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赴某县开展国情考察情况报告【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2-09-16 13: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赴某县开展国情考察情况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赴某县开展国情考察情况报告【优秀范文】

赴某县开展国情考察情况的报告

  课题组于xx年7月21日至26日在xx省某县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展与成效、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态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地方反腐倡廉建设和社会管理特色经验等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在6天的时间内,考察组走访了某县10个乡镇有代表性的21个行政村(社区),与50余名党政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到60个农户进行访谈,完成调查问卷300份。访谈对象中,男性42人,占70%,女性18人,占30%;
党员26人,占43%,群众34人,占57%;
40岁以下3人,占5%,40至50岁16人,占27%,50至60岁22人,占37%,60岁以上19人,占31%;
纯农民33人,占55%,有固定工作或其他经济收入的27人,占45%。总体而言,访谈对象采样综合考量了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收入水平等因素,比较符合当地农村常住人口的结构现状。

  二、某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做法

  近三年来,某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

  (一)反腐倡廉工作有亮点

  强化问责,主体责任落地生根。某县要求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建立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的考评运用机制,探索实行领导干部“廉洁指数”评价制度、述职述德述廉制度,对排名靠后的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取消评先选优资格,对连续两年得分垫底的采取调离、免职、责令辞职或降职等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政纪处分。2013年,2个乡镇因党风廉政建设被“一票否决”,厉行问责说到做到。

  整合力量,监督网络严密到位。某县纪委将执法、效能监督室合并为执法和效能监督管理室,将党风、纠风室合并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实行“全员办案”,增设纪检监察三室、案管室、干部室,遴选245人充实到办案人才库和陪护人才库。全县50个乡镇配备597名熟悉经济、法律、财务等知识的纪检干部,442个村(社区)全部配齐纪检委员,各建制村(社区)均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理财小组等监督组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纪检监察工作网络和县乡村三级整体联动工作格局。

  立足本土,廉政教育有声有色。某县依托五峰山竹海景观,充分利用传说、典故、楹联、诗词等历史文化资源,深挖竹的廉政文化内涵,促进廉政思想精髓自然渗透,增添了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竹廉”教育特色。某县国税局将“竹文化”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新打造了以“正心为根,正行为节,制度为枝,全员为叶”为框架,以“诚信敬业,遵纪守德,正心养廉”为主题的“竹”式廉政文化精品工程,被四川省国税局命名为全省国税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二)干部作风建设有看点

  管住嘴,严禁大办酒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某县纪委监察局将治理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宴席作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纠正“四风”的重要举措,制定印发《严禁党员干部职工大操大办宴席的暂行规定》,及时查处6起违规操办宴席案件,给予党纪处分并责令相关部门(单位)作出免职处理,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除陋习、树新风,有力地促进了党风政风,带动了社风民风。

  贴近心,融洽干群关系。各乡镇积极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相衔接的村(社区)服务体系,打造“半小时便民服务圈”。为群众发放“社区连心卡”,哪家居民有难事,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前去排忧解难。一些老党员,思想觉悟高,带头意识强,在调解邻里纠纷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迈开腿,力推“双代”服务。“做一次报告不如干一件实事”是某县农村干部掷地有声的就职宣言,某县积极推行“民事代办、民情代诉”服务制度,要求工作人员跨岗、兼岗,确保工作人员全部业务都能干、群众的事随时来都能办。全县50个乡镇100%建立开放式便民服务中心,442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站),尽心尽力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林木砍伐、农机补贴等20余项便民服务。一大批先进典型得以涌现,“舍‘肾’忘死”的“铁支书”杨帮武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入选中央电视台“最美村官”。

  (三)农村“三资”管理有特点

  某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行“村财乡管”制度,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各乡镇成立了村社代理会计核算中心,482个行政村设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县乡村三级合力对村级财务实行“六个统一”(统一管理方式、统一财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统一岗位设置、统一收支管理、统一票据管理),形成了对村级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处置和村务公开的实时监督,实现了村村都有“明白账”。

  民主监理做强自控体系。全面落实民主决策机制,凡村级重大事项、重大开支等决策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模式进行决策。村委会的经济收入和支出以及重大经济事项由民主理财小组集体讨论决定。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定《村(社区)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加强村监督委员会对村事务的监管,重点监管各村非生产性支出。各村支出票据上必须有经手人、村支书、村主任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签字盖章审批,方可予以报支,超过1000元的项目还需分管副乡(镇)长签字同意。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定期和不定期公布,保证了村级财务运转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网络监管做强内控体系。顺应科技防腐新形势,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各乡镇统一安装农村“三资”管理软件,县乡村三级联网,对村级财务做帐进度、财务公开内容、货币资金及收支情况等进行动态有效监控。同时将软件终端接至县纪委、财政和农业等职能部门,以便实时查询,强化监督。

  审计监督做强外控体系。每年由各乡镇纪委组织,从财政、农经等部门抽调人员,并吸纳村监督委员会成员参加,组成审计工作组,针对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日常审计监督。重点围绕村级集体资产运营及承包租赁合同履行、项目资金管理、土地流转补偿费代收代支,以及农民负担中的一事一议筹资使用情况等。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由乡镇纪委跟踪整改到位,情节严重的,依纪依规处理。

  三、考察组的收获与思考

  调研中,考察组边走边看,边问边议,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反腐倡廉工作要敢于创新

  严格要求,刚性实施“一案双查”。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关键要在问责、追责上下功夫。要立足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出台“一案双查”实施办法,形成从立案、检查、处理到案件结果分析的完整机制。一是制定“一案双查”的启动标准,防止应查不查、大案小查问题的发生;
二是严格“一案双查”的工作程序,防止推诿扯皮、逃避责任问题的发生;
三是明确“一案双查”对象,防止“追下不追上、追小不追大”问题的发生;
四是细化“一案双查”处分标准,防止在处理过程中失之于偏、失之于软问题的发生;
五是加强“一案双查”保障措施,防止“抬得起板子落不下手”问题的发生。

  突破困境,推进纪检体制改革。针对乡镇纪委独立性受限,监督力量薄弱,在工作中存在有案不查、无案可查、查不到位的问题,可尝试按照“遵循党章、聚合资源、分片派驻、统一管理”的改革思路,向乡镇派出若干纪工委,负责管辖巡视巡查、协调督导、查办案件工作。乡镇纪工委作为县纪委的派出机构,由县纪委统一领导、管理和考核,直接向县纪委请示和汇报工作。纪工委进驻乡镇,但不代替乡镇纪委,更不能越俎代庖,县纪委要准确厘清县纪委、乡镇纪工委和乡镇纪委的关系,确保乡镇纪工委“协同不代位、履职不越位、监督不错位”。

  就近取材,增强廉政教育实效。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运用身边的正反典型往往最具有说服力。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坚持正面典型引路,发现、表彰、宣传一批牢记宗旨、勤政为民、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典型,宣传和认真学习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勤政廉政的事迹,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又要注重反面警示教育,运用当地的违法违纪案例,以案为鉴、以案说纪,有条件的可组织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庭审理,让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以权谋私的法律后果。

  (二)干部作风建设要抓住关键

  强化党性意识,永葆先进本色。各级党组织要“把紧入口,敞开出口,管住中间”,一方面,严格党员发展标准,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那些动机纯洁、大公无私、敢于担当的先进分子选进来;
另一方面,完善考核办法,探索退出机制,把那些思想蜕化、作风弱化、宗旨观念淡化的不合格党员踢出去;
另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形象意识和行为意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积极主动作为,提高服务效能。考察组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出路“一靠道路,二靠思路”,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带领群众积极作为,不等不靠,把路修好,打通致富通道,把能干的事先干起来,把形成共识的项目落到实处,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村两委换届时,要注重把那些品行好、学历高、懂经济、善管理、有想法的年轻人选进班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

  公平公正处事,涵养民主风气。公平公正处事的关键在于用好“民主”二字,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吸纳民智,充分尊重民意,不能凭关系、凭感情,个人说了算,而要靠程序、靠制度,集体来拍板。要把重大基础建设、重要民生问题办理情况、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计划生育指标分配、宅基地审批等群众关心的大事、要事全部纳入民主决策的内容,通过规范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三)农村“三资”管理要高效透明

  从程序监督向实体监督延伸。对于小额、行政办公性支出,监督的关键是要看取得的票据是否真实、能否溯源,而不能“只认签字背书,不辨票据真伪”;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和村集体资产处置标的在一定数额以上的项目,要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表决的基础上,引入招投标程序和专业审计程序,使项目的实施及资产处置既体现民意,又有专家的技术支持。鉴于由财政和农业部门联合进行的审计监督职权有限、力量分散、权威性不强,地方政府可探索建立审计部门领导下的村级经济责任直审办公室,或聘请专业审计公司,重点对重大经济决策、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行、效益性直接进行审计监督。

  从为民监管向由民监管迈进。考察组建议,建设农村“三资”管理云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农村各类信息化平台,开发农村“三资”动态手机上网查询、重大事项网上表决、群众满意度网上测评、问题实时举报等功能,实现村民对农村“三资”的实时、动态监管,破除村民参与村务决策的瓶颈,让他们真正成为监管主力。

  从代为监管向指导经营转变。现阶段,乡镇政府对农村“三资”管理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代为保管、监督使用上,“保值”作用较为突出,“增值”作用略为乏力,有些资产、资源甚至被长期闲置、废弃。乡镇政府应当在摸清农村“三资”家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流转的政策导向,充分考虑投资客商的资源需求,引导各村整合各类资源、有效利用资产,切实做到向经营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推荐访问:国情 考察 情况 赴某县开展国情考察情况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