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浅谈调研报告写作

发布时间:2022-07-18 1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浅谈调研报告写作,供大家参考。

2022年浅谈调研报告写作

浅谈调研报告的写作

 

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如何写好调研报告的问题。

什么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对××问题的调查思考等,都是常见的调研报告体裁。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跨越发展变革的时代,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等,很多问题都是旁无借鉴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实际,用理性思维方法剥离问题的表面现象认清其本质,这就要用到调研这个方法。客观翔实的调研能够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错误偏颇的调研则可能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这样安排工作才能作到更加科学合理。

需要强调的是,县委办公室作为党委决策服务的参谋机构和工作机构,调研工作的水平是其有为、有位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当紧扣国家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解决因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党委决策提供有理有据的借鉴和参考。

 

调研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研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

2.针对性。这是调研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研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研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会造成说理不严密、根据不充分、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研报告就是要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调研报告的类型和各自特点   

调查研究门类繁多,表现各异:既有揭示问题调研(也叫专题调研),也有综合调研;
既有理论研究调研,也有实际建议调研;
既有历史情况调研也有总结经验调研,等等。下面具体谈谈: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规定任务、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这类调研报告常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如领导下基层了解面上情况后所写的调研报告,多用于此类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

由于这类调研报告的主体内容涉及面一般都比较宽,因此,这类调研报告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领导等若干方面来撰写;如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当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人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这类调研报告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在行文的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必须谦虚,而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推广。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新生事物,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新生事物往往代表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在写作这类调研报告时要抱着满腔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

这类调研报告写作上要突出一个“新”字,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要指出它的背景,也就是说要指出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遇到了那些矛盾、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说明它的性质和特点,而且要指明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对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由于新生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往往不够成熟,所以在结尾时,一定要如实指出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其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而不在于追究责任者。另一种是为了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或严重事故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这一类调研报告的写法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

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标题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标题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这一个标题,不仅表明了调研报告的主旨,而且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能够起到强烈的警示与提示作用,吸引读者的眼球。主体部分所反映的如果是一个具体事件,一般采用纵向结构;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在叙述完问题的主要事实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结束语可呼吁对问题予以重视或关注,可扼要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5.考察历史事实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通常是用于对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调查,用确凿的事实,揭示历史真相,作出正确的评价,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如为平反历史冤假错案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这种调研报告。这类调研报告的政策性和针对性较强,反映的事件往往也比较复杂。

这类调研报告,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实的本来面目;二是被歪曲的情况;三是纠正和处理的意见。

这类调研报告写作时,事实真相与被歪曲的情况相矛盾的地方,尤其要叙述清楚,要说明事实被歪曲的原因和有关的责任者。写处理意见时,态度要明确,办法要具体。如果问题正在处理和解决中,就要把进展情况写出来;如果尚有阻力,就要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敦促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

6.研究探讨性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主要用于研究探讨某项政策或工作,以统一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可以用于在作出某项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调研。这是目前,我们写的最多的调研报告。

这类调研报告的写作虽然取材广泛,但总是针对某个现实问题,或者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展开,通过研究和分析大量系统的材料,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有时还要与不同的意见展开商榷和争鸣。

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大多数采用直述主旨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如《打开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在哪里?——关于**开发建设的调查》,这种标题,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准确反映主旨,又能对读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这类调研报告的前言,一般是提出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此问题的意义。如果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则要把各方面的主张摆出来。研讨性调研报告提出的往往是新观点、新见解,所以在主体中,不仅事实材料要充足有力,而且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时,还应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批驳。这就要求对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把立论和驳论有机结合起来。但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以事实材料为基础,切记不要偏离到抽象或空洞的理论证明上去。

注意的问题:由于调研报告的目的是探讨解决问题,所以应采取平和的、商榷的语气,切忌冷嘲热讽。

 7.调查附记

调查附记又称为调查后记,虽然也是一种文体,但没有独立性,它依附于调研报告而存在。

在有些情况下,如果知情者所提供的材料比较具体实在,并能充分说明问题,这时便以原件为主,在原件后附上调查附记或后记,起证明情况的作用。

 

如何写好一篇调研报告

首先,确定调研报告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何确定主题呢,简单的说就是,紧跟形势,抓住要害。调研报告的主题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息息相关,是领导关注、重大决策部署前后所要求的内容。比如,关注国家宏观经济走向,把握好社会发展脉搏,研究国家所发布信息的深刻内涵;
领会领导意图,熟悉领导思路,关注领导在各个场合经常提到的关键词语;
对县域内重大决策部署,比如全会报告、重大活动开展等要深刻研读,理解精神实质。这是我们确定调研主题要重点抓好的几个环节。

其次,开展深入调查。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个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而怎样写好调研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也就是说,这里应有一个把大量的调研素材、进行梳理、归纳、提炼的过程,也是从实践到认识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三点:

(一)要把握“两头”,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查重点。所谓把握“两头”,即是一要把握“上头”,了解领导要求,政策取向,清楚有哪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二要把握“下头”,就是到基层单位、到一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小型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与自己调研课题相关的实际情况,摸清底数。

在确定调研的题目以后,要制定针对性强的调查提纲,进一步明确调研目的、调研范围和调查的重点。既要有大纲,又要有细目,有的还要有统计的表格。

(二)要深入一线,广泛调查,详细地把握第一手资料。调查中,一要“沉”,就是“沉”下去,深入基层,沉到群众中,从广大干部群众中汲取营养,倾听群众的意见。二要“谦”,就是以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向基层干部群众问计。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一线群众发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鼓励职工讲心里话,说实话。三要“全”,即全面了解。尽管基层说的、讲的都不一定是我们调查所需要的材料,但是要尽量搜集。如果想寻找一个有用的素材,必须搜集10份甚至更多份素材,占有材料要“以十当一”,多多益善。四要注意引导,即引导调查的对象围绕调查的主题发言,围绕所要了解的重点发言。五要亲手记录。这不仅可以解决“感觉”问题,而且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性的认识。

(三)要对记录的材料及时进行疏理,并不断进行交流。在每次调研座谈之后,调研人员一定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研的过程作一“回头看”,看一看被调研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研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
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研,及时做好调研材料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调研人员之间也要经常交流一下,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见解,这样就可以使调研更深入,获得的真知灼见更多。

第三,拟定文章提纲。提纲就是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的是文章的“骨架”,这是调研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第四,撰写调研报告。根据已确定的主题、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划分段落。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思考、缜密思考的过程。往往这时我们“痛并快乐”,因为我们必须把大脑保持在高速运转状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经过思考再思考,总结再总结,精炼再精炼,把精华部分展示给读者,这时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调研报告成文后,经过增、删、改、调等工作,就可以呈报给领导,作为领导科学决策的参考。

写调研文章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文章的生命。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要从大量材料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文章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
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群众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最后,说说文无定法、量体裁衣。做文章本无固定模式,一切应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此之谓:“文无定法,量体裁衣。”文章的形式要服从文章的内容。硬按一定的模子去套,势必八股老套,千人一面,应该说是文章的忌讳。纷杂多样的体裁,决定了文章的写法必然是“多元化”,而试图用一种模式去套,就是“刻舟求剑”了。即使是调研文章,写法也是各有千秋。总之,也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体裁。进一步说,不管是什么体裁,我们在“量体裁衣”时仍有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需要把握,这就是:文章总需有导语有结语,总需有材料有观点,总需有分析有判断,总需文有见地、引人入胜。

以上是在工作上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推荐访问:浅谈 调研报告 写作 浅谈调研报告写作 浅谈调研报告写作 调研报告的写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