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写作是命运另一扇窗

发布时间:2022-08-16 09:35:2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写作是命运另一扇窗,供大家参考。

2022年写作是命运另一扇窗

写作是命运的另一扇窗

 

热播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油气集团“一把手”刘新建,在仕途上有着让人惊艳的光辉历程。

谈及自己的成功逆袭,刘新建自豪地说,“我闲着没事瞎写点文章,结果被赵书记看到了,当时就决定让我当他的文字秘书”“后又担任警卫秘书,而且在当警卫秘书时,偶尔还能客串客串一些文字材料。”

此后,刘新建不到6年间4次累迁,从副营职转业干部一跃成为汉东省当时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虽说他最后的结局是锒铛入狱,但是谁都不能否定,若他一路守住底线,人生必将是一条金光大道。

抛却刘新建的恶劣行径不谈,其以写作为“敲门砖”打开命运窗户、走上开挂人生的做法值得深思。

近年来,我也曾陆续接触过一些军转干部,很多人留给我的忠告竟惊人类似:“地方很需要能写东西的人,写东西的大都很吃香,很多以前在部队不怎么会写的人,回到地方后都成了单位离不开的‘笔杆子’”。

“笔杆子”受重视不难理解,毛主席曾向中央各部,省、专区、县三级发出号召,要培养“秀才”。因为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在体制体系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开会讲话,只要有机关的地方就需要发文写材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刘新建被发现是一个“偶然”事件,倒不如说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写作,为他打开了命运的另一扇窗。

曾有好友问我,你一天到晚写那些文字有啥用,领袖会看?写作,一直都是我的一个爱好,至于写作有啥用,我还真没思考过,只知道自己喜欢的事,就尽力去做。直至看到《人民的名义》中刘新建一席话,我突然豁然开朗,写作不就是生命的另一扇窗吗?较之那些不懂写作、不会写作的人,起码你多了一扇让别人认识了解的机会,也许正是那不经意间的一次“瞎写”,就此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于是,我默默地发给他一句话:让人迸发的不是身体的力量,而是精神的长矛;
令人沉醉的不是美酒的芳香,而是思想的原野。写了可能没啥用,但不写肯定啥用都没有。

写作,是人类最高思维层次的运动,是经验的梳理总结、情感的宣泄呐喊。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心可以抵达。同样,双脚丈量不了的地方,写作这一思想的运动可以轻松实现。没有写作,人类思想的精华就无法赓续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就会断线断茬。就个体而言,写作是修智炼性,磨砺灵魂,提升境界的最佳途径,不仅可以收获名与利,更难能可贵的是收获精神的成长;
对一个民族而言,写作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动力的最佳方式。在封建社会科举取士中,一篇锦绣文章可能让你金榜题名,实现“鲤鱼跃龙门”;
在反对“三座大山”的民族斗争中,一篇犀利的杂文可以唤醒民众沉睡麻木的心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实现强国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写作可以针砭时弊,摇旗呐喊……

写作改变命运,不只是银屏上的艺术加工品。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是靠写作改变命运的个中代表。“最初的写作动机很功利、很世俗,希望能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吃饱饭,跳出农村。”正是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莫言先后出版了《红高粱》《丰乳肥臀》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很多还被改变成了电视剧,莫言本人也从一个农村小伙成长为全球知名的作家,还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出席了今年的全国“两会”。

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四版刊发了一篇1100字的短文《信仰的味道》,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领袖先后6次点赞、屡次推介:“这篇文章真不错”,其作者伍正华系《解放军报》一名普通评论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一名“兵秀才”,能获得国家主席、三军统帅多次点赞,这是何等殊荣、何等荣耀!在伍正华回母校的一次演讲中,人们揭开了他成长的基因密码——“文字忧党,文章报国”。

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对个人而言,写作虽算不上哪门子手艺,但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封建社会,很多寒门学子靠街头卖字画、帮人抄书糊口,更有的靠写作成为上层社会的幕僚。大文学家鲁迅定居上海,除了祖上家产积蓄外,更多靠写作赚来的稿费维系一家人的生活。因《九重门》而被大家所熟悉的韩寒,因为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留级后,再次挂科七门并在高一退学,当老师问他:“你退学了,以后要拿什么养活自己?”“稿费啊。”韩寒的回答遭到了哄堂大笑,但多年以后,这些嘲笑者却一一被打脸,韩寒不仅用稿费养活了自己,还过上了比大多数人都好的生活。

虽然人人都不可能成为鲁迅、韩寒,也不可能将靠稿费作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相比其他贩夫走卒,有了写作这一技之长,不就为自己的生命开了一扇窗吗?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是个苦差事,古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今有“掉头发,费灯泡,尿黄尿,省老婆”的俚语,但正是由于“苦”,所以才更凸显了“写”的难能可贵,正是由于“难”,所以才更加彰显了“写”的份量。

此前,有位院校教员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一个“写作十喜”,我稍作了修改:一喜,寻到选题(或编辑约稿);
二喜,写作完成;
三喜,投对媒体;
四喜,通过审查;
五喜,提前看到样版;
六喜,稿件见报;
七喜,朋友圈转发;
八喜,稿件获奖;
九喜,收到稿费;
十喜,读者好评,领导表扬。这“十喜”反应了诸多写作人的心路历程,也道出了写作给予人的“获得感”“成就感”。

仔细回味一下,写作又岂止这“十喜”?通过写作,我们练硬了“笔杆子”、提高了工作效率、放大了人生格局,更收获了一群天南海北、惺惺相惜的文人诗友,结识了一些爱才惜才的良师益友,而恰恰是这些写作之外的东西,成为我们坚持写作的原动力、用之一生的宝贵财富。

当前,随着“自媒体”“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写作更加平民化,流传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写作产生的影响力同比历史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深远,借用狄更斯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作为一名普通的业余写作爱好者,也许写作成就不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不了我的命运,还可能因写作去完成比别人负担更重、加班更多的工作,给身体留下更多的“办公室综合症”,但不可否认的是,写作真真切切地给我的命运留了一扇窗,我不祈求这扇窗通往高出,让我一翅冲天、飞黄腾达,只希望透过命运的这扇窗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看到更多更美的生命姿态。

 

推荐访问:命运 写作 写作是命运另一扇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