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

发布时间:2022-06-22 13: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5篇

第1篇: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回忆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拥有近7400万名党员、执政5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3号举行。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艇上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国内各地和旅日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12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泰、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日本)。另外,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憎。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取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联合第三国际。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从而同崇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主张走议会道路的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了原则界限。

  大会在讨论党的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集中精力组织工厂工人。大会通过的党的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精神”,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成立时就不是单单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且十分注意同本阶级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是它的一个重大优点。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等3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自从有了共产党,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2篇: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从()1月1日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3.0分)

我的答案:D √答对

2.抗日战争之初,红军被改编成了八路军、新四军,被国民党派到敌后日本人占领的地区。当时,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确定的战略方针是()。(3.0分)

我的答案:C √答对

3.如果把中国比作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高速列车,这列火车的发动机就是()。(3.0分)

我的答案:C √答对

4.()意味着中国具备了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3.0分)

我的答案:B √答对

5.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在北京烧杀抢掠。这八国里不包括()。(3.0分)

我的答案:D √答对

6.在党的()上,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0分)

我的答案:B √答对

7.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占全体人民的()。(3.0分)

我的答案:D √答对

8.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的召开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0分)

我的答案:B √答对

9.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党一共组织了100多次武装起义,大多数起义的指导思想是()。(3.0分)

我的答案:A √答对

10.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问题。(3.0分)

我的答案:C ×答错

1.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国带来的转折包括()。(4.0分))

我的答案:ABD ×答错

2.在抗日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做得比国民党好得多,这么说的原因在于()。(4.0分))

我的答案:AD ×答错

3.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能力。(4.0分))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地位变化可以归纳为()。(4.0分))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5.关于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4.0分))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6.下列著名战役中,属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有()。(4.0分))

我的答案:BCD √答对

7.下列历史阶段中,属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阶段的是()。(4.0分))

我的答案:CD ×答错

8.共产党成立之初肩负的任务包括()。(4.0分))

我的答案:ABD √答对

9.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内状况可以形容为()。(4.0分))

我的答案:AB √答对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包括()。(4.0分))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我国从1953年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比较成功,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2.1995年至2016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翻了10倍,主要原因是中国处理垃圾的技术越来越娴熟。(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3.“文革”十年中,我国的各项建设都停滞不前,大大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错

4.司法不公最后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直至损害党的执政根基。(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5.1952年底,中国经济恢复到了旧中国的最高水平,也解决了国民党时期留下的通货膨胀问题。(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6.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历来都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法宝。(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错

7.胡锦涛领导时期是我国发展较快但问题积累较多、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错

8.共产党的诞生是人民的需要,它的壮大是人民帮助的结果。(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9.1937年,李宗仁军团深入抗日战争前线,包围了当时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并击毙日军1000多人。(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错

10.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领导的工人运动大多数都获得了成功。(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第3篇: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中共历次会议(重点放在内容,地位,影响)
◆中共自身建设(思想建设,政权建设等)
◆中共领导经济建设(农村政策,经济结构等)
◆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革命,改造和建设道路探索)
◆ 中共历次会议(重点放在内容,地位,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返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
2,中共"二大"
3,中共"三大"
4,八七会议
5,遵义会议
6,瓦窑堡会议
7,洛川会议
8,中共"七大"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返回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返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中共"八大"
4,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3,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七千人大会
返回
"文化大革命"时期
(1)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八届十二中全会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返回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十二大
3,中共十三大
4,中共十四大
5,中共十五大
返回
◆ 中共历次会议(重点放在内容,地位,影响)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浙江嘉兴
①内容: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
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和影响: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返回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
①内容: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决定中共加入共产国际,
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②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
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广州
①内容: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
共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改组.
②意义: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但没有提出党对民
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返回
①内容: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举行起义;毛泽东提出
"政权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为中共指明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贡献 .
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
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
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4)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返回
①内容: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
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②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
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遵义
返回
①内容: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②意义: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
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
了政治路线问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6)瓦窑堡会议:1935.12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陕北洛川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意义:指出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纲领和基本政策,为
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返回
①内容: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党的任务:放
手发送人民打败日本,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②意义: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
准备 .
(8)中共七大:1945.4—6,延安
返回
①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党的工作中心是
恢复和发展生产;规定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
面的基本政策;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
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戒;两个"务必".
②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
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
论和路线,方针准备,开创了建设新中国的伟业 .
(9)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河北省西柏坡
返回
◆ 中共历次会议(重点放在内容,地位,影响)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1949年9月 北平
①内容: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并通过了《共同纲领》,进行了选举,决定了首都,国旗,代国歌,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②意义:新中国成立;《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返回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秋,北京
①内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返回
(1)中共八大:1956年秋,北京召开
①内容:正确分析国内形势的变法,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
在此基础上规定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并提出经济建
设方针.
②意义: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对我国自己的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返回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3)1958年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
(4)1959年八届八大会议,之后,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
(5)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 北京
①内容:初步总结"大跃进"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为"反右倾"运动中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②意义: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返回
3,"文化大革命" 时期
(1)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八届十二中全会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返回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1.12.18—22 北京
①内容: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拨乱反正,审查解决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返回
(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5)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返回
◆中共自身建设(思想建设,政权建设等)
一,思想建设(党风建设)
1,党的历史上两次整风运动
2,党的指导思想的建设及拨乱反正
3,党的历史上纠正"左"倾和右倾错误
5,认识
4,党风建设,廉政建设
1,党的历史上两次整风运动(背景,内容,影响)
(1)1942年根据地整风运动
①背景:1941—1942年,抗战相持阶段,日军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局面.
②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③影响: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57年整风运动
①背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1957年毛泽东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②内容: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
③影响:有利于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由于当时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成为后来党犯错误的根源.
返回
(1)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第一,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第三,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四,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返回
(2)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第一,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第二,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第三,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返回
2,党的指导思想的建设及拨乱反正
(1)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党的历史上纠正"左"倾和右倾错误
(1)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3)1942年整风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4)1960年: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5)1962年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为"反右倾"运动中错误批判的人平反.
(6)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7)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返回
4,党风建设,廉正建设
(1)两次整风运动;
(2)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要共产党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3)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就是要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把反腐倡廉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返回
5,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风建设的认识
(1)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2)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要反"右",又要防"左",当前主要是防止"左"的错误.
(4)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及党的执政能力.
(5)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返回
◆中共自身建设(思想建设,政权建设等)
二,政权建设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先后建立过哪几类政权 各有何显著特点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及每一政权所起的作用.
(1)政权及特点:
①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
②抗日根据地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③解放区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
(2)原因及作用:
①苏维埃政权:大革命失败,一方面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离开革命阵营,只有工农继续革命.形成国共对峙,推动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及革命的深人.
②抗日根据地:民族矛盾上升,挽救民族危亡成为共同目标,中共根据"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③解放区政权: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民主党派与蒋介石决裂,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国后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中共领导经济建设(农村政策,经济结构等)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2)特点:革命性和空想性;
(3)意义(或评价):反映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但
它是空想,根本无法实行.
2,资产阶级革命派:民生主义
(1)内容:
(2)特点:进步性和不彻底性
(3)意义(或评价):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不是彻底的
土地革命纲领,不彻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1,国民革命时期:领导农民组织农会,达到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阶级政权,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
2,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
3,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双减双交"政策.
4,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
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
1,建国初期:1950年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2,过渡时期: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认识
A,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的依据是国内主要矛盾.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C,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稳定和完善党的农村各项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还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推行优化的经营方式.
△ 建国以来,中共制定过哪三条经济建设路线 每一条路线制定的主要背景,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 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1)三条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⑵背景,核心内容,结果: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背景: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为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内容:
结果: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实施三大改造,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应形势,
中共制定该路线;
内容:
结果: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
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
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
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87年)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
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提出此路线.
内容:
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⑶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变革有
利于生产力发展.
返回
8,中国共产党在80年代的奋斗历程中,依据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先后探索出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请回答:
⑴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分别是什么 依据的最基本国情分别是什么
⑵两次探索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各自主要成果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认识
⑶两次探索有何异同点
⑴民主革命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依据的最基本国情是: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
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
发展水平落后;
⑵成果:
第一次探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新
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局面,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理论.
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无论革命
和建设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共两次探索都反映了人民
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说明中共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两次探
索都遇到重大的挫折和失误,但中共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⑶相同点:
①都曾照搬苏联经验,走了弯路;
②"左"的错误都曾造成过重大损失;
③都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④都跟杰出领导人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
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
②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
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处
于执政党的地位;

第4篇: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及重大事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1926年至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

(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在中共努力争取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3)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4)1945年4月,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军民的伟大抗日精神:中国军队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共合作的重要启示: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3、解放战争时期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2)1947年3月,彭德怀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5)1949年4月21日,为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感想: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基本获得解放。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5)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基本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平均主义。

失误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对内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1935年遵义会议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1)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4)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的过程:(1)国共两次合作完成和基本完成了什么任务?反帝反封建(2)两次合作后分别建立了什么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若要进行第三次合作,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或祖国统一问题)

(4)国共两次合作与分裂过程有何启示:①国共合作则民族振兴,国共分裂则民族衰败;

②积极谋求两党合作,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③要从本民族利益出发,维护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等。

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这就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2、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3、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2)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王明“左”倾错误)(4)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1年春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5)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完成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4、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其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启示:党和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党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
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专题感悟

1、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等。

巩固训练·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1、“七一”前夕,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决策篇】(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一句许简述该会的主要意义。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行动篇】

(3)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了怎样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成就篇】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请列举进入21世纪以来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承办APEC会议;
加入WTO;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

(7)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说说你的想法。

要勤于学习,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爱国精神;

要甘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要善于创造,促进社会进步等

2、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革命篇】

图一:上海 图二:遵义

(1) 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会议?又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建设篇】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进行土地改革;
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改革篇】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革命起点,最主要依据是什么?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篇】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光辉的历程。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

 (4)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第5篇: 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贡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百年苦难辉煌,百年峥嵘岁月。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僵化腐朽,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一些欧美国家却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随后它们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国也未能幸免遭受侵略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华民族也随之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之中。
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经历了那么多变革与革命,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革命胜利后,中国将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最响亮的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建立“劳农专政”或“劳工专政”,后来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实践中,党在各根据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如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随着革命胜利即将到来,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晰。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还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代表的普遍赞同,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再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最终确立。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政治体制。伴随新中国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具体制度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至此,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基本框架已形成,这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标识,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逐步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其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至上是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和显著优势贯穿始终。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这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据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共缔结过1175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叹息说: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真正扭转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事务干涉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与一切抗日的进步力量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当党领导全国人民加紧从废墟中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如彭德怀所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此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这些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邓小平后来这样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中国人自豪的“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方面,中国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
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贫穷落后跃升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4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更是高达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令世界上不少国家羡慕。另一方面,同世界上一些国家频现政治动荡、政权更迭、经济波动、社会分裂、暴力蔓延、枪击不断、疫情蔓延等现象不同,中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到处呈现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并不少见,但像中国这样在长时间跨度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的情况则不多见。
“两大奇迹”的创造,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在谈到中国快速发展与巨大进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所说的自信,指的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永不退却的底色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工人阶级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说,这些工人“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尤其是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等都市苦力工人,他们除了双手外,是一无所有的。今天的人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苦难与辛酸。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意味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宣告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还有那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而且当时党又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如何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充满必胜的信心,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篇章。进行大范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人间奇迹;
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移风易俗,新社会呈现新气象;
制定执行“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短短几年时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创造性转变,使中国这个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发展进步的国家;
从一个备
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一个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至2012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剩9899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万人,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万人,每分钟脱贫约20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阶段的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彻底消除贫困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谋划制定总体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大幅度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脱贫攻坚战的总指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
经过持续大力度减贫行动,全党上下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国范围打响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全面胜利。截至2020年末,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1万多元,年均增幅30%左右。
很多农村老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202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摆脱贫困,只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段性任务,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其奋斗目标。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在全球仍受到疫情大流行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的征程,为实现新的更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纵观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于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奋斗,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