德性是人的本性, 也必然是可教的。

 但德性和知识不同, 理论理性是人为自然立法( 知识), 实践理性则是人为自己立法( 自由)。

 知识可以也应该通过灌输和训练进行。

 德性是人的本性, 它指向内在的善良意志, 因此, 道德教育不能像自然知识那样以灌输为主, 应该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认识到德性的本性, 并把它实现出来, 即把自在德性扬弃为自为的德性。

 这也决定了道德教育的任务不是造就合乎道德法则的行为, 应是培养出于义务的德性o ]。

 因为道德自律最终要靠个人的内在的实践理性的力量, 否则, 一切道德教育等于白费。

 因此,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应该是批判的, 不是独断的; 应该是自由的, 不是强制的。二、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基于对实践理性的方法何以可能的上述论证,康德认为, 培训道德主体的主体性是关键。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循循善诱地使道德法则进入每个普通人( 哪怕是一个10 岁儿童)的内心,启发人们意识到自由意志的纯粹性和道德人格的尊严, 并在伦理共同体中使道德法则成为人的内在品格。

 这正是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层面。

 为此, 康德提出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四个层面的方法。( 一)道德判断力的训练。

 康德认为, 首先, 教育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第4 期康德论道德教育方法7 9者要善于引导并运用理性乐于对实践问题作出最精细的鉴定的倾向。

 教育者在把某种单纯的道德上的教义作为基础之后, 就要为此搜遍古今人物传记, 以便把握所提出的义务的凭据。

 运用这些凭据, 通过对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类似行动加以比较, 使受教育者自己评判这些行动的道德内涵。

 在这里, 甚至思辨还不成熟的少年也马上变得非常敏锐, 并由于感到自己判断力的进步而产生很大的兴趣。

 最重要的是, 他们可以有把握地指望, 一方面, 经常练习认识和称赞具有全部纯洁性的良好行为; 另一方面, 惋惜和轻蔑地去发现哪怕最小的对纯洁性的偏离。

 即使这种墩法只是被当作一种判断力游戏, 但却会对于推崇纯洁性的良好行为而憎恶不纯洁性的行为留下持久的印象。

 受教育者通过这些练习, 就会为以后正直不阿的生活方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n ]2” 4 ” 。其次, 教导受教育者运用判断力区别在一个行动中的不同的义务:

 ( 人类的需要要求的法则颁布的)非本质性的义务和( 人类的权利要求的法则颁布的)本质性的义务[ IⅡ ” 。

 第三, 必须注意的是:

 这个行动是否主观上也是为了道德律而发生的, 它是否不仅拥有作为行为的道德正确性, 而且也拥有作为按照行为准则的意向的道德价值。

 我们通过这种练习培养起来的单纯对实践上的事下判断的理性意识, 必定会对理性的法则、 因而对道德上善的行动也逐渐产生出某种兴趣。这还不是对行动及其道德性本身的兴趣, 它只是使人们乐意以这样一种评判来自娱, 并赋予德行和按照道德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美的形式。

 虽然这种形式令人赞叹, 但并不因此被人寻求。

 因为这时客俸的实存只被看作引起我们心中觉察到德性素质的一个诱因, 它对德性来说仍然是无所谓的。

 这就需要开始第二种训练, 即通过榜样来生动地描述道德意向, 使人注意到意志的纯洁性。( 二)利用榜样的工具性作用训练对义务的敬重。

 康德时代盛行着运用情感尤其是单纯依靠道德榜样培养儿童的道德教育方式。

 康德批判说:

 “为儿童树立一些行动作为高尚、 慷慨和值得赞扬的模范,以为通过灌输某种热忱就会获得他们对这些行动的好感, 这完全是适得其反。

 因为既然儿童在遵守最普通的义务上, 甚至在正确评判这种义务上还如此远远滞后, 那么这就等于说要使他们及时地成为幻想家。

 但甚至在人类的更有学问更有经验的那一部分中, 这种臆想的动机对人心如果不是更有害的话,也至少是没有什么真正的道德作用的, 但人们本来却正是想借此促成这种道德作用。

 , , [ 1]” 3在他看来,榜样只能作为培养意志的完善性的一种桥梁, 决不可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榜样的桥梁作用, 来训练对义务的敬重, 达到意志的完善性。

 首先, 达到意志的消极的完善性。

 这要求, 在一个作为义务的行动中, 初学者放弃爱好的动机, 把注意力保持在对自己的自由的意识上。

 虽然这会产生痛苦的感觉, 但初学者基此摆脱了需求的影响, 同时从各种不满足中解放出来, 并使其内心对来自另外源泉的满足感易于接受。

 当相关实例中的纯粹道德决定, 揭示出一种内部的、 平时甚至完全不为人自己所知的能力, 即内心的自由( 也就是挣脱爱好的剧烈纠缠, 以至于没有任何爱好对我们应当用我们的理性做出的决定发生影响)时, 意志就摆脱身上暗中时刻压在其上的爱好的重负而获得了解放。

 其次,达到意志的积极的完善性。

 由于我们已经达到了意志的消极的完善性, 尽管我们遇到如此巨大的矛盾——我侵犯了某人的权利, 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错在我方. 而且受到我的虚荣心、 自私, 甚至我平时对那个人很有道理的反感等等的阻碍, 我仍然坦率地承认错误并提议向对方赔礼道歉。

 这就包含有不依赖于爱好和巧合的独立性意识, 以及自满自足的可能性意识, 也就是积极的行动自由。

 现在, 义务法则凭借在遵守它时让我们感到的积极价值, 通过在我们的自由意识中对我们自己的敬重找到了入门的捷径。

 如果这种敬重被完全建立起来了, 如果人们最惧怕的是他通过内部的自我审查而自我判定自己是可鄙下流的, 那么任何善良的道德意向就都能够嫁接到这种敬重上来。

 因为这是防止我们内心的不高尚和腐败冲动入侵的最好的、 甚至是唯一的守卫者口]z ” 。

 当然, 意志的完善性仅仅靠榜样的工具性作用是很难达到的, 它更需要合道德性的道德教育程序和伦理共同体的训练作保证。( 三)合道德性的道德教育程序——精神接生术和引导问答法。

 康德批判独断的道德教育方法( 教师一个人讲, 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违背了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 因为它不懂得德性是人自身的本性, 企图从外在的方面灌输内在的德性。

 他主张运用合道德性的道德教育程序——根据教养对象的不同分别运用精神接生术或引导问答法。

 首先, 对于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的成年人, ...

篇五:康德的教育论

部 NEW WEST 2017 年 4 月中旬刊M84文史纵横丨 W论康德哲学中的直观概念段志平(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63)【摘  要】  本文通过对《纯粹理性批判》的文本分析,对康德的直观概念进行了梳理,阐明感性形式与先验形式之间存在的割裂,以及物自体设定的多余,指出了康德所构建的主体性哲学和奠基于主体直观之上的意义世界。【关键词】  康德哲学;直观;感性;物自体近代西方哲学,随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法的提出,直观在哲学中逐渐成了被关注的焦点。斯宾诺莎认为直观的知识高于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是纯粹从事物的本质来考察事物,或者纯粹从对于它的最近因的认识而得来的知识,斯宾诺莎的直观说法与其泛神论思想是一致的,有点类似于后来康德所说的“理智直观”。吸收前人的直观观念,并利用直观推进认识论研究的是康德,康德关于直观的思考也为后来的哲学家所重视,开启了现代哲学的各式各样的直观学说。因此,康德的直观观念值得去仔细梳理。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包含了对象的杂多表像,同时也包含了主体的先验形式。通过对直观一步步的设定和分析,康德建构了他的主体性哲学,同时也构造出一个奠基于主体直观之上的意义世界。一、直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地位康德说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但是,经验是不确定的,不能证明类似于诸如数学、物理学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和客观的科学”的原因。由此可知,康德分辨了经验知识与纯粹知识。但是,康德并不是完全把二者截然分开来讨论知识的可能性,而是选择了连接二者的事物来进行他的整个纯粹理性的分析。什么是连接经验与先天知识的东西?在康德看来,就是直观。因为,直观即是客体对主体的刺激,又是主体接受客体的反应,康德说 :“一切思维,无论它是直截了当(直接地),还是转弯抹角地(间接地),都必须借助于某些标志最终与直观、从而在我们这里与感性发生关系,因为对象不能被以别的方式给予我们。” [1] 因此,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知识的思考,可以说开始于对直观 (intuition/Anschauung) 的界定。康德认为 :“无论一种知识以什么方式以及通过什么手段与对象发生关系,它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所凭借的以及一切思维当作手段所追求的,就是直观。”这一句话虽然简短,但几乎把《纯粹理性批判》的整个内容都包含在里面了,康德不仅在此区分了主客二元,同时把《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关键词都带了出来 :直观、思维以及知识等。重要的是,康德把直观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因为康德所说的对象即是客体,也就是“物自体”,我们的认识无法触及这样的存在者,《纯粹理性批判》只能对物自体存而不论,所以,主体与物自体发生关系的唯一表现就只能是“直观”。因此,直观在康德《纯批》中可以说就是知识最初的来源,是“一切思维当作手段所追求的”事物。因此,支持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垫脚石就是“直观”。不过,这里也要指出,康德的直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它既然处于主客之间,就应该具有主客二元打下的烙印。事实正是如此,康德对直观做了细致的界定,直观包含两种东西,感觉与形式。康德说 :“我把一切在其中找不到任何属于感觉的东西的表象称为纯粹的(在先验的意义上)。据此,一般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将在心灵中先天地找到,显像的一切杂多将以这种形式在某些关系中被直观。感性的这种纯形式自身也叫做纯直观。”感觉属于经验的 ;形式属于先验的。可见,康德不仅赋予了直观重要的认识论地位,同时也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从而成为能够承担起认识论支撑点的功能。二、纯直观 :先验感性形式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直观虽然是知识的第一步,但是却带有明显的二元论意味,而且康德关于直观的分析也倾向于对直观中的形式——主体先验感性形式的分析。康德为什么要这样呢?把分析的天平倾向先验?我们仔细阅读《纯粹理性批判》,是不难看出来原因的。康德说:

 “在显像中,我把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为显像的质料,而把使得显像的杂多能够在某些关系中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为显像的形式”。分析这句话可知,康德认为直观首先是一种“杂多的表象”, “杂多表象”是感觉捕获的来自客体的信息,因此“杂多”应该是直观的原始状态,直观的任务是接受被给予的感性杂多。但是,如果没有形式或者说“纯直观”,感受到的只能是一堆杂多的显像,毫无秩序可言,更无法形成任何知识。经验性的杂多直观只是被给予,它与对象有关,但是我们无法从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只能全盘接受。而先验形式不仅具有“整理”的作用,同时它属于主体,因此是在分析所及的范围之内。所以,康德对“先验形式”给予了极大的注意。康德这种做法,表现出康德对经验主义,特别是对休谟所谓“一束知觉”说法的超越。因为经验主义不可知论导致的后果是,没有确定性的知识,只是一些习惯的集合而已 ;而在康德这里,虽然设定了不可知的“物自体”,但确定性的知识至少由于纯直观和思维而变得可能。

 对于先天感性形式,也就是“纯直观”的分析,康德称之为“先验感性论”。康德的“先验感性论”其实就是把空间与时间内在化、主体化,并把二者化为处理杂多表像的形式。康德提出了“内感官”和“外感官”之说 :“借助于外感官(我们心灵中的一种属性),我们把对象表像为外在于我们的,他们全都在空间之中。在空间中,它们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到规定,或者是可规定的。借助于内感官,心灵直观自己本身或者其内在状态 ;虽然内感官并不提供关于灵魂自身作为一个客体的任何直观,但毕竟有一种确定的形式,唯有在这形式下灵魂内部状态的直观才有可能,以至于一切属于内部规定的东西都在时间的关系中被表象出来。”因此,从感官的角度来说,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并把直观的杂多表现为外在于我们的事物。康德说 :“借助于外感官(我们心灵的一种属性),我们把对象表现为外在于我们的,它们全都在空间之中。”由此,康德否认空间是一

 85 新西部 NEW WEST 2017 年 4 月中旬刊M 丨文史纵横 W种经验性事物,相反,经验性的空间事物只有通过内在的空间形式整理才得以可能。时间则是内感官的形式,是一种内直观。在康德看来 :“时间是作为一切直观之基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表象。”另外,时间又是“直观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内部状态的形式”。但是时间跟空间一样,也仅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而不是实在性的存在。另外,它与人这样的存在者有密切关系,康德说 :“如果人们抽掉感性直观的主观条件,时间就根本什么也不是”。在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里,时间观有“内在时间观”和“外在时间观”之别,古希腊的时间观更多的是以后者为理论出发点,时间被视作具有绝对实在性 (Die absolute Realitaet),因而排除在形而上学之外。在传统哲学看来 :时间是一种独立于我们的超验存在,有时成为构成了物自身的条件,有时又构成了事物的属性而依附于事物。西方形而上学的鼻祖柏拉图明确地把时间排除在形而上学之外,直到康德批判形而上学,开启了内在时间观,把时间作为主体的一种主观先验形式,打破了这种“绝对实在性”的说法。康德总结说 :“如果把空间和时间视为就其可能性而言必然能在事物自身找到的性状,而且考虑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将陷入的荒唐性,即两个无限的事物,不是实体,也不是某种现实地依存于实体的东西,尽管如此却必须是实存的东西,甚至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即便所有实存的事物都被取消,它们依然留存,那么,人们就不能责怪善良的贝克莱把物体降为纯然的幻相了。”可以说,康德从起先验哲学的反面说明了为什么要空间与时间内在化为直观的形式的原因。因此,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主体直观的形式,通过这两种主观形式,直观不仅表现了对象,同时也表现了人自身的感性状态。由此,康德通过对“纯直观 ”的分析,给出了我们的知识世界的可能性,再继之以知性和概念思维,一个完整的可能的知识世界便告完成。所以,康德说 :“首先是直观,对象通过直观被给与,但只是作为显像 ;其次是概念,一个与该直观相应的对象通过概念被思维”。三、康德直观概念留置的空间及后人的突破康德从分析直观出发,通过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回答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知识何以可能?”不过,在讨论“先验感性论”结束的时候,康德却笔锋一转,把“先验感性形式”界定为“派生的直观”,从而引出了“源始的直观”这一概念。康德说 :“我们也没有必要把空间和时间中的直观方式限制在人的感性上,很可能所有有限的思维存在物在这方面都肯定必然地与人一致(尽管我们无法判断这一点),所以它毕竟并不由于这种普遍有效性而不再是感性,这恰恰是因为它是派生的(intuitus derivatitivus[ 派 生 的 直 观 ])”, 而 不 是 源 始 的(intuitus originarius)[ 源始的直观 ]),从而不是理智直观 ;根据上述理由,作为理智直观它看来只属于元始存在者(Urwesen),而绝对不属于一个无论就其存在来说还是就其直观(在与被给与的客体的关系中规定其存在的直观)来说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者”。简单说来, “源始直观”大约等于“物自体”的“自我直观”,因此“源始直观”和“物自体”一样,也是一种没法分析的直观,属于“无限者”。康德紧紧地把直观限制于感性的同时,却无不大胆甚至有些多余的提出“源始直观”,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因为在康德所谓的“先验感性论”中是完全无法对其分析。后人在分析康德关于“物自体”和“理智直观”的时候,一般都会认为这是康德画蛇添足的一笔。其实不然,上面这一段话康德很清楚地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人即使拥有先天感性形式,但依然是一个有限者,还不具备任何精神的超越性。事实却是,人这个存在者,既是一个有限者,但也有其超越的一面。“理智直观”虽然在康德看来已是不可能,这就促使康德寻找一些其他的途径通达超越的层面,这就为后来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留置了空间、埋下了伏笔。康德这个说法无疑给了后来的哲学家很大的启示。叔本华、胡塞尔纷纷对康德的直观学说进行了改造。叔本华认为 :“单就直观本身看,他(康德)以为直观是没有悟性的,完全是感性的,所以完全是被动的 ;而只是由于思维(悟性的范畴)才得把握一个对象,这样他就把思维带入了直观。然后他却又说思维的对象是一个个别的,实在的客体,由此思维[又]损失了它那种普遍性和抽象性的基本特征,所获得的已不是一般概念而是以个别事物为客体。由此他又把直观带入了思维。” [2] 因此,继承了康德的时间、空间是先天感性形式的理论,为了克服康德的矛盾,叔本华不同意康德将知性和直观分开,他认为仅仅是直观就足以构成经验对象,只给予直观以感性形式不足以形成直观,而是使直观成为知性的认识能力。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主张,“人不仅有感觉的直观,还有范畴直观的能力”。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范畴直观”是“本质直观”的原初形态,“本质直观”这一术语首先由胡塞尔提出。

 [3] 即在直观对象和表达这种直观体验时构成某种“形式”(Form)的意向能力,超越感性直观,而实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种“多出来”的形式不存在于感觉直观中。康德基于感性直观以寻找确定的形式为目标,而胡塞尔基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思想,从意识意向性的角度出发,已超越了康德。胡塞尔的本质直观表明,人的直观由于具有“先天想象”的或意向性,因而本身就有构成范畴形式的能力。从康德到叔本华到胡塞尔,直观是一条十分明显的红线。而这条红线的最初编织就开始于康德对直观概念的倚重。康德苦心构筑的直观观念,试图把直观限制于感性以证明知识确定性,成了后人不断突围的出口,我想这不是康德直观学说的不幸,也许恰恰是其直观学说的大幸。

 【参考文献】[1]  李秋零主编 . 康德 . 纯粹理性批判 . 康德著作全集第三卷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  叔本华 著.石冲白 译.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商务印书馆 ,1995.49.[3]  胡塞尔 .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卷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98.【作者简介】段志平(1976 -)女,汉,山西大同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哲学 .

篇六:康德的教育论

4 卷第6 期2 0 11年0 6 月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 u r n a lo fY a n g tz e U n iv e r sity ( S o c ia lS c ie n c e s)V 0 1. 34 N o . 6Ju n . 2 0 11康德职责精神的道德教育赵传珍1吴瑜萍2( 1. 中山大学哲学系, 广东广州510 27 5; 2. 广州市第九十三中学, 广东广州510 360 )摘要:

 康德的职责精神关注道德教育, 为心灵接受道德法则提供了可能性。

 注重儿童职责精神的培养, 对于确立他们的道德品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康德; 职责精神; 道德分类号:

 B 14 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7 3—139 5( 20 11)0 6 一0 156 —0 2在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中, 职责是贯穿其整个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

 在康德这里, 职责概念既有一般“义务” 和“责任” 的意义, 又有其独特的纯粹性和先验性。

 职责不仅包含有丰厚的道德教育意义, 而且人对自己所尽的职责从根本上为心灵接受道德法则提供了可能, 同时职责精神还使道德法则转化为行为准则成为现实, 因此注重儿童身上职责精神的培养, 对于确立他们的道德品格和应对新时期出现的道德教育问题均有重要意义。一、 概念的道德教育意义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中, 通过对责任和偏好两个范畴的区分, 提出责任是一个包含着善良意志的概念, 是见之于理性的善良意志:

 “在对我们行为的全部价值的评估中, 这一概念总是居于首要位置, 而且是其他所有东西的条件。

 为了说明这一点, 我们这里把责任概念提出来考察。

 责任概念包含了善良意志的概念, 尽管也包含有某些主观的限制和障碍; 但是这些限制和障碍并没有把它遮蔽起来而使它不可认识, 反而因为通过比照, 使它显露出来, 显得更为清楚。

 ” [ 1]( P 11’ 康德还针对责任提出三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

 责任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根据。

 第二个命题:

 一个出自责任的行为, 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所要实现的目标, 而取决于被规定的准则。

 第三个命题是作为以上两个命题的结论, 被康德表述为:

 责任是出于对规律的尊重而做出的行为必然性。

 也就是说, 一个人仅仅是出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 完全摒弃自己的爱好而展开的行为, 才是一种责任。

 责任的这一规定说明, 责任客观上要求行为与法则相一致, 主观上要求对道德法则有敬重之情。

 在康德看来, 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和标准。

 一切行为只有出于责任, 才是道德的,不是出于责任的行为根本没有道德可言。

 康德的责任论鲜明地表明他注重行为内在动机而不顾效果的“唯动机论” 思想。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中, 康德还详细地阐述了人的四种责任。

 他把责任具体划分为对自己的完全责任、 对自己的不完全责任、 对他人的完全责任和对他人的不完全责任四种类型。

 简单地说, 对自己的完全责任就是要珍惜生命, 保存人这个物种的继续延续; 对自己的不完全责任就是尽量发展和增强自己的才智; 对他人的完全责任是不能行骗, 要诚实; 对他人不完全责任是对他人要友爱和行善, 看到他人有苦难就要给予帮助。二、 为心灵接受道德法则提供了可能性所谓人对自己的职责是指, 我们有职责把人本身的完善或“真正人性” 当作我们的目的之一。

 人对自己的职责也可以称之为完善职责, 包括两个方面的论题。

 第一, 陶冶我们自然能力( 或自然禀赋)的职责。

 自然能力包括拥有和应用知性概念能力、 理解能力等。

 其中关涉义务概念的能力是最高的能力, 同时也是对遵循一切一般义务的意志( 道德思维方式)的陶冶。

 因此, “我们有义务和职责让自己从一种野蛮的粗俗狂野状态中超拔出来, 从行为上脱收稿日期:

 20 11—0 3—29第一作者简介:

 赵传珍( 19 7 2一), 女, 湖北襄阳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 道德哲学研究。万方数据

 第3 4 卷第6 期赵传珍等:

 康德职责精神的道德教育. 157 .离动物性, 并借助于我们确立目的的能力来展现我们的人性’ , [ 2]㈣00’ 。

 康德认为。

 我们是与其他动物一起相处于自然之中的理性存在者, 一方面我们拥有自然肉体之身, 另一方面我们拥有人性, 即拥有理性, 理性的力量和能力使我们拥有一种具有善良意志和善良道德品格成为可能的道德人格力量, 这种道德人格力量确保了人类和他身上的人性相称, 因此人类有义务完善自我。

 第二, 陶冶我们的意志, 即把我们的意志提升到最纯粹的德性态度的职责, 这是一种内在道德实践的完善, 也就是通过意志的陶冶, 使道德法则同时成为人类合乎义务的行为动机,从而出自义务来服从法则, 法则进而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康德认为, 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先天地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倾向, 这种道德倾向是道德情感和良知对邻人的爱和对自我的尊重等受到职责概念触动后的心灵自然倾向。

 这些道德倾向为我们的心灵接受道德法则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因此, 一切责任意识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其基础的, 这些情感使我们意识到蕴含在义务概念中的强制。

 这些强制只有通过我们的意志陶冶, 才能最终完成道德法则进入人类心灵的任务。

 所以说, 人对自己的职责为人类心灵接受道德法则提供了可能。三、 对儿童确立道德品格的作用康德职责思想在其道德教育中表现为对儿童义务感培养的重视。

 在他看来, “行为发生不仅合乎职责, 而且出于职责, 这必须是一切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 3]( P 129 ’ 。

 因此他强调, 为了在儿童身上确立道德品格, 人们必须尽可能多地通过榜样和规定使儿童对他们所应当承担的义务有所认识, 这些义务都是一些与儿童有关的最基本的, 对于他们自身和对于他人的义务。

 同时, 他还提醒教育者, 在培养儿童义务感时, 应该注意义务必须从事物的本性中引出来,而不是建立在事物其他性质上。首先, 培养儿童对自身的义务。

 这种义务的培养建立在对人性尊严认识的基础之上。

 让儿童懂得人之所以为人, 就在于人是理性存在者, 内在地具有一种特定的尊严, 这种尊严使人具有其他生命物所不具有的高贵。

 人的义务就在于, 在自己的人格内承认并维护这种人本性中的尊严。

 为此要求教育儿童辨认节制、 诚实、 保持环境的洁净等等行为是与人性尊严相符合的道德品质。

 相反, 当人们由于酗酒而犯下各种为人不齿的罪行, 做出种种没有节制, 让人堕落得禽兽不如的事情, 以及那种对人阿谀奉承,满口称赞, 以虚假欺骗的手段获取他人欢心的行为等等。

 都是有悖于人性尊严的行为。

 因此, 我们应该让儿童注意到他所拥有的人性尊严,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节制、 诚实等美德。其次, 培养儿童对他人的义务。

 对他人义务的理论基础是:

 他人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一样同时是义务的目的。

 我们的自爱不可能与被他人爱( 在危难时得到帮助)的需要分离。

 我们只有通过普遍法则的自由意志, 让我们自己成为他人的目的, 这样才能让人有责任也使他人对我们成为目的, 因而我们应当拿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福祉奉献给他人, 去成就他人的幸福, 而不图求任何回报, 仅仅是出自义务。所以, 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爱他人和敬重他人的尊严, 对他人我们具有行善的义务, 感激的义务和同情的义务等。最后, 康德还谈到培养儿童行善义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行善, 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身处困境的其他人得到他们的幸福, 这是每个人的义务, 但只是一种不完备义务。

 善意是以他人的幸福( 福乐)为乐, 行善就是把这种善意当作目的的准则, 并且是一种通过理性强制主体把这种准则当作普遍法则来接受的义务。

 我们在培养儿童行善义务时, 应该让他们的心中充满关于义务的理念。

 而不是感情和同情心。

 应该让儿童明白, 我们所做的无非是我们应该做的, 即使是对穷人行善, 我们也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而已。

 只有让儿童内心真正充满义务理念, 他们才能真正懂得行善义务的真谛。参考文献:[ 1]( 德)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M ]. 孙少伟。

 译. 北京:

 九州出舨社。

 2007 .[ 2]李秋零. 康德著作全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 0 7 .[ 3]( 德)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M ]. 韩水法,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 0 5.责任编辑韩玺吾E - m a il:

 sh e k e b a n @ 16 3. c o m万方数据

篇七:康德的教育论

从《论教育学》一书中读康德

 摘 要:从《论教育学》到《系科之争》体现了康德追求“自由”的教育思想。儿童的身体教育、心灵塑造、道德教化都要求教育在自由中发展人、完善人,高低等系科之间的争执反映了 18 世纪德国教育萌生的自由观。本文着重论述康德的教育自由观与学术自由观。

 关键词:康德;论教育学;系科之争;自由观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19-01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教育理论家,哲学家。《论教育学》一书是由康德的两部著作《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合集而成,前者是他的学生林克根据康德讲授教育学时的笔记整理而成;后者是他关于哲学与神学、法学、医学之间关系的三篇论文汇编而成。这本书是康德唯一一本留存至今的教育著作,它反映了 18 世纪德国教育萌生的自由观。

 一、从《论教育学》中读康德的教育自由观

 康德所谓的自由,首先是对婴儿“身体的解放”,其次是思想的解放。即在自然教育的前提下,儿童身体健康;在理性的教育中,少年道德感确立。

 (一)身体教育

 2

 受卢梭和洛克对儿童教育思想的影响,康德在《论教育学》前半部分写了“论自然性的教育”,主要讲述了儿童的保健、身体的训导、心智的训练和道德陶冶。康德吸收卢梭《爱弥儿》和洛克《教育漫话》中的很多自然教育思想,例如,婴儿最好母乳哺育,放弃传统的襁褓,儿童的饮食要清淡,衣着不可过暖,床不可过软……。但他并没有被自然主义思想禁锢,他认为自然人最终也要走向文明社会,自然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人服务的。

 (二)心灵塑造

 “但是对于自由,人有一种如此强烈的、出自自然的趋向,以至于如果他有一段时间习惯于此,就会为它牺牲一切。……因此必须尽早习惯于将自己置于理性的规定之下。” 康德倡导的自由是理性之下的自由,而不是一切顺从自然的自由,教育如果太强调自然性,就会使人的本性一直趋向于动物的“野性”,而无法靠近人的“理性”。康德认为,教育具有强制性,但规训不是奴役性的教育,而要让孩子体会到他自己的自由,教育者必须加以引导,培养人心灵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做他想做到的事。

 (三)道德教化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如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康德主张,道德的完善是教育

 3 的最高目的,道德教化不同于对精神的自然性塑造。

 道德教育首先要确立三种品格:一是服从,听于理性。二是诚实,这是品格的本质特征。康德反对卢梭的“自然后果教育法”,经常重复的惩罚会误导孩子的判断力。三是合群。人是社会的一员,教师要引导孩子融入集体。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儿童的心获得自由。

 榜样是“他律”,陶冶是“自律”,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是道德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康德看来,自由是至高无上的,真正思想自由的人在心里已经建立起了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不需要他人的监督与引导。

 二、从《系科之争》中读康德的学术自由观

 康德主张的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学术自由观。无论是大学理念还是对哲学的研究,康德都倡导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在自由中追求真理。

 (一)高等系科与低等系科的划分

 神学、法学、医学三个高等系科和哲学一个低等系科的区分主要是指它们与政府的关系。康德认为,高等系科受政府的命令,缺乏自由;低等系科关注科学,追求真理。哲学追求极大的真理与自由,但是由于人天性的原因:“一个能下命令的人,即使是另一个人的恭顺仆人,也认为自己比一个自由却无人可命令的人优越。”它被称为低等的系科。

 (二)高等系科与低等系科之间的争执

 4

 一个大学不能缺少哲学系,它有统领高等系科的作用。如果高等系科与低等系科之间的争执以对大众的影响力展开的,那么这种争执有违理性, 因为它违背了客观事实,违背了真理。高低等系科之间的争执,其实质是对自由与权威的争执,低等系科强调在自由中追求真理,高等系科认为政府的权威不容忽视,高低等系科之间的争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想对自由的追求。

 (三)哲学与神学、法学、医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倡导的宗教是以内在道德法规为依据的理性,神学以圣经法规的教会信仰为依据。我认为康德想表达的哲学与神学之间的关系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道德要从他律过度到自律。因此哲学比神学更具有理性。康德在讲述哲学与法学之间的关系时带有矛盾性。哲学可以使心灵积极为人类创生,医学大多是对疾病的消极预防或治疗。康德认为医学与哲学的关系最接近,在某种程度上医学学说属于哲学学说。

 可见,无论是高、低等系科之间的划分,还是高等系科内神、法、医学之间品级次序的划分,都违背了人类对真理的自由追求,康德用反讽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 18 世纪国家对自由的干预,以及人类对自由潜意识的向往。哲学的优势就是拥有极大的自由,但是却被称为低等系科;医学是关于人生死的学科,却被排在高等系科最底层。

篇八:康德的教育论

经典 教育使人性完美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在许多教育 大家 的认识 中 ,教育是一件 关于孩子的 “可能 ”的事业 好 教育 ,就是创 生出更多的发展胡 遇和 可能 :坏教 育 ,就是掐灭 孩子原本 的 种种 “可能 ” 德国哲学家康德尽管对教育的专门论述并 没有杜威多 ,但他 对教育的认识 ,却影响了他以后的一 个叉一 个大家 ,

 教育唯一能做的是使人性走向完美 《康德论教 育》在谈及教育 的功能 时有这样 的 表述 :“教 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 ,这是 唯 一能做 的。”康德 强调 “改善人性完全在于 良好 的 教育 ”,换 个说 法就是能使人性慢慢变得完美 的教 育 才是 良好 的教育 。

 当一个 人“经过教育继续改善人性 ,提高人 的 品格 ,使人性具有价值 ”,是非常可喜的。遗憾的是 我们现实的教育除了做练习 ,还是做练 习 ,即便 是 打着各种 各样素 质教育旗 帜的“教研 ”与 “教改 ”,

 其指 向几乎都是考试效率 与升学指标 ,很 少有着 眼于人 品与人性的。

 面对教育效率崇 拜的现实 ,我们这 些教 育人 更应 当去寻找实现 改善人 品与人性的教育路径与 方式 。让人走 向美好的教育 ,要的绝不只是血淋淋 的拼 搏与 战斗 ,还要 有 闲适与 享受 :享 受生活 、享 受艺 术 、享 受文化⋯⋯即所谓 “暮春者 ,春服 既成 ,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 雩 ,咏而 归”。身为教师 ,我们如果连使人走 向美好的幻想 和美梦都放弃了 ,剩下 的要么就是 同流合污 ,甘心 沦为帮凶 ;要么就是在悲观与恐惧之 中苟延残 喘。

 我们既然选择 了教 师这一职业 ,就 当面对现 实 ,不畏艰难 ,在有 限的空 间 ,做 出力所 能及 的改 善 ,至少可 以在课 堂上从 本心出发 ,以饱满的激 情 ,在 自己的教育哲学思考 中 ,努力改善课堂生活 质 量 。

 在康 德看来 ,习惯 的养成是 一个 漫长 的、渐 进 的过程。这渐进可能是几代人 的,因为人的天赋不 可能 自行发 展 ,要发展人 的天赋就需要教育 。好的 教育 一定是基于具体 的个人 和场景 随机 而行 的 ,

 好教师 自然能根据具体 的情境 自由选择 和运用教 学计划与方法 ,相机而教 。教育要让 人走 向完美 , 对具体 的个体而言 ,只 能有 一个 大致的 目标 ,让人 们各 自去努 力 ,而 不是要求所有的人用同一种方 式去达成 同一个 目标 。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 ,不是 制造 标准件 ,用大工业时代的理念来做教育显然 不可 能提升人 品 、改善人性 的。如果我们看 不清这 一点 ,自然会被 时下纷乱 的教育“改革”所迷惑 。

 康德倡 导使 人性完美 的教育 ,借 用尼采在《论 我们的学校未来》中言 :“现代学校教育 的 目的将 必须是 :让每个人获得进步 ,让所有 的个体 都能得 到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可 以增加知识 ,并从知识 中 知 晓,他们可 以获得最大可能的幸福和 收益。每个 人都将 必须有 能力去准确地评价他 自身 ,将会必 须知道他能从生活 中得到多少。”简单来说就是教 育要让每一个人都获得进步 。

 一个人要先尽责任而后才能慷慨 康德 的教 育哲 学十分 重视道 德理 性 的培 养 。

 他 曾问 ,一个人有一笔今天要还 的贷款 ,但他 看到 m 三三 一 r—

 一教育的担当

 另一个人急需要 钱 ,基于怜悯之 心 ,他把这笔 钱给 了那个人 。这 是对的还是错的?康德 的回答是 ,这 是错的 。如 果按照我们 的文化传统来衡量 的话 ,恐 怕答案恰恰相反 ,因为我们 的文 化基因 中 ,更多 强 调 的是“人饥 己饥 ,人溺己溺”“舍 己救人 ”。而在 康 德 看来 ,怜悯救人 虽然是一种慈 善精 神 ,但还债 是 义务 ,我们总不能弃 义务 而行 慈善 。

 但 德行是需要训练 的。在《康德论教育》中 ,我 们 可以看到 “训练 ”与“服从 ”的概 念频繁 出现 。康 德 认为 ,“训练是 为了将儿童 的动物 性变成人性 ”,

 训 练 的实质是 为 了约束儿 童无 法无天 的行为 ,也 就 是人兽性的一面 。在康德 的理念 中 ,人 的理性 不 是 与生俱 来 的,要通过成 人的教化 慢慢 发展 。康德 所 强调 的动作训 练是为 了 “防止 人从人文堕落 到 野 兽冲动 的深 渊 ”,教育将使 人 “置于 人类 的法律 之 下 ”,因为 人本来 就有强 烈 的 自由意识 ,但 失控 的 自由会使 人“不顾 一切 的唯自由是 求”而任意妄 为 ,“未经训练 的人会很 容易变幻无常 ”,一个人如 果 自幼一意孤行 ,毫无顾忌 ,长大 后 自然会无法 无 天。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儿童明白,一个人不可以 随心所欲 ,而是要 受到 一定的约束 ,一个 人 自小就 当懂规矩 ,按规律行事 ,同时还应 当明确 自己应有 的义务 。

 康 德 认 为人 的幼 儿 期 与动 物 相 比显得 相 当 长 ,人与动物相 比其生 活相 当之复杂 ,但 是人 出生 后 是不知 道独立 生活 的 ,因此没有保 育 、训练 、教 养 以及培 植 ,人 就无 法生长 ,所 以“人 只能靠教 育 才 能成为 人 ”,保 育是 为 防止 出现伤 害 ,因为幼 儿 不懂得 怎样生活 ,因此 会因为他们 的妄行 伤害 了 自己;训练是为 了使 人成人 ,因为人与 动物的 区别 在于需要理性 。

 康德主张儿童 的 品格训练必须 坚持这样 三个 原则 :服从 、诚 实与合群 。在他看来幼小 的儿童首 先要教导的就是听话 。也许我们会问 ,这会不会压 抑个性 、限制 自由呢?康德 这样 回答 :“要形成 儿童 的品格 ,最重要 的是 提醒他们每一件事都有 一定 的安排 、一定 的规则 ;而且必须坚持这 些条理 和规 则 。”比如儿童 的吃饭 和睡眠 问题 ,就应 当有 一定 规范 ,在 当下这个独 生子女相 当普遍 的社会现 实 下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该吃饭 的时候就要 吃饭 ,该 睡觉的时候就 得睡觉 ,决不能放纵 。但在 我们 的现 实生活 中对这 些看似 不重要的事 ,更多 的则是 迁 就与放纵 。这或许就 是为什么我们 的学校里 的孩 子之间 的欺凌现 象会 频繁出现 的一个原 因。康德 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要让 孩子从小就 了解 :要让遵 守规则 的人信赖一个 不守规则 的人是一件很 困难 的事 ,因为在他们 眼里不规 则的人是不可信赖 的 ,

 会让 社会抛弃的。

 先尽责任而后才 能慷慨 的主张 ,在康德 的《纯 粹理性 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中均有所论述 。《纯 粹理性批判 》研究人类如何认 识外部世界的 问题 , 《实践理 性批判 》回答 的是伦理 学 的问题 ,即我们 应该 怎样做 。康德认为 ,人在 道德上是 自主 的 ,人 的行 为虽然受客观 因果的限制 ,但 是人之所 以成 为 人 ,在 于人有 道德上 的 自由能力 ,能超越 因果 , 有 能力 为 自己的行为 负责。所 以我 们必须 先尽责 任而后才能慷慨 。什么 叫“尽 责任 ”?为 了回答这一 问题 ,康德 提 出了著名 的“(绝对 )范 畴律 令 ”:“要 叭 指南 三兰u 一教育的担当 就我时 ~一 一一~一 雒 一

 甜裥

 一一~一一

 这样做 ,永远使得你 的意志 的准则能够 同时成 为 普遍制定法律 的原则。” 康德还批评 了现 实社 会 中人们对守规 矩 的人 的偏 见 ,他认 为 ,对那 些有规律 的人 的“刻板 ”“迂 腐 ”的批评是不合理 的。他认为 “每件事都按 时做 , 每个 行动有 固定的 时刻 ”,虽然 看似 “迂腐 ”,但从 一个人 的长远来看“却有助于 品格的形成 ”。

 康德认 为 “人天性爱好 自由,就 必须摒 除野 性 ”,康德 主张训练 的 目的是使 人 向善 ,进 而走 向 美好 ,他 认为 ,“向善必须为每一个人所承认 ,同时 也 是每个 人的 目的。”事实正是这样 :一个幼 年被 忽略了训练 的人 ,长大 了必然粗鲁与无理 。改善人 性在于 良好 的教 育 ,“教育最大 的秘密就是使 人性 完美”“提高人的品格 ”“使人性具有价值 ”,进 而使 人看到美好的前途与希望 。

 教育是人生 “最 困难 、最 大的问题” 在 康 德 看 来 ,“有 两 种 人 类 的 发 明 是 困难 的—— 就是政府 艺术和教育艺术 ”,我的理解是政 府 与教 育的艺术臻致完善是 困难 的 ,任何寄希望 一夜之间就可能实现的变革 ,或者通过一种方式 的运用就可 实现 的改变和达成 是荒 唐与可笑 的。

 康德 之所以认为教育是人生 “最 困难 、最大 的问 题 ”,其 实是要提 醒成人 明 白这样 的道理 :不可 以 只将教育视为幻想和美梦 ,也不应该畏惧教育 的 复杂性 ,而应从 人的发展 出发 ,立足 当下 ,面 向未 来做 出我们可能 的努力 。教育是一种异 常复杂 的 工作 ,许多 时候我们 已经相 当尽力 了 ,却 往往 效果 甚微 ,甚至还会遭遇冷 嘲热讽 ,以至打击压抑 。同 样 的观点也影 响了他 以后 的教育大家 ,如弗雷勒 有《十封信 :写给胆敢教书 的人》,费尔南多也有教 育是一种 “勇者之 为”的论述 。

 教育之难 ,难在对教育性质与价值 的理解上 ,

 它会 影响教育 的路径与方法 的选择。康德认为 :帮 助幼 儿成 为独立生活 的人 的活动 ,就是教育 。这样 的活动必须让儿童 自己去 了解和领悟 自己作 为一 个人所应尽 的义务 、责任和行为 ,这样才 能使他 们 在教育过程 中慢慢成为一个人 。

 教育 之难 ,还难在知 易行难 上 。作为教育 者 ,

 我们在教育过程 中必须心存人 的观 念 、人的尊严 来教导儿童 。所谓人 的立场 ,首先要求我们 自己成 为一个独立生活的人 ,所谓得人成人 。所 以康德认 为“教 的人要受过教育”“没有受训练和 教导的 ,就 不适合教学生”。对这样 的道理我们没有几个不 明 白,但在实 际教育 中,我们常常会将“人”弄丢的 。

 在今 天 ,康德关 于教育 是人生 “最 困难 、最大 的问题 ”的论 断提 醒我们 ,作为教师必须警惕打着 教育旗号 的反教 育行为 ,学校出台的校规校纪不 可 以违反法律 ,也 不能伤 害人格 ,但事实上这类校 纪校规屡见不鲜 ;还有作 为教育者 ,面对 当下行政 推动 的种种 “教 学模式”可能导致 的负面效应 当有 敏锐 的反思与批判 。

 康德 有句名 言 :“有两样 东西 ,我们越是持 久 和深沉地思考着 ,就越有新奇和 强烈 的赞叹与敬 畏充溢我们 的心灵 :这就是我们 头顶的星空和我 们 内心 的道德律 。”康德 的哲学 ,实质上是一种批 判哲学 。一个明智的教师 ,会 时刻反思 当下教育实 践 的具体现 象和 问题 ,探寻这些 现象与问题所产 生 的根源所在 ,进 而思考 解决这 些实践和 问题 的 路径与方法 。

 康德在《纯粹 理性批判》中说 :“虽说 我们 的一 切知 识都开始于经验 ,但 是并不能 因此就说—— 知识都来 自经验 。⋯⋯ 因为很有可 能 ,即使 我们 的 经验知识 ,也是 由我们从印象 中接受来 的东西和 我们 自己的认识能力从 自身 (不过 由感性 印象而 诱发 )所提供 出来 的东西二者复合构成 的。”他 认 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 ,认识主体要 围绕认识对 象 转 。由此生发开去 ,教育者要走 出教育 的困境 ,是 不是应 该思考 和探索教 育如何从 教育对 象 出发 , 围绕教育对 象转 的教 育路径 与方法 ,从而慢慢改 善 当下 的教育 困局与生态。

 (文/凌 宗伟 ) 寐源 :《审圈教商搬}2ol6年 3月 14秘,艨标题为“廉德:教 静 馕 人性宪 羹” 兰三m 暑三i 一教育的担当

推荐访问:康德 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