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郭大为要努力做基层组织当家人和群众贴心人——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上辅导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郭大为要努力做基层组织当家人和群众贴心人——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上辅导报告,供大家参考。
郭大为要努力做基层组织的当家人和群众的贴心人——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2015年8月18日)
今天见到这么多铜川基层的当家人,大家个个有精神、在状态,打心里让人高兴。坚信只要我们这支团队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铜川的事一定能够办好,坚持上几年,全省最优秀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就会从这里产生,大家要有这种自信和底气,更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重基层、强基础,革命战争年代党什么都缺,但唯一不缺民心,老百姓都向往拥护共产党,都想支持加入共产党,这一点充分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把打牢基础、强化功能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党支部书记是发挥政治功能的领军人物,要高度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现实使命。这次高规格、大范围的培训策划时,市委作了认真研究,组织部门进行了扎实部署,目的就是要通过高质量的培训,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抓起来、提升起来,把农村的事办好。更重要的是在铜川树立一种正气,让当村干部的人有自信、有底气、有自豪感,既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关怀,又要让各位村里的当家人认识到这一角色的重要作用,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让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全市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抓不好,根基就不牢。群众的生活搞不好,我们的心里都不美。不论那一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最朴素的爱民为民之情,村干部更要具备这一点,才能从农村的当家人真正变为发展的领路人、群众的贴心人。今天,我结合自己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对基层的理解、体验、感悟,与大家一同分享,通过交换思想,学学相长,共同提高。
一、当村干部要求就是要比别人高,多学习才能长见识
在座的无论是连任的还是新当选的同志,都是全市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大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本事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千家万户的幸福,直接影响每一位村民的获得感。当领导干部精神层面的追求是第一位的,给干部培训就是给干部福利。在大家上岗之前,我们把“培训”作为思想大餐,给大家送上,只要大家不缺思路,就能找得到出路,干部过上“好日子”,引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是一种必然。真正让村干部当出感觉、活出精气神,带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村子。
培训管当下,教育管长远。当干部就怕缺思想,村干部也不例外。同样的问题,有思想的人能想明白、有办法、解决好;
缺思想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能办成事,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对村干部来讲,特别是新当选的同志,培训很重要、很必要、很管用,只有打好底子,跟上形势,经常充充电、加加油,才能适应变化。希望培训结束后,大家能养成每天读报、看电视新闻、上网的良好习惯,多关注一些时事新闻、国内外大事、科学技术、健康生活常识等,让自己的见识、眼光都能得到不断提高。有个地方的宣传部门曾倡导全市每个家庭每天关闭电视30分钟,阅读30分钟,虽是件小事,但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就会受大益。
培训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情。从自身来讲,在培训中学知识、长本事,对工作有利。如果我们把利众多的“己”形成一个大集合、大社会,就成了利整体、利全部,大家都获益。利己、利人、利社会的事情我们何乐不为呢?“利己”和“利社会”不是对立的,有的干部认为“利己”和“利社会”是矛盾的,为自己和为公家是对立的,其实不然,在规则范围内,有度的利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一种积极的促动,大家也能够理解包容。我们反对无度的利己,事事想着自己,不考虑别人。毛泽东评价白求恩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是一种崇高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全社会要形成一种相互付出、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学雷锋活动也不单单是做一些简单的好事,更重要的是通过善行义举给整个社会传播一种好风气。
大家都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当家人,身上担子重,要干的事很多,并且干事还不能惹事,越是这样,越要注重能力提升,多参加培训。这次培训加入军事训练内容,目的就是让大家过一过集体生活,强化团结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当干部就是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服众,才能让更多的人跟着走。大家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普通人,应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不能碌碌无为,不论做的事大与小,要能给人留下“念头”,让人能想起来做过对别人有利的事,这才是我们应有的价值追求。
二、能耐本事很重要,有本领才能把事干好
有人说,中国是熟人社会,不找熟人办不成事。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推进,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熟人社会的氛围会越来越淡。目前而言,村级是一个熟人社会,治理上其实更依赖人的作用,一个村支书、村主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村级组织是否有力、村级治理是否有序。在人们的观念和印象中,村支书是德高望重的人、值得信赖的人,也就是常说的“带头人”“领头羊”。有的村支书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村里不论哪家哪户,一遇到难事都想找他,找他说说就有了主心骨,虽然有可能一时解决不了问题,但心里就觉着踏实了、感到有希望了。村干部的标准从本本上可以找到很多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大家信服你。不管做多大的领导干部,如果让部下和周围的人觉得不踏实,那跟着干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作为村支书、村主任,没有能耐就服不了众、干不好事。现在的农村不像过去,支书、村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好说坏大家都听你的。现在的青年农民个个都不简单,外出打工的、跑车的,家里种苹果的、养牛养猪的,通过各种手艺,有的不仅在外面见了世面还干出了名堂。在村里能力平平的人说话不顶用,村民只服有本事、能干事的人。大家能当上支书、村长,个人能力都是具备的,关键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奉献精神,这对大家是更大的考验。在这个位置,要既懂经营又会管理,还能够和大家打成一片,坐在炕头论家长里短,“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一定意义上讲,当村支书不比当市委书记容易,因为天天要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稍微有点懈怠,群众马上就看在眼里,而群众的眼里揉不进沙子,大家都很清楚。
一要有凝聚人心的本领。失去人心就失去了事业的根基。要让村级组织坚强有力,真正发挥桥头堡、第一线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凝聚人心。村支书、村主任首先应该是村民的贴心人,不仅要和群众面对面,更要心贴心,还要“实心眼”,不能偷奸耍滑,让人感觉靠不住,要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大家在和村民打交道中,体会比我更深。一定不能把群众的事不当事,群众选你当你才能当,群众不拥护,你就当不成。凡是有大作为、大智慧的人,都在凝聚人心上下了很大功夫。延安时期,胡耀邦曾请教毛泽东“什么是政治”,毛泽东告诉他:“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就是政治”。其中的精神实质我们要把握,村级组织必须要讲政治,怎么团结村民?怎么凝聚人心?必须想清想透。文革时期修人工天河红旗渠时,大家齐上阵,拧成一股劲,互相比赶超,团结奋斗的精神头很大。在凝聚人心上如果有不如意的现象,我们要反思问题出在哪了?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有可能在服众上差了一点,群众的信任度上低了一点,找到问题就要迎头补上。王家砭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的荣誉,工作做得很过硬,背后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大家感觉到很服气,干部处处都是为村民着想、考虑。大年三十村里还安排有值班的人,这体现了一种担当。一个好支书凝聚的是人心,带动的是民风,换来的是好名声。大家都想想是不是这样?现在办事很多时候都是冲人的,同样的话看谁说,同样的事看谁办,同级的干部,同一个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跟群众讲话,要多讲那些群众能听懂的话。
二要有带动致富的本领。这是村支书、村主任的看家本领。群众最讲实惠,能带着大伙挣到“银子”才算本事。我曾和一位优秀的村干部交流,他告诉我如何培养村干部有三个关键,一是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二是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三是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现在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就是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带领大家把日子越过越穷的人,群众不会拥护。到农村先看村干部的家,村干部家个个过得好,他才能带领更多的人致富、才能走长久。我们不主张现在村干部的家,还是以前乱糟糟、脏兮兮、穷的叮当响的样子。如果村干部家里都不像样,说推动农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说服力。如果郭秀明同志今天还在,他一定会是个更加合格、更加优秀、更能跟得上时代步伐、引领大家致富的好支书。农村干部要围绕增强致富本领多想办法,抓住致富要领,工作思路就清楚了。
要能找到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养殖则养殖、宜休闲观光则休闲观光,什么能搞好就搞什么,什么来钱就搞什么,什么能搞出特色就搞什么。现在搞市场经济,一刻都不能离开市场,要盯住市场,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什么受市场欢迎就搞什么。在信息上不能滞后,信息上吃了亏,就要吃大亏。过去农民常讲:“吃了没文化的亏”,其实这个“没文化”指的主要就是当时的信息不对称,城里人上个月知道的事情,村民下个月才知道。信息社会里这种差距在缩小,特别是网络对农村社会的冲击很大,城里人知道的,乡里人同一时间也知道,这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当下农村经济很大程度上还是能人经济,市场经济背景下,能人能显出能耐。如耀州区马咀村,做得非常好。一些企业高层选择在村里开会,就是因为村里环境好、景色好,这就是体现了村基层组织领头人的水平和本领。村干部也要先用心、再用力,想好了干比稀里糊涂、盲目蛮干要好得多。工作中还要注意听听高手的意见。农村里的传统乡贤和新乡贤就是高手。中国的乡村治理很长时间都是靠乡贤治理。村里人遇到大事都会请村里的老者出面,老者说的话大家都听。老者就是传统乡贤,有德行、有才能、有威望。还有些打小在村里边长,后来出去谋了一份公职,现在又回到村里边的人,见过世面,走过外边的世界,大家把他视为新乡贤,有事也愿意找他帮忙、出主意。农村里优秀的村干部、道德模范、榜上有名的“铜川好人”都是新乡贤。要树立新乡贤的品牌,把它打出去,扩大影响力。王家砭村捡橘子、银行职员扶老人等好人好事要加大宣传,让人知道铜川好人成群、好事成风。大年三十春节联欢晚会刚演了小品《扶不扶》,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面对需要救助群众该不该帮的心理矛盾,然而大年初三就在我们身边上演了勇于助人的鲜活事迹。这些都是好素材,让人对铜川人高看一眼。一个好人聚集的地方,也一定是被人向往的地方,跟这些地方的人打交道不吃亏,能有长进、得提升。“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一个好环境,挑好环境就是挑好人,好人是最重要的好环境。乡贤的感召力,乡贤文化的信服力,无疑对带动乡风向好、民风向善更有示范引领作用。干事情靠人,有了人就能够干更多、更好的事。把农村建好建美,让别人到村里来消费是一种本领,没有过硬的服务本事,别人就觉得钱花的不值,就没人愿意来,市场经济下没有“傻瓜”。
要点子稠、办法多。群众对干部有一句总结,能力不高会被笑死,办法不多会被急死。有时候功夫不到、本领不行,就会一筹莫展。上级对最基层的一些事情掌握的可能不如村干部全面、深入,这就需要村干部心要灵、眼要活、腿要勤,学会借势、借力发展。农村年年都有新政策,政策中就有机遇,当村干部一定要读政策,最起码与农村相关的政策要读,在政策里面找点子,多向上面汇报争取。政策字里行间都与群众利益相关,当村干部如果不注重学政策,在政策上搞不懂,就会吃大亏,为群众服务的质量打了折扣,这是最大的失职。有了这种认识,带着这些想法,读政策就越读越有味,越能读出收成来。政策字里行间有真金白银,包括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上项目,对政策的把握很重要,最起码要把环保政策读懂,招商引资项目是不是落后产能、过剩产能,要认真思量,做到理性选择。只要项目选得准、选得好,对路靠谱,市上、区县、乡镇街办都会全力支持。不能当了一回村干部什么都不懂。过去一些老支书、老村长经常调侃说自己一辈子没文化,现在我们再不能这样说,会被大家看不起。其实很多优秀的村、社区的领头人,政策水平都很强。红旗社区主任李秋莲对基层政策,特别是民生政策非常熟悉,讲起政策一套一套,政策的时效、施行范围等,讲得头头是道。
三要有为民办事的本领。对村民有好处的事再难都得干,再难也要干。干的要得人心,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把事办到群众心坎里。人们常讲,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村支书、村主任要想让群众尊重、看好,就得为民当家、为民办事。要学会用心倾听群众意见。马咀村的村支书李云南得到村里人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大家都认为他把公家的事当事干,办的都是大事,让村民受益了。有的村民说:“如果没有他,现在这一切,啥都没有”。话讲的很朴实,一个干部能够做到这些当下就管用,再不断学习提升,会做得更好。多听群众的意见有益无害,要上门听、田间地头听,博采众长,吸收采纳,这样作出的决策才能代表群众利益。要学会用情解读百姓心声。要真正了解群众想干什么、想要什么,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习仲勋有句名言:要把屁股端端坐在劳动人民一边。无论党内党外的同志对他都很服气,他一辈子没整过人,一辈子没有干过极端的事,实事求是干事,言语很朴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和群众打交道要讲大白话,要想明白,打个颠倒,帮人就是帮自己,只有帮别人,自己的路才会更宽。要真正懂得群众的难处,人帮人就是帮难处,帮难处让人记一辈子。比如有些贫困家庭,供不起娃上学,这个时候,只要帮一把,他们除了感激就是感恩。说明真正帮到他的心坎上,帮到他最难处了。在关心群众生活上不能嫌贫爱富,搞帮扶分远近亲疏,要真正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安排上级领导到村里慰问,要选好对象,看重点、看典型,体现示范导向。有的贫困户好吃懒做,做了许多违背乡规民约的事,访贫问苦就不能安排到这个家庭,应该到那些既贫困还守规矩的家庭慰问。慰问看望的家庭要能服众,形成正向引领。这些都必须从具体做起,不能由于工作的不细致,违反三严三实,从而造成群众的误解怨恨,群众也会觉得领导不公道。帮人还要有耐心,要苦口婆心,和群众拉家常,了解思想动态,只要功夫下到,思想都会做通。比如搞拆迁,群众在一个地方生活时间长了有感情,要挪窝换环境,不仅仅是给补偿、给房子那么简单,要从思想上感情上让群众接受。
四要有依法治村的本领。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就是要让群众说了算,让群众办好自己的事。村上的选举就是群众当家作主。要事事讲民主。有事好商量、有话好好说。村上的事要商量着办,商量越多越好。俗话说“人怕尊敬,事怕商量”。只要尊敬就没有“摆不平”的人,只要商量就没有“摆不平”的事。但讲民主不是无原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在农村工作什么事都可能碰到,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为了村里的事、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敢于担当唱“黑脸”,敢说硬话硬碰硬,不怕得罪个别人,不当黑白不分的“和事佬”。民主不是人人满意,人人满意不是民主,民主只能保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只要能让绝大多数人满意,这样的规则就是好规则。只要群众认可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民主程序的,就要敢于坚持,大胆去办。对村里的不良风气,要敢抓敢管,用自身正气带动形成好的村风民风。要把公开作为一个好办法。现在是信息社会,过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凡事都要问,凡事都要关心。现在的工作,不公开就相当于给自己挖坑埋雷。许多时候你没有问题,别人都会猜疑,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就会跳进黄河洗不清,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比如千辛万苦给村上修了路、通了水、装了灯,腿没少跑、力没少出,但群众有时候不看你干了多少,他们看你是怎么办的,钱是怎么花的,如果不让大家知道,就会落个不明不白,好像还沾了不少油水。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村干部做事不透明,公开没做到位。所以要把话说到桌面,把事干到当面。当干部不能有私心杂念,如果有杂念则很累。人最怕“累心”,累心能把人累死。要勇于善于接受监督。当下对村级组织的监督越来越强,上级组织要有监督,村民要敢监督,现在不接受监督的工作状态已经没有了,监督走向常态化。村上的监委会如同监察机关,要把这个作用发挥好,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要带头接受监督,同时也是保护自己,也能让群众放心。要带头学法讲法用法。这次培训安排给大家讲《党章》,作为党员村支书,《党章》是必修课。同时要学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书籍,区县、乡镇、街办要认真抓一抓。掌握了这些,即使将来不做村干部,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依法治村需要村干部强化法治意识,没有法治意识,硬办法不敢用,用了就会出错。如果大家不学习、不研究、不掌握,那就是蛮干,必然会处处碰壁,甚至摔跟头。农村好多事涉及法律诉讼,比如,土地流转、宅基地纠纷、合同纠纷等,处理这些事,必须靠法律来解决。现在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群众的胆子大了,干部的胆子小了”。因为群众掌握政策,了解法律,都懂得规则,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村干部一定不能做法律的“门外汉”,不但自己要懂法,村里的法律普及也要跟进,教育群众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五要有促进和谐的本领。现在农村总体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征迁补偿、邻里纠纷等矛盾时有发生。村上如果不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比如,如何有效解决村民上访的问题,还要在源头上下功夫。上访就说明有矛盾,产生了不和谐,甚至产生了冲突。要深刻分析产生的原因,按照法律、规矩调整解决,这些要给大家讲清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道群众的诉求,了解村上的动态,能够彻底化解的,及时解决,不能等出了事,上级通知才重视。其实有些事,只要村支书、村主任一出面都不算什么事,没人管就会把矛盾越积越深,把问题拖大拖炸。这些事往往都是有前兆和苗头的,感到不踏实的事,要及时做踏实,就不会出问题。比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市计划到明年10月份把现有543个村撤并为359个村,一些面积小、人口少的村要并入大一点的村。这也是国家和省上镇村改革的重要任务,目的是要整合资源,把资金项目捆绑起来,避免小打小闹、撒胡椒面,把村上建设得更好、发展得更好,让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作为村干部,希望大家严格按照市上和区县的要求,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把政策讲清,把精神讲透,把思想讲通,把前期的工作做好。
六要有抓基层党建的本领。当书记不抓党建就不是合格的书记。今年换届后,全市的村支书、村主任和委员队伍,年龄结构基本稳定,36岁到54岁的比例最大,是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这个时候正是干事的大好时期。从选举结果看,不断有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加入这支队伍,带回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工作的未来和希望。连选连任的村支书占三分之二以上,丰富的经验都是大家的优势,也从侧面说明大家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从知识结构来看,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明显提升,接近三分之一,说明我们领头人队伍的文化层次、素质能力在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好苗头。同时,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的问题依然存在,从班子建设角度来看,队伍的平均年龄也偏高,年轻的村支书、村主任比例降低,不利于后备队伍建设。现在一些村子党员队伍力量薄弱,人少特别是能人少,甚至没有党员后备队伍,说明在发展党员上还要加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当了党员就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按照党章来做,思想观念上的东西,不能丢根本,但也要与时俱进,抓住事物的本质。如果按照五十年代对青年的要求去规范00后的青年,那是失败的,把做不到的事勉强去做本身就是失败。对青年人入党、如何打造青年人才,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和理念。对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和选派的“第一书记”,要高度重视,他们会给村里带来先进的理念、管用的方法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今年我们还要选派260个第一书记,这个资源要利用好。
过硬的本领从哪里来?
一是从学习中来。在农村,即便是学历再高、书本知识再多,也要入乡随俗,懂人情世故,会说农村话、会办农村事,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支持。要学政策。中央一号文件年年都是“三农”工作,作为村上的领路人,不学说不过去,不学就搞不清发展方向,不学就办不好农村的事,再比如国家的扶贫政策、“三农”政策,特别是与农村紧密相关的《劳动法》、《土地管理法》,都要好好学。要知村情民情。不懂村情民情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村干部,对村情民情、历史人文必须“门清”,这样才能做好村上的工作。要学技术。比如苹果之乡,村支书、村主任都要成为土专家,在务果上要能讲出一些道道,否则很难“指手画脚”,如果说不到点子上,说的话别人听不懂,群众就很难服你、信任你。上级领导到村上调研检查工作,村支书、村主任要当讲解员,自己干的事要比谁都清楚,怎么干就怎么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二是从实干中来。基层干部都是实干家,实干过程中要向实践学习,向自己身边的老中青各年龄段的人学习。过去经验时代没有一定的年岁就等于没有见识,现在是信息时代,小孩可能比成年人知道的多。一定要记住,事物天天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武汉有句城市形象广告词“武汉,每天不一样”,这就是要引发我们形成一种变化的思维,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一切,不能再用老观点、老方法。就像今天和大家沟通,必须拿大家熟悉的事、想的事和大家沟通,才能产生共鸣,这样的交流才有意义。
三是从团结中来。团结很重要。支书和主任首先要团结,相互多看对方的长处,要记住大家能够相识,在一起共事,就是缘分中的缘分,要珍惜这个机会,不能老看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从正面想,两个人的性格、思想、习惯不可能完全一样,在这种差异中,我们还要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种理想状态,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没有绝招,就是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同时把体制固有的属性也掌握好。既然有这个岗位,一定要进入角色来看待,今天做的角色是什么就做什么,有了这个境界就不会乱套,把自己的角色职能履行好,就把人做好了。先做人、后做事,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团结的根本就是做人。把人做好了,事情一切都好,还是那句话“世界是大家的,事情要大家来干”,公家的事商量着干,公家的人商量着选。不要拆台独断,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正确,有时候要学会让步,领导越是站位高,官当得越大越懂得什么是“妥协”,因为学会合作、学会团结首先得学会妥协,当然也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还是那句老话,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比如,两阵交锋,打的不可开交,凡坐在桌子上都是想让步的,不想让步就不会坐在桌子上,只有战场上见,就是这个理。既然坐在一起了,就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
三、农村人最讲德行,德行好才能让人服气
做农村工作,最有价值的东西在基层,农民最讲实诚,最注重德行。在农村走一遍,印象就很深,农村很多家庭的大门都用很好的瓷片、很有技术的工艺把“厚德载物”、“勤俭持家”等字眼镶嵌在自己的门楼上,镶嵌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政府安排的,是自发行为,这充分说明了农村人世代讲德行。在农村谁无德,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当自己干了一件德行上有问题的事,就会变成一件心事,见了别人老抬不起头,老觉得亏欠别人,作为村干部,更要讲德。
现在管理一个村子,一靠行政,二靠法律,三靠道德。乡规民约是道德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咀村做得很好,一进村展示的一版墙,讲的就是乡规民约,让人感到村里有规矩,村里的人都是守规矩的人,这样的话外人就敢进入这个村,敢和这个村的人打交道,不怕陌生,就怕无规。
品德赢人心。职位能带来权威,但真正的权威来源于品质,只要村干部具备好品德、真本领,大家就会信服。村民最讲德,一个人本事再大,做人不行,德行不好,大家就不服,工作就推不开。所以德行一定要高,可以指责村民缺这缺那,但不能指责他们缺德。村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曾有村干部给我讲“人生在世,关键是活德呢”“农村的事情,复杂得很,但也不难,农村人最讲德”。这里的“德”就是公道地道。公道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搞家族主义,不搞亲亲疏疏、远远近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地道就是厚道,不讲不利于集体的话,不做不利于群众的事,关键时候能够站出来为群众说话、替群众撑腰。这两句话相信大家都有深刻感受和认同。德的要求不光是适合大家,对各级干部都管用,所以,选用干部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四、说千道万不如一干,肯干事才能出名堂
毛泽东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是当年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讲的,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句话仍然很管用,很多成功人士投身农村干事业,就说明了这一点。围绕抓紧干事,谈三个方面。
第一,要想干事。想干事就有干不完的事,一定要想干事,当干部不想干事是说不过去的。1991年11月8日,郭秀明当选为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账务上只有七毛六分钱,还有近万元的外债,集体经济没有任何其他收入,郭秀明上任后第一次党员干部会上动情的说:“咱们村是穷村,可穷不是借口,没有钱也要干事,不然群众选我们干啥。”他主动和村民向镇党委立下誓言,“三年干不出成绩,我就主动辞职”,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村情的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林草业打头,养殖业垫底,生态经济奔小康”具有超前意识的发展思路,并且还提出了让“学校变新、荒山变绿、河水变清、土地变平、道路变宽、群众变富、村风变正”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身边的模范。
第二,要会干事。学会干事的方法和能力很重要。干事是一个过程,干事前要多琢磨一下,在脑子里多转几个来回,把事想透彻,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否符合村情实际,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短期计划,目标要明确。大家要先用心,再用力。华西村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说:“大发展,小困难;
小发展,大困难;
不发展,最困难。”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切问题都要在发展中解决,去过华西村的人体会都很深。
第三,要干成事。就是要多“打粮食”,干一件成一件。做官一阵子,做事一辈子。做好事先要做好人,做人一辈子,才能做事一辈子。当市委书记也好,当村支书也好,有上任的一天,就会有离任的一天。当我们离任的时候,回想起在任时给群众干了很多事,更重要的是,当时干的事,在我们离任时或退休了很长时间大家还在享用,这是领导干部莫大的欣慰。政声人去后,就是讲大家在干成事的基础上,一定要干耐看的事、久用的事,不耐看、不久用就不要干。
树立“三不怕”精神。一是不怕吃苦。尽管现在农村都有较快发展,但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还是艰苦一些,在农村工作还是很辛苦。实际上城乡融合是一种天然,谁也离不开谁,谁不比谁差多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为我、我为你,城里人、农村人人格上是平等的。人格上的平等,需要我们教育和引领农民不断进步和提升。当带头人应该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将无能、白累三军,那么多人跟着我们干,那么多人听我们讲话,当领导干部有这个条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讲话,认真做事。农村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敢于吃苦,吃苦就是克服困难不断埋头苦干。二是不怕吃亏。讲吃亏是福的人,其实是明白人。一些有文化的人活得不明白,所以“以人化人”“以文化人”很重要。明白人就是被文化的人,大家在这方面都要做明白人,有时候要不怕吃亏,这事关我们在群众中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事关有多少人听我们的话、跟我们走,一定要正确看待。三是不怕得罪人。农村工作很复杂,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但要让大多数人满意,除了有规范性的操作原则,有很高的境界,有以身作则的良好作为之外,还要敢于碰硬,主持公道,敢于在一些场合为该说话的人说话。经济学家有一种观点,政府是给穷人服务的,世界上穷人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为了穷人的利益,敢得罪任何反对派。
五、清白干净是底线,守本分才能留清名
十八大以后的政治生态,我想在座的绝大多数,打心眼里是点赞的。从主流来讲,全社会都认为中央这样做是对头的,不这样做不行了。比如公车制度改革,我们的规定是调研超出新区和耀州城区才派车,在这个范围内则要自己买单,有时候感到真有点不方便。但我们认真回想一下,今天感到的不方便,都是因为昨天的太方便引起来的。所以觉悟很重要,要经常想这件事能不能干,好不好,管住利己的心。
这次培训我们也邀请了检察院的同志授课,通过一些身边或其他地方案例的讲解,让我们明白算好三笔账。
第一笔账,是经济账。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监管别忘了村官。为什么提出这句话呢,就是村官不缺钱,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今天在座的有许多同志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小试了一把,有些还大试了一把,缺钱的问题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家在自己勤奋努力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都在了人前面,为群众服务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多好名声,社会也给了一些相应的回报。要明白自己能有今天这个成就,是自己干出来的,也是组织培养出来的,更是家人的支持和付出换来的,如果瞬间走眼、走神,出了事一切归零。大家一定要把弦绷紧,算好经济账,千万不要分心走神。
第二笔账,是家庭账。大家都是铜川基层组织的骨干,也是各自家庭的骨干。家人分享的一切都和你们现在的角色有关系,这是一种体面、一份尊严,这份体面和尊严是拿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面对组织重托和群众期盼,大家一定要有自我约束,时刻记住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在这方面要经常思考一下,如果一旦有失误,自己的亲人轻则折寿,重则“走人”,对他们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煎熬。大家一定要把家庭账算清楚。
第三笔账,是名誉账。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在领导岗位、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贪念、杂念,都要把它剔除掉,老老实实给大家办事,这样不吃亏。大家既然已经走上了这个岗位,只有这种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他的选择就应该通通丢掉。当村干部,平时要公道,关键时刻要地道。非常时期,还要自律,慎始慎独慎微,没有人的时候,自己也不干坏事。万事开头难,“干坏事开头更难”,大家在难的时刻,多思量一下。希望大家好自为之,把自己管好,把事情干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取得成就,让家里人有精神上的获得感。
希望大家能做到“三管”。第一,管住心。我们都是柳公权故里的人,柳公权讲“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干任何事都在心,心正则一切正。世界上最难治的病是心病,得了心病是要人命的病。心不能有病,在这方面要管住心,调整好心态,不要太计较。第二,管住嘴。铜川西晋时期的哲学家傅玄,有一句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是铜川的历史名人给中华文化留下的很精彩、很值得后人长久记忆的一句话,铜川人首先应该记住。把嘴管住,不能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白酒一倒、胡说八道。有时候对干部要求严一些,有些人就说“早知道这样我去干企业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做出名堂的企业,真领着团队干事的人,如果不以身作则,不严以律己,他能服了谁?当你谁都服不了的时候,还能带领大家干事吗?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大家要把自己的嘴管好。第三,管住手。不该拿的钱一分不拿。记住陈毅同志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数反面案例中的当事人,都是聪明人,都是被人认为高明的人,但没有一个因为“高明”在这方面占了便宜。法律只认遵纪守法的人,法律面前没有高明、没有高手,只有严格的遵纪守法。农村各项惠农资金、扶贫款、救济金,有的是救命钱、良心钱,一分一厘都不能装到自己兜里,该是哪个群体的,就要分给哪个群体,这方面不能有任何误差。不能保障房、安置房、低保款一公示,里面都是干部的家属子女、亲朋好友。就算他们符合政策,由于自己是党员干部,都要按政策办事,不能抢先给他们办事,这样做大家才服气,才能落个好名声。当干部,好名声比什么都重要。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贴心人 基层组织 党组织 郭大为要努力做基层组织当家人和群众贴心人——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培训班上辅导报告
热门文章:
- 前台收银员年度工作总结11篇(范例推荐)2024-02-01
- 项目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4篇2024-02-01
- 2024年度审计年度工作总结参考6篇2024-02-01
- 2024年面试简短自我介绍模板4篇2024-02-01
- 妇女节演讲稿最新3篇(完整)2024-02-01
- 在小学实习报告9篇【完整版】2024-02-01
- 2024年有关护理实习报告模板3篇(全文完整)2024-02-01
- 2024年司机辞职报告10篇(完整)2024-02-01
- 模具专业求职信模板6篇【完整版】2024-02-01
- 关于作业的检讨书12篇(范例推荐)2024-02-01
相关文章:
- 专题党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含PPT)(2022年)2022-06-23
- 专题党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含PPT)2022-08-19
- 基层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8篇2022-05-27
- 2022年度国企书记在抓好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会议上讲话2022-08-03
-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基层组织生活会制度2022-08-09
- 2022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2022-09-14
- 2022年在民进市委会举办基层组织班子成员培训班结业会上发言【精选推荐】2022-12-18
- 党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12篇2022-05-27
- 2022年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组织路线心得体会2022-06-17
- 2022先进党组织疫情防控主要事迹500字【完整版】2022-06-30
- 2022年学校党组织书记培训心得2022-06-30
- 七一表彰大会先进党组织代表发言3篇(完整)2022-07-13
- xx年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2022-07-16
-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总结(范本)【完整版】2022-07-16
- 2022年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22-07-18
- 2022年党组织述职评议报告2022-07-22
- 在全县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培训班上讲课稿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