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忆迎送国宾礼仪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11 08: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忆迎送国宾礼仪改革,供大家参考。

忆迎送国宾礼仪改革

 

 WAl J IAO FENG YUN2010年4月1 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离京赴美出席核安全峰会,随后访问巴西。胡锦涛乘坐的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他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员和中国驻美大使等一一握手,随后即乘车离开机场,整个过程仅持续了5分钟。这次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新举措。礼宾安排删繁就简,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外交大国日益成熟的心态。笔者曾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多年,经历诸多迎送的礼仪改革,难于忘怀。我所经历的迎送礼宾改革外交部礼宾司掌管着国家外交礼仪事务。安排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及参加国际会议,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及重要贵宾访华其间的礼宾事宜,是礼宾司重要职责之一。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领导人出国访问,机场送迎规格高、人数多。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出国访问,通常安排一两位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委负责人等十来人或数十人前住机场羞迎。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与各国交往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频繁,多边外交十分活跃。在新的形势下机场送迎的礼仪进行改革势在必然。礼宾改革的目的在于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我国外交政策服务。礼宾改革并非简单增减一些礼仪活动,礼宾改革有其深刻、丰富的内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单就迎送国宾礼仪改革而言,我经历多起。主要项目有:1、自1980年起,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访华欢迎仪式的地点,由首都机场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或人民大会堂举行;送行时,我国国家领导人不再前往机场送行,改为在宾馆话别,或是免去话别的安排。2、自1978年9月起,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访华,中方不再通知各国驻华使节参加迎送。3、自1983年7月起,改变了我国家领导人陪同来访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赴外地访问的做法,通常是由国务院一位部长或副部长任陪同团长,负责全程陪同。4、自1978年起,我不再向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提供来华访问的专机。5、自1987年8月起,对来访国宾离北京赴外地访问时,视隋况和条件,可同意其使用来访国自己的专机。礼宾改革不仅限于来访国宾方面,对我国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也作了有效的改革,例如自1979年起,除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国访问可乘专机外,其他人如无特殊情况,均不乘专机;自1986年6月起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为体观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上世纪50、60年代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通常要组织成干上万的群众在北京市区夹道迎送。当时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多,几乎每一个访华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受到了这样的接待。1956年“ 波匈事件” 发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向全世界表明中苏两党两国团结一致和捍卫社会主义阵地的决心,1957年1月6日,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义邀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1957年4月15日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两洛夫访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彭真、罗瑞卿、杨尚昆等到2010年第” 期· 希冀籍梗51

 WAI J IAO FENG YUN机场迎接。伏罗希洛夫访华期间,几乎所有的行程都由中国党政主要领导人陪同,北京市区几十万人夹道欢迎。每到一地都出现“ 万人空巷” 的热烈欢迎场面,刘少奇在上海迎接伏罗西洛夫,又是几十万人夹道欢迎。上海人民还在文化广场举行了20多万人群众大会,欢迎伏罗西洛夫。对中方高规格热情周到细致的接待,伏罗希洛夫多次表示非常满意。根据1957年4月《接待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工作计戈Ⅱ纲要》(初稿),当时要求上海市组织群众3万人参加机场欢迎,从机场到住地组织22万人夹道欢迎,群众要手持中苏两国小旗、标语、花束⋯⋯除了群众自制的花束和标语外,国宾接待委员会制作中、苏国旗各7.5万面,鲜花2万束,分发给群众欢迎用。1955年苏加诺总统第一次访华及1961年再次访华,均受到高规格隆重接待。苏加诺总统说,他访问中国受到中国政府非常亲切的接待。同样也受到了数十万,甚至好几百万中国人民的亲切接待。他心里感到非常激动。1961年6月越南总理范文同访华。12日上午,范文同一行抵达北京时,董必武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前往机场迎接。首都数十万人夹道欢迎。1965年2月坦桑尼亚共和国总统尼雷尔访华,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等领导人迎接。尼雷尔从3位中国领导人脸上的笑容里知道自己受到了厚待。下榻宾馆后,他得知。还没有一个非洲国家的元首受到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的同时迎接。上世纪60年代,朝鲜的崔庸健委员长访华。到达吉林长春时受到群众夹道欢迎,时恰遇瓢泼大雨,周总理陪同贵宾乘敞篷车行进。虽然为崔庸缝委员长打了伞,但周总理看见几十万群众冒雨热情欢迎,自己始终不肯打伞。上世纪50、60年代,高规格隆重迎送国宾,这种审时度势的特殊的礼仪安排,为新中国同世界各国尤其周边邻国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局面提供了机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以后,不少第三世界国家52考冀群嵌· 2010年第"期的领导人要求访华。其中一些国家领导入希望我国为他们提供接送的交通工具。但按照国际上传统做法。接待国不为外宾提供境外的交通工具。对此,礼宾司工作人员议论好久,提不出什么好方案。周总理一听,有些生气,批评礼宾司对礼宾革命在思想上还是没想通。他说,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要来中国,不能拒之门外。这次联会国恢复我国席位,就是第三世界国家投我们的赞成票,这是政治上对中国最大的支持。礼宾司怎么这个政治账就算不过来。对这些国家要有求必应,派专机出国迎接,由礼宾司的领导去办,并要礼宾司写报告送给他批。从这件事上,让我想得很多。“ 礼宾革命” 不等于简单化,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敢于创新,服从政治大局。新中国的礼宾就是遵照周总理的改革创新,不断开拓的思想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各国民航交通日渐发达,并考虑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专机安全责任等因素,以及同国际接轨,1978年12月礼宾司上呈报告,建议停止向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提供往返专机。同年12月中央批准了外交部的改革方案。派专机去接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的做法也就停止了。取消群众夹道迎送国宾随着国宾访华越来越多,为适应新时期的形势,取消组织群众市区夹道迎送国宾势在必行。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冬天国宾访华,天气严寒,中方决定取消兴师动众夹道欢迎国宾的仪式。对此,周总理向外宾解释说:“ 第一群众受不了;第二外宾,特别是南方的外宾受不了。上月尼泊尔首相抵京那天刮大风,坐了敞篷车,他的衣服又薄,我看他受了冻;坐~般轿车,则会显得和群众有隔阂;第四我领导人年纪大了,也要注意身体。” 此后,国宾访华,通常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1972年1月31日至2月2日巴基斯坦新上任总统布托访华。考虑到布托和巴基斯坦的特殊情况,为了突出中巴友好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中方仍安排了盛大的群众夹道欢迎仪式。但天公不作美,从1月30日晚北京就下起大雪,直至第二天早晨,随之还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气温降到零下10度左右。考虑到群众、国宾和领导人的健康,于是临时取消了长安街沿线的夹道欢迎仪式和周总理和布托乘敞篷车的安排。布托总统抵京后,周总理亲自向布托总统作了解释,并告诉布托,中方自70年代初就取消夹道欢迎国宾的做法了。但布托还是通过其下面官员表示,希望他离开北京时补一下,以显示中巴友好,消除外界误解。周总理考虑到布托这一要求,决定组织群众夹道欢送。2月2日中午,布托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告别宴会后,在凛冽的寒风中,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出发,与周总理共乘敞篷车绕行天安门广场一周,后缓缓驶向东长安街,向夹道欢送的群众致意。对此布托总统十分满意,再三向周总理表示衷心的感谢,称此次访华完美。而这次欢送也成了我国群众夹道欢送外宾仪式的最后一幕。此后。从首都到各省市。除特殊情况外,国宾访华时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1989年1月国家又一次强调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欢迎国宾活动。改革迎宾场所新中国成立后的礼宾工作,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下,继承并发扬了我国优良的礼仪传统,并适当汲取国际上一些好的做法和惯例。不断改革,形成了中国礼宾工作的独特风格。上世纪50至70年代末,我国欢迎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的仪式基本都在首都机场举行。国宾抵达走下飞机舷梯时,我国领导人迎接,少年儿童献花,检阅三军仪仗队.随后接受3000名群众载歌载舞的欢迎。时至今日,隆隆的礼炮声和“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的欢呼声依然回荡在我的耳边。“ 文革” 结束后,我国外交大发展,国宾和其他重要外宾访华迅速增加,仅1979年就有37起国宾访华,此后每年有增无减。

 WAI J IAO FENGYUN为既节约入力、物力和时间,又增加迎宾的隆重气氛,我国借鉴国外不少国家迎宾场所设在总统府、议会大厦、国宾馆等地的习惯做法。1980年1月礼宾司起草并由外交部上呈报告,拟在钓鱼台宾馆举行国宾欢迎仪式。此方案迅即得到中央批准。但后来考虑到钓鱼台宾馆迎宾地点从施工到竣工尚需时日,且场地不够理想,礼宾司再次上呈报告,建议迎宾地点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80年8月,中央批准了外交部的报告,将国宾欢迎仪式由机场(车站)移至人民大会堂举行。至于机场或车站迎送国宾,则由副外长等官员出面,之后接待国宾设陪同团长的做法开始实施。这些礼宾改革照会外国驻华使团,得到好评和欢迎。t而此举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称这项礼仪改革很好。节约他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此外,人民群众也纷纷写信,赞扬和拥护这项改革,并支持国务院撤销在钓鱼台宾馆内新建迎宾场所的计划。“ 一个目击者” 对此写信称:“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后,我国领导人欢迎外国国宾的仪式改在人大会堂前举行,给人面目一新之感。”“ 一、选择的地点好。人大会堂是我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她本身庄严、雄伟,在此举行仪式,气魄大。比过去在机场更隆重。二、不脱离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上,群众自动集结观看仪式,可使外宾感到亲切、自然。三、节约了领导同志的时间和大批车辆住返机场的开支。四、广场的布置和整个仪式庄严、朴素、隆重、亲切,非常得体;仪式用的时间也不多。这是一个很好的礼宾改。群静7t“ 洚’ ?” r’革,希望能坚持下去。”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大会堂的迎宾仪式比首都机场的迎宾仪式更加隆重。国宾沿着铺就的红地毯检阅三军仪仗队,简洁明了、庄重大方。此外,欢迎仪式还增添了国宾检阅三军仪仗队分列式一项。即中方领导人陪同国宾捡阅仪仗队后再次登上检阅台,检阅三军仪仗队分列式,然后与参加仪式的双方人员离开迎宾场地。进入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礼仪大使的诞生进入新世纪,在我国举行中外领导人峰会或国际会议越来越多,礼仪大使随之诞生。礼仪大使的任务之一是。代表政府迎送来访的国宾。从2000年10月(上接54页)当周恩来行至三楼阅览室时,见靠廊道一排书桌最南端坐着一位学生,正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厚厚的书。那是一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出版的经济资料书。周恩来金起这本书,—面翻阅,一面认真而风趣地向这位同学发问:“ 看得懂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这位同学有些不知所措,沉吟间似故作“ 自谦” ,答道:“ 看不懂⋯⋯” 此时,周恩来和颜悦色脸上掠过一层严肃的神情,追问:“ 你是几年级学生?“ 三年级。” 周恩来当即严肃又略带诙谐地说:“ 三年级学生还看不懂啊?要说实话嘛! ” 话里流露出他力戒矫情和虚饰的风格。约下午3时。周恩来来到图书楼三层最西端,这是外文系学生集中自修处。此时,墙上悬挂着同学们临时用英语写的“ 欢迎周恩来总理到校视察” 的标语。

推荐访问:三军仪仗队迎宾全过程 忆迎送国宾礼仪改革 国宾 迎送 礼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