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供大家参考。
第 5 卷第 9 期 2014 年 8 月 2014 年 8 月Vol.5 No.9August 2014August 2014145145第 5 卷第 9 期Vol.5 No.9一、 文献综述(1)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有关纪录片发展史的论述,现在国内最受人认可的是中国传媒大学何苏六教授, 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所提到的“四期说” 。即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
、 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
、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以及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2004)
。具体说来, 何在其研究中, 从“职能” 、 “观念” 、 “视角”和“话语”四个方面考察纪录片的历史发展轨迹:
第一, 职能:
国家政治和阶级斗争——唤起民族激情——体察记录平民生存状态——关注记录社会主流现实生活。第二, 观念:
国家、 阶级意识——民族、 集体意识——百姓、 个人意识——市场。第三, 视角:
敬畏——反思——平视——审视。第四, 话语:
国家绝对一统——群体化—个人化——市场话语权。因而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总轨迹, 被归纳为“一个从国家上具形态逐步演变为大众媒介形态, 从政治产品演变为文化产品, 从国内走向国际, 从民族走向世界, 从个人行为走向社会行为的过程” 。(2)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孙靖在《中外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 当前, 坚持纪录片创作的纪录片人更多的是凭借着人文关怀、 志趣、 责任心或者是使命感在推动着中国纪录片的创作, 但这并不具备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所以, 我们应当思考能够建立和壮大中国纪录片的问题。目前,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大趋势为国内市场仍需发展壮大, 国际市场有待开拓, 但未来前景依然光明。具体来说, 要继续开发本土题材; 重视市场规律; 由栏目化逐渐发展到频道化; 实现制播分离; 重视“娱乐化”等等。赵雪桐在《试述中国纪录片发展趋势》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在市场化的今天, 我们中国的纪录片首先要认清现状并接受现状, 市场化是中国纪录片不可控制的大趋势, 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甚至和其他类型的片种争夺市场的话, 中国纪录片的故事化和娱乐化就是能使其在市场化的形势下稳扎稳打的最好发展方向。二、 中国纪录片的现状(1)外部条件。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愈渐加深, 作为“软实力”的纪录片因其真实性的属性, 很快成为“国家名片” , 各个国家电视台纷纷为纪录片的制作开辟道路, 扫清障碍。从宏观来看, 当今世界纪录片的发展现状极为优越, 尤其是以英国(BBC)
、 日本(NHK)和德国等国家的纪录片制作精良, 传播速度和传播面也很乐观, 其政府也在纪录片的制作、 宣传、 发行上给予了强大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纪录片已经是国家文化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 虽然全球文化凭借纪录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 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视台所创作的纪录片已对全球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广播电台,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以及 Discovery等频道已经在这场“软实力战争”中拔得头筹, 占尽先机,他们在全球不仅是纪录片的主要“生产者” , 也是具有相当话语权的重要播出平台, 在世界纪录片市场占据主导和优势地位。中国的纪录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正是已被强势媒体垄断大部分资源的环境, 如何在与其竞争中重新洗牌, 获得最大利益, 是当今纪录片发展的强动力, 也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波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2)内部条件。1)体制。我国的纪录片创作管理就被分为体制内管理与体制外管理两种。就我国现在的纪录片创作而言, 大部分的创作仍然是体制内的纪录片创作, 体制内管理也就成了纪录片创作管理中最主要的方式。在国家广播影视系统内, 体制内管理主要是以各省、市级电视台为单位进行的管理, 大体可分为栏目管理、 创作室管理、 特殊纪录片管理三种形式。各个省级电视台以栏目的形式自己制作、 自己播出片子是目前国内电视台的主要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的投入一般都比较低, 栏目因受其时间的限制, 选择的片子周期比较短, 但这样片子的质量是很难保证高收益的。2)政策。政策这只“有形之手”的出现在当前形势下尤为必要, 广电总局于2010年下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仍在“混沌”中发展的中国纪录片, 扭转到新的道路上来, 开创了转折性的变化。因此, 也有业内人士称2011年为“纪录片元年” 。元年之前, 中国纪录片面对政府、 市场以及个人等三方面的角力, 并没有探寻出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当时,纪录片不仅在市场上表现疲软, 本身电视纪录片的生存也并不乐观, 更不谈一些个人的创作在此萎靡的环境下, 绝无好作品可言, 同时引进的国外纪录片成了国人看纪录片的“重要来源” 。因此, 将中国纪录片的空间挤压得越来越窄。在《意见》中, 广电部门, 明确开始控制引进海外纪录片的数量, 同时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每天播出国产纪录片与引进纪录片比例不得低于7:
3, 国产纪录片将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
”三、 体制内纪录片未来的发展2013年和2014年, 广电部门再次加大对国内纪录片的扶持政策, 不同时期下发“限娱令”和“加强版限娱令” ,再次以行政手段“要求各上星卫视每日播放30分钟的纪录片” , 以此进行估计, 我国的纪录片生产在未来每年将增长6000小时, 因而以政府机构推动的“体制内纪录片”将成为未来创作的主要内容, 但作为政府推出的作品, 此类影片必须承担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而以当今社会文化的环境入手考察, 此类纪录片不仅要承载其本身宣传教育感化等功能, 还要巧妙地在市场环境中游刃有余, 在群众中进行有效传播, 实现政府的初衷, 如果作品不仅能在国内取得良好口碑, 又能在国外收到关注, 那么这种纪录片将成为未来体制内纪录片发展的衡量标准。主要呈现如下两个特点: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王雨馨(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摘 要:
纪录片因其自身强大的纪录历史和描摹现实的功能, 往往被称为是历史的档案和现实的文献。因此, 于现当代纪录片而言, 他是社会发展的镜子, 其变化的历程也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侧影。简而言之, 纪录片的历史就是社会历史的一大部分。本论文试结合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程, 探讨中国的社会与纪录片的联动作用, 以史学的视角, 观察并探究纪录片样态以及纪录片理论在其中的“变形” 。最终在社会背景的大“场域”中, 看纪录片与其的互动, 同时梳理出这种互动下, 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向, 借此来“以史为鉴” , 知纪录片发展之“成败荣辱” 。关键词:
纪录片; 历史; 发展趋势; 多元化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4)09-0145-02
146146文产研究文产研究第一, 奇观场景的大量使用与伪装的主观性。从2005的《故宫》 《森林之歌》 《香港十年》 ,2006年的《新丝绸之路》 《再说长江》 , 2008的《敦煌》 , 2011的《美丽中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和《超级工程》 , 到2013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 , 可以看出央视纪录片生产主要以宏大题材为主, 其中不乏奇观场景的大量使用。这种将奇观场景作为纪录片的描述主体时, 往往带来了叙事性的困境, 而曾经的纪录片乐于关注的主体——人在其中缺位, 并以失语作为告终。而这从将当下人、 事作为观察的对象, 转向探索过去时空或是仅仅追求捕捉奇观场景的变化, 将使观众不得不质疑:
我在看的此类纪录片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其中的真实性有多少?我还可不可以相信他的真实性?第二, 借鉴国外大型历史地理类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近年来央视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不少是借鉴国外优秀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例如,2012年拍摄的《超级工程》便模仿了 BBC 拍摄的《如何创造》 。此部纪录片的拍摄主体是在“超级工程”中进行建设的普通人, 央视以镜头语言讲述了这些缔造者们的生活、 情感以及梦想, 并将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的挫折、 奋起和取得成就展现在观众眼前, 最终将一部听似“科学味道”十足的影片巧妙地融合了人文关怀, 收到观众的喜爱。为拍摄此片, 纪录频道派出了一流创作团队, 历时一年, 通过航空摄影、 水下摄影、 特效摄影、 动画合成、 逐格、 移轴等多种视觉表达方式, 力图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赏体验。与 BBC 拍摄的《如何创造》几乎如出一辙。外纪录片先于中国纪录片发展了许多年, 有着成熟完善的创作手法, 的确值得借鉴, 同时, 也应注意拍摄中的本土化改造。四、 结语当下对于纪录片的研究常常从“电视纪录片”这样一个名词展开。电视艺术同电影艺术一样, 以其自身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以“运动的声画影像”为媒介本质, 在提供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并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标准。与文字记录的人类文明史相同, 同样承担了文化载体的重任。纪录片作为影像的一个片种, 电视节目的一个种类, 有着重要的人文精神价值内涵。只有在正确区分影像艺术本质特征基础上, 才能够对纪录片进行合理的总结论述, 这样的艺术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艺术实践创作, 并在公共文化领域发挥真正的文化价值。(上接第18页)岸众多、 更换频繁、 接触不深等问题, 对某一行业的了解度不够深入, 报道浮于表面, 难以形成持续、深度的报道, 更谈不上成为专家。通过设立专栏, 让记者有版面、 有时间、 有主题的进行对某一行业进行了解, 挖掘采写深度报道, 并形成长时间的关注, 成为系列, 在打造报社品牌的同时, 也树立记者在该行业的权威性, 使记者成为该行业的专家, 自然而然也有了品牌和公信力。例如,重庆晨报时政部就打造了“文脉” 、 “民生实验室” 、 “晨报对话”等栏目, 将部门记者分为3~4个一组, 并一以资深记者任小组长, 共同采写该栏目。既已老带新的方式培养了部门记者, 也以栏目打造了记者的个人特色和品牌,让记者不再“泯然众人已” 。(2)开通记者自媒体账号。在报纸全媒体发展中, 让记者开通自媒体账号, 使之成为报纸全媒体矩阵中的一部分。如重庆晨报已为部分记者设立了个人专栏。例如, 张娓的心理关怀专栏“娓娓道来” , 马拉的文化专栏“马拉打望” , 不仅在重庆晨网上开辟了展示专区, 还鼓励个人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 并在报社的管理下发展。专栏记者在报纸上的见报稿件可以成为自媒体的内容, 同时让记者可以有“自留地”展示自己的言论观点并与读者互动, 培养了个体的“粉丝” , 也增加了报社读者的粘合度。(3)鼓励记者出书。记者写书早已不是新鲜事, 特别是在西方媒体, 很多资深记者以其专业性为业界和读者尊重并喜爱, 而记者成为知名作家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记者写书不仅对其记者素养与专业性的绝佳体现, 而且能促进记者的“明星化” 。重庆晨报在报社名编名记的打造计划中就明确提出了计划, 要鼓励记者出书, 并表示可以给予记者写书假, 该报记者涂源出版的《开车去柏林》就是在这一政策下出版完成。目前该书已名列重庆新华书店畅销书榜前列。以上只是笔者个人浅见,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浪潮中, 传统媒体如何融合与发展, 还需要传统媒体人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参考文献:[1]
魏武挥 . 自媒体:
对媒介生态的冲击[J].[2]
陈建云 . 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身份困惑与媒体规制[J].(上接第88页)第一现场就无法进行新闻第一时间的争夺,失去了时效性的优势, 虽然这样, 但记者仍须做好后续报道, 为深入、 全面报道打下牢固基础, 自身也要具备后来居上的意识。对意义重大的突发事件,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影响范围广, 影响时间长, 这种突发事件记者就应该持续跟踪。许多重大事件发生都是瞬时的, 但它的影响却是久远的。例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 地震持续的时间很短, 但它造成的危害却十分巨大, 危害时间非常漫长, 从救灾到灾后重建可能得长达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对于这种重大突发事件, 记者要最好长期跟踪的心理准备, 要随着事件的发展进行持续深入地报道, 避免有头无尾、 半途而废的情况的发生。五、 结语突发事件有自身特点, 有的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较大,所以采访人员进行突发事件采访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把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的本来真相还原给受众群体。记者要提高突发事件的采访技巧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新闻采访结束后要做好撰写和播出工作, 新闻记者担负还原事件真相的任务, 所以采访过程须细致谨慎, 做到合理规范采访, 要尊重当事人的心理, 不要触碰当事人的心理底线。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质量能反映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 只有提高新闻记者的素质, 提高突发事件的采访技巧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在激烈的时代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
李立宇 .“三步”把握突发事件采访的主动权——突发事件采访技巧初探[J]. 东南传播,2014(03).[2]
苏锋 . 记者在突发性事件中的道德取舍[J]. 新闻窗,2013(02).[3]
陈赞琴, 阮惠民 . 论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职业素养[J]. 东南传播,2013(05).[4]
王婧 . 新闻主持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采访[J]. 声屏世界,2013(10).[5]
崔艳 . 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技巧[J]. 领导科学,2011(01).[6]
喻发胜, 宋会平 . 突发事件采访与记者“应急知识”的学习[J]. 新闻记者,2011(06).
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作者:王雨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北京,100024刊名:新闻研究导刊英文刊名: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王雨馨 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期刊论文]-新闻研究导刊 2014(9)2014(9)
推荐访问:以史为鉴谈发展 以史为鉴谈体制内纪录片发展态势 纪录片 态势 体制
热门文章:
- 前台收银员年度工作总结11篇(范例推荐)2024-02-01
- 项目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4篇2024-02-01
- 2024年度审计年度工作总结参考6篇2024-02-01
- 2024年面试简短自我介绍模板4篇2024-02-01
- 妇女节演讲稿最新3篇(完整)2024-02-01
- 在小学实习报告9篇【完整版】2024-02-01
- 2024年有关护理实习报告模板3篇(全文完整)2024-02-01
- 2024年司机辞职报告10篇(完整)2024-02-01
- 模具专业求职信模板6篇【完整版】2024-02-01
- 关于作业的检讨书12篇(范例推荐)2024-02-01
相关文章:
- 以史为鉴【优秀范文】2022-10-29
- 以史为鉴_探析中国纪录片未来(2022年)2022-10-29
- 2023年度纪录片大国盛会观后感范本6篇2023-05-06
- 各种抗抑郁药感觉记录--抑郁拜拜网(完整)2022-12-11
- 2022年XX县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2-07-05
- 区城乡综合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精选推荐】2022-07-08
- 2022年度监察体制改革和区监委成立以来工作情况汇报2022-07-17
- 2022年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2022-08-05
- 老秘分享:体制内工作该注意什么2022-10-09
- 2022年度关于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2022-10-11
- 2022老秘分享:体制内工作该注意什么【优秀范文】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