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古磬应时奏新声,与时俱进出新作——评析一篇政研论文佳作

发布时间:2022-06-30 08: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磬应时奏新声,与时俱进出新作——评析一篇政研论文佳作,供大家参考。

古磬应时奏新声,与时俱进出新作——评析一篇政研论文佳作

古磬应时奏新声 与时俱进出新作——评析一篇政研论文佳作

 

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上写下一首诗,有两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感慨一种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场景,抒发一种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惆怅。后来诗人李白到此也是百感交集,颇有诗兴,但揣摩半天未能跳出崔诗意境,只好作罢,并坦言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们做文章也要有这种精神,要善于发现亮点,抓住焦点,找到新点,对准视点,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有时写作追求新颖性,并不是要去刻意求新,而是有新的视野、新的角度、新的表达。例文所表达的主题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其实,这样的主题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仅仅推出这一观点,大家的认可程度肯定会大打折扣。但看看例文其中的内容,被《求是》杂志“要文要论”栏目刊用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现实公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写一些主题并不新颖的文章,但又要写出新意,如何写好呢?例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细细研读,笔者觉得例文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机关公文写作者学习借鉴。

贴近时代,把握温度。平时看一些文章,总是感觉其捕捉不到新思想,了解不到新情况,触及不到新问题,领略不到新思路,感受不到新办法,总是在说老话,举老的例子,老生常谈。而例文的一大特色,就是牢牢把握时代对调查研究工作的新要求。中央作出决定从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分两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四风”问题,实际上就是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而调查研究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改进文风是中央提出的又一重大课题。例文中在深刻认识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中提出了“调查研究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条件”。这两块是围绕群众路线和深化改革进行论述的。这是全党全国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例文在“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素质能力”中提出的“着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着重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文风的有关规定进行论述;
“着力提高政策把握能力”中提出的学习内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这样的论述就贴近了时代,把握了时代温度,对当前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例文讲思想讲深度、讲问题讲办法、讲简约讲短话,体现了好的文风,这是能力的体现、素质的养成、品牌的确立、境界的提升。例文也是改进文风的范文。

推陈出新,体现深度。小窗细嚼梅花蕊,吐出文章字字香。立意好、释义好、表达好三者兼具,才是好的文章。例文做到了这一点,释义、表达阳光般灿烂,金子般鲜亮。“四拍干部”、“录音机”、“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座谈会上念一念”、“调演”、“约研”、“离天近、离地远”等群众性语言、个性化语言、耳目一新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在当前依然是管用的,应继续坚持,善于运用。不能说手段发达了,传统的方法不管用了。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一句话,就是老办法要继承,新形式、新手段、新办法要学会运用,两者结合,努力提高调研的效率。”这些话辩证客观。《墨子》中有则寓言,说的是学生向墨子请教:“话多好么?”墨子回答说:“青蛙日夜叫个不停,可仍然没有人听;
报晓的公鸡一鸣,天下为之震动。话不在多,关键在于合乎时宜。”例文很多语言做到了言简意赅、短促有力,一语道破、干净利落。“立言以诚”是为文的根本,实话实说、直陈肺腑,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责任,这样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也更能打动人。

深挖细究,确保力度。元朝文学家戴表元有一个理论叫“三番来者”说,他讲:“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
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
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其意思是:大凡我们落笔之前,首先想到的意思,是最容易想到的意思,是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的意思,也一定是你以前见过、听过的东西,所以多是一般化、老一套的东西,没有什么新意,即“陈言也”,可以抛开不用。第二番想到的意思,就会比较深入了,称为“正语也”。第三番来到头脑里的意思,就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而是上升到规律性的一些认识。所以写文章要善于把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把阐述的问题剖析透彻,把辩证的哲理表达清楚,把具体的问题概括起来,把相关的措施明确提出来。例文就如何做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真正号准群众脉搏,全面了解真实情况,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剖析矛盾症结,积极提供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提出了六点意见,即“准备一定要充分、选点一定要准确、方法一定要灵活、感情一定要真挚、资料一定要全面、研究一定要深入”。采用了多种切入方式,对所要阐述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说明,抓住了关键,把住了要领,说出了道理,讲出了门道,从而确保了力度,对新的实践和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

作者:王会高

附例文: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XXX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调查研究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提升调研质量,不断增强调研实效,积极推进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一、深刻认识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是掌握客观情况、保证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始终坚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实事求是,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思想指针。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现在有些同志当了领导干部,认为决策能力自然就有了,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下去接地气,作出的决策往往“离天近、离地远”。这种干部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四拍干部”:接任务拍胸脯,作决策拍脑袋,干砸了拍屁股,作总结拍肩膀。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落到实处。

调查研究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有深入接触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四风”问题,实际上就是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我们要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汇集群众智慧,全面反映群众诉求,努力使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条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增长才干的重要方法,也是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风险增多。领导干部只有开展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二、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

第一,准备一定要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搞好调查研究的重要基础。要制定好调研方案,明确为什么调研,调研什么,去哪里调研,调研多大的面,用什么办法调研,切实使调研活动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序进行。要储备好调研知识,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查找搜集调查对象的背景资料,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努力做到对面上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对历史的来龙去脉全面把握,为开展调研活动奠定坚实的政策知识基础。要组建好调研队伍,注重调研队伍结构的优化、力量的搭配,组建起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调研队伍,为开展调研活动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二,选点一定要准确。在确定调研点时,要注重典型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注意调研样本选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不仅要调查经济发达的地方、也要调查相对落后的地方,不仅要调查城市、也要调查乡村,不仅要调查工作做得好的地方、也要调查问题和矛盾比较多的地方,通过对不同点的全面摸底,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当前在实际调研中,往往存在“调演”、“约研”的现象,提前踩点、提前看路线、事先设计,看什么、怎么看、和谁谈,都是约定好的,这种调研有时不仅起不到深入了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负作用。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改进调研方式,可以有“规定路线”,也应有“自选动作”,注意安排调研与随机调研相结合,努力找准调研的切入点,善于从点与面的结合上,查找共同性问题,探求普遍性规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化水平。

第三,方法一定要灵活。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在当前依然是管用的,应继续坚持,善于运用。不能说手段发达了,传统的方法不管用了。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一句话,就是老办法要继承,新形式、新手段、新办法要学会运用,两者结合,努力提高调研的效率。此外,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全身心投入,要用心听、用心记、用心揣摩,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技巧。总之,调查研究方法有很多,应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对象,因地制宜、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

第四,感情一定要真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不仅是形式上的联系和接触,更是心理层面、情感层面、思想层面的交流,不是握握手、见见面就算了,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还是一个感情问题。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方法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下基层驻点调研活动,增进与群众感情,收到很好效果。但在调研中也有一些同志确实存在华而不实、蜻蜓点水的现象,满足于“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座谈会上念一念”,与普通群众交不上心;
不能入乡随俗,走访群众讲的都是基层群众听不懂的话,与群众有一层“膜”;
只见干部或干部指定的群众,与普通群众见不上面;
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与普通群众说不上话。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感情问题。只有我们与群众交真心、动真情,群众才会跟我们说实话、道实情。要带着感情下去、带着责任下去、带着问题下去,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虚心向群众求教,千方百计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清、分析透,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措施。

第五,资料一定要全面。搞好调查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全面掌握第一手翔实可靠的资料。材料搜集不全,不利于深入研究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在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要处处做“有心人”、时时做“录音机”,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收集捕捉各种信息资料。在调查对象上,既调查机关、又调查基层,既调查领导、又调查群众;
在调查形式上,既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深入一线获得感性认识,既收集书面材料、又注意访谈记录,既掌握现实状况、又挖掘潜在的东西,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在翔实充分的资料基础之上。

第六,研究一定要深入。“三分调查,七分研究。”研究是调查的升华,决定着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效。光调查不研究,等于白调查;
光研究不调查,就是瞎研究。要真正沉下心来、舍得时间、豁出辛苦、花费心血来深化研究,避免重调查轻研究、重数据轻分析、重文字轻思想的倾向,杜绝堆砌材料、图解结论、编词作文的做法。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着力从增强可操作性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比较分析,反复推敲论证,就重大问题形成建设性意见。

三、努力提升调查研究的素质能力

党政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一门必修课,必须切实把提高调查研究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着力提高政策把握能力。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政策把握能力,在调研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实质,深入了解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存在问题,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既有政策高度,又符合客观实际。

二是着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是着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四是着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文风的有关规定,下功夫磨练文字表达能力,努力做到把握主题、贯穿主线、突出重点,不能跑题、不能面面俱到;
努力做到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条理分明;
努力做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言之有物;
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表达准确、文风朴实;
努力做到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防止冗长乏味、言不及义。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