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决议。一篇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09 11:3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决议。一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决议。一篇读后感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6篇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篇1

写一篇读后感

阅读下面摘自 china daily 一则简讯,写一篇100词左右读后感

river pollution

a great deal of dead fish can be found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huaihe river(淮河), because of serious pollution this summer. in a report, anhui daily called on residents (居民) to help protect the river against pollution.

要求:

1 必须包括对上述主要内容感想,可以适当增减细节,使其连贯、完整。

2 词数:100左右

chinese people are now face to a serious problem--pollution. and this problem is a little bit different from others--the goverment can not solve it by themselves. we need everyone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but we also know that it is very hard to call everyone to join u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ut it seems that they have found the way to let everybody know it. in a report, anhui daily called on residents to help protect the river against pollution. i am so glad about it. and i believe that somewhere the pollution must stop.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篇2

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作文

——读《短短的时间长长的味》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拿起新买的《读者》,细细地品味着。突然,我眼睛一亮,不由得被《短短的时间长长的味》这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说一位司机驾驶着一辆大巴车行驶在泸宜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块巨大的铁块不知从何飞来,刚好穿过这辆车的挡风玻璃,砸到司机的腹部,当时这位司机忍着肝胆俱裂的疼痛,用手控制住大巴车,挂挡减速,大巴车平稳以后,拉起手刹,按下双闪灯,并叫车上的乘客不要乱走。而他却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这位司机就是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吴斌。

掩卷静思,被“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所感动的同时,我的脑海中升腾起一个关键词“责任”,正是吴斌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心中有乘客,才保障了所有乘客的安全,吴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一词,他的举措让我不禁感到汗颜。

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写练习册的作业,并再三强调写字要认真。我下笔如飞地写起来,把老师说过的话抛到后脑勺。不一会儿,练习册写完了,看看自己写的字真是起来龙飞凤舞、横七竖八,看都看不清楚。老师批改后,给我了个c+,并严厉地批评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让我把作业重写一遍。我当时后悔极了,真是自作自受。

还有一次,妈妈叫我洗袜子,我很不情愿地照办了。我随手把袜子丢进盆子里,倒了一点洗衣液,随便搓几下就好了。准备拿去晒,妈妈说要来检查,一开水,从袜子流出来的全是泡泡和黑水,我站在一旁,无言以对。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袜子是你的,你如此不负责任,随意地洗一洗,洗衣液还残留在袜子上,你穿上去,就会腐蚀你的脚,最后害的是你自己。”我什么也没说,拿起袜子重新洗起来。

的确是呀,责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人人做事,只要充满责任感,用心去做,就会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要过一种有责任的生活!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篇3

写一篇读后感
一、训练目标:

1、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


2、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情是纽带,感是核心。因而,我们应在读上下工夫,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作文章。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读了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之后,往往会产生一些感想。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写下的感想。“感”,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的是读文章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受;
有的是从文章中学到知识;
有的是弄懂的某个道理;
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


(二)指导:

读后感常见的写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引”、“点”、“议”、“联”、“结”。


1、“引”: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而生的,没有对原文的研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在读原文时,应认真细致、悉心体会、反复琢磨、准确领悟,把握原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本或文章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本或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如果引述过多或过长,甚至只是照搬照抄原作,那就会叙多于议,造成喧宾夺主,“头”重“脚”轻了。


2、“点”: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之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这类文字要少而精,不要拖沓。观点提出来后,文章才能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写得明确、写得深刻。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议”: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联”:围绕基本观点的论述拓展开来,去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淡。就事论事,放不开,感受不够深,文章就过于肤浅;
泛泛而淡,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5、“结”:就是结论。结论的写法,或与开头相呼应,或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或强调某个重点,或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可以是劝勉式,还可以是鼓动式,这要视全文内容而定。


以上几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部分了。


三、训练题目:

读书是美妙和精神之旅,是一件启人心智、怡人性情、令人快乐的事。在读书过程中,同学们情感常常会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或激动、或振奋、或悲伤、或愤怒……如果我们将读书时的体会、感受、领悟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试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要求:1、要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入手来写。2、要对文章或书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3、谈感想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不要空发议论。


四、学生写作:略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篇4

一篇读后感

篇一:一篇读后感
暑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读后感的作业,一个月里我读了几本书分别是《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淘气包埃米尔》。
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淘气包埃米尔》里面的主人翁。埃米尔就是哪,他长了一对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脸蛋,卷曲的头发,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听话的印象。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有人说是顽皮,有人说是勇敢……大家说的都是对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埃米尔为什么有这么多性格。埃米尔是那么顽皮,把自己的妹妹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爸爸头上,把青蛙放进送咖啡的篮子里,他是那么勇敢帮助长胡子女士捉住了横行乡里的盗贼“麻雀”;
他又是那么富有正义感,为孤寡老人准备了丰盛的圣诞晚宴,并惩罚了济贫院女领班,哦,他还是个善良的天使,像母亲一样照顾快要死去的一只小猪……
埃米尔长大后当了社区委员会主席,这使我们都不敢相信虽然有点淘气,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们要学习埃米尔但不要学习他的淘气。
篇二:一篇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美国女作家弗。霍。伯内特写的书,书名叫《小公主》。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名叫萨拉。克鲁的英国女孩,她很富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在她七岁那年,她不得不离开父亲去了女童培育院。父亲把她交给了势利的校长。校长并不喜欢萨拉,但她很看重她的那份财产。萨拉因此成了学校的特权阶级,校长处处抬高萨拉的地位,事事夸奖萨拉。然而,因为父亲的一笔生意的失败,导致破产,父亲死了,而且分文不剩。萨拉也因此从那个大家喜欢、校长夸奖、穿漂亮衣服、住豪华套间的小公主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女仆。后来,学校隔壁来了位印度绅士,在印度绅士的悄悄帮助下,萨拉的处境有一些好转。最后,印度绅士发现她就是他苦寻多时的好友的遗孤。萨拉终于继承了爸爸的遗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动了。变穷后的萨拉克服了这场连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哀痛,她依靠自己度过最艰难的时候!萨拉是坚强乐观的,她那充满魅力的想象力让我着迷。我想,势利的校长决不会想到萨拉是一个富翁!就算她很贫穷,但她依然是个富翁!她拥有友情、快乐、诚实、善良等精神财富,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知恩图报、充满想象力的心!我们曾经学过的《中彩那天》,讲的不就是精神财富吗?是的,以前,我认为精神财富离我很远,但是,自从读了《小公主》后,我再也不那么认为了!精神财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是富翁!
篇三:一篇读后感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却牺牲了。
最让我受感动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一读到这,我就热泪盈眶,老班长是那样坚强。吃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困难和痛苦啊,可老班长却从来不吃鱼。老班长多么忠于党的事业,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时刻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一心一意照顾好三个病号。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口鱼。
再想想我,一天净吃好东西,比他们吃的要好上100倍,还不满足。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别人如何。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红军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能吃好,穿好吗?我与老班长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埃
我以后一定要向老班长学习,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不怕困难挫折,勇敢向前冲。
篇四:一篇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对一些建筑的描写,那些象征着权力与奢华的教堂让人们都假借着神圣的宗教来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把人性深深的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
教堂里多么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反抗。全文会让人的心灵深刻体会到迷茫、困惑和不安。
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一定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的阴云,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报复。
不一样的待遇,就像天使和恶魔,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它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无论在什么时刻,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就看天使与恶魔你想当哪一个?
篇五:一篇读后感
《伊索寓言》是我最爱读的书之一。这些寓言故事我都很喜欢。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狐狸与老山羊》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狐狸不小心掉到了井里。狐狸看见老山羊走来,就把山羊骗到井里,然后自己登着山羊的背跳出了井。狐狸不遵守诺言,不但没把山羊救出来,还反而对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有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我读完这个故事以后就想: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去考虑事情的结果,然后再去做。也就是说,不能盲目地听信别人的话。要是不考虑结果,盲目地去做的话,就容易上当受骗。严重的时候,还会有很大危险。世上有很多心口不一的人,不能随便听信这些人的话。还有许多坏人,用甜言蜜语诱骗人们,所以更要认清这种人的真面目,时时刻刻提防他们,否则到时候就会追悔莫及。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篇5

写一篇读后感一、训练目标:
1、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
2、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情是纽带,感是核心。因而,我们应在读上下工夫,在情上求共鸣,在感上作文章。二、写作指导:(一)导入:
读了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之后,往往会产生一些感想。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写下的感想。“感”,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的是读文章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受;
有的是从文章中学到知识;
有的是弄懂的某个道理;
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二)指导:
读后感常见的写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引”、“点”、“议”、“联”、“结”。1、“引”: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而生的,没有对原文的研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在读原文时,应认真细致、悉心体会、反复琢磨、准确领悟,把握原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本或文章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本或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如果引述过多或过长,甚至只是照搬照抄原作,那就会叙多于议,造成喧宾夺主,“头”重“脚”轻了。2、“点”: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之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这类文字要少而精,不要拖沓。观点提出来后,文章才能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写得明确、写得深刻。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议”: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联”:围绕基本观点的论述拓展开来,去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淡。就事论事,放不开,感受不够深,文章就过于肤浅;
泛泛而淡,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5、“结”:就是结论。结论的写法,或与开头相呼应,或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或强调某个重点,或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可以是劝勉式,还可以是鼓动式,这要视全文内容而定。
以上几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

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部分了。三、训练题目:
读书是美妙和精神之旅,是一件启人心智、怡人性情、令人快乐的事。在读书过程中,同学们情感常常会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或激动、或振奋、或悲伤、或愤怒……如果我们将读书时的体会、感受、领悟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试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要求:1、要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入手来写。2、要对文章或书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3、谈感想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不要空发议论。四、学生写作:略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篇读后感篇6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历史解析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
周恩来、陆定一、任弼时在神泉堡

周恩来、陆定一在行军途中

马航
1947年3月18日傍晚,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直到1948年3月23日,从吴堡县的川口村东渡黄河,共计行程2000余里,历时一年零五天,途经榆林8县33个村。在转战期间,党中央和毛主席运筹帷幄,在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有力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础。
今年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70周年,为了重温革命历史,弘扬转战精神,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纪念“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系列文章,铭记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
的光辉历程及丰功伟绩,启迪今天的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947年春,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整整一年零五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始终驻留陕北与敌人角力、周旋,曾多次遇险,几度与敌人擦肩而过,都未曾渡过黄河离开陕北,最终兑现了毛泽东当初“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豪迈誓言。那么,党中央和毛泽东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又是哪些因素让转战陕北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避敌锋芒,放弃延安,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
1946年6月,蒋介石依仗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挑起全面内战,妄图用3至6个月时间解决中共问题。然而,战事并没有像蒋介石预料的发展。到1947年2月,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虽然占据105座城市,却平均付出7000人的代价,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投诚、起义明显增多。且因固守占领城市,大量兵力被牢牢钉住无法调动,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被迫收缩兵力向陕北和山东重点进攻。
延安是蒋介石重点进攻的核心。首先,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其决策和指挥中枢。中国自古就有“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的古训,攻占延安可以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同时也能振奋一下国军低落的士气,扭转日渐不利战局。其次,延安是享誉世界的红色圣城,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攻占延安可以打击中共的国际地位,使其更加孤立。再次,进攻延安,即便不能消灭中共中央机关,如果可以将陕北的中共首脑机关和武装力量驱
赶过黄河,则可以实现在华北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的目的。基于上述考虑,蒋介石早在1947年2月上旬,便将胡宗南召到南京,确定了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基本设想。3月13日,他命令部队发起对延安的重点进攻。为了一举拿下延安,蒋介石调集兵力共34个旅,25万人围攻陕甘宁解放区。延安更是首当其冲,面对国民党正面攻击的部队就达8万之众,同时蒋介石还在西安集中100架飞机,这是国民党空军力量的3/5。而此时,解放军在西北的部队大都分散在陇东、山西等地作战,能用于正面阻击的只有一个教导旅加两个团共5000多人,需要防御正面阵地东西一百多里、纵深七八十里的地区。情况紧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西北野战兵团和地方部队,由彭德怀、习仲勋统一指挥。然而即便集中所有兵力,也同国民党存在巨大兵力悬殊。况且敌人装备优良,来势凶猛,志在必得,如果死守延安必将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主动放弃延安。
延安不是一座普通城镇,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在猎猎寒风中高举着的一面旗帜。这里曾是无数热血青年和爱国民主人士向往的地方,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延安的得失,事关重大,处理不当必定会在政治上、部队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情感上产生连锁反应。为此,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开导军队干部:“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时握着拳头,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展,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并动员大家向战士们做解释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说服教育,最终解开了大家思想上的结,化解了情感上的困扰。

由此可见,放弃延安既是形势所迫,亦是赢得最终胜利的战略需要。
★二、坚守陕北,不过黄河,是政治考量和军事策略的客观需要
在一年多的转战时期,党中央和毛主席坚守陕北,不过黄河,有着政治和军事上的诸多考量。
从政治方面来讲,一是,从敌我力量对比看,当时各个解放区都是敌强我弱。邻近陕北的晋绥解放区、晋察冀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区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全国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况且,蒋介石将陕北作为进攻的重点,就是针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即便毛泽东和党中央安全转移到其他解放区,也照样会变成敌人进攻的重点。既然如此,就没必要舍近求远。二是,从行政辖区上看,黄河以东已经超出了陕甘宁边区的辖区。如果渡黄而去,很容易给外界造成一种畏惧敌人、狼狈逃亡的假象,是放弃整个边区的轻率之举,极易造成百姓精神上沮丧和情感上的失望,会削弱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动摇其必胜的信念。三是,爱国统一战线会受到影响,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因此而遭受挫折,怀疑、失望等不良情绪会蔓延,一些中间势力可能要倒向国民党一边。四是,中共的国际影响会雪上加霜。美英援蒋信心倍增,苏联的态度更加模棱两可。所以离开陕北一定会造成国际、国内政治上的被动局面。
相反,只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留在陕北,即便蒋介石攻占了延安,也是一场华而不实的胜利。其进攻延安的“掏心”战术,除了收获阿Q式的自我安慰,只能进一步暴露国民党的反动本
质,坐实蒋介石破坏和平的恶名。胡宗南二十多万的军队在狭小的陕北高原打转一年,损兵折将却徒劳无获,得到的只能是世界人民的嘲讽。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这面旗帜,却始终迎风飘扬在陕北的山峁沟壑,扎根在百姓的心中。可见,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对于中共而言,仅仅从政治上就已实现一石二鸟的效果。
从军事角度上来讲,转战陕北也是必要而科学的抉择。撤离延安前,毛泽东明确表示他和中共中央不过黄河,留在陕北。面对众人的劝阻,他举出两个理由:
“其一,我们在延安住了十来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现在一有战争就走,我无颜对陕北乡亲,日后也不好再见面。我决定和陕北百姓一起,不打败胡宗南绝不过黄河。”“其二,我不能离开陕北还有一个理由。胡宗南有二十多万人马,我们只有两万多,陕北的比例是十比一。这样我们其他战场就要好得多,敌我力量对比不那么悬殊。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我不在陕北谁在陕北?现在有几个解放区刚刚夺得主动,我留在陕北,蒋介石就不敢把胡宗南投入别的战场。我拖住他的„西北王‟,其他战场就可以减轻压力。”
可见,党中央和毛泽东坚持转战陕北,不过黄河,有政治上争取主动,有情感上的难以割舍,也有军事上的考量。
转战陕北,可以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特长,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预言:“蒋介石占领延安,绝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他倒霉的开始!”后来战争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习仲勋的指挥下,于撤离延安后的45天内,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
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000多人,很快稳定了陕北战局。
胡宗南部在寻找西野主力决战的过程中,被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牵着鼻子走,到处扑空,疲惫不堪,又屡受打击,粮草困难,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几十万兵力牢牢困在陕北。这为党中央进行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部署创造了条件。7月,中共中央在小河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原突破”的十二字方针。之后,西北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围攻榆林,调胡宗南部一路北上,有力配合了刘邓、陈谢、陈粟兵团挺进中原计划的实施。刘邓大军更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的心脏地带,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就在这一过程中,西北野战军在米脂沙家店设伏,杀了一个“回马枪”,全歼骄傲冒进的钟松整编三十六师6000余人,一举扭转了陕北战局,陕北战场从此开始由内线防御转向内线反攻。
★三、地理环境和民众拥护是转战陕北化险为夷、克敌制胜的根本基础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准确来讲是转战于延安北部和榆林中南部地区。这里地广人稀,山峁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于深谙游击战精髓的毛泽东来说,这里正是与敌人周旋的最好场所。当新四旅干部要求增派部队保护党中央时,毛泽东自信满满地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陕北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余地大,安全完全有保障。”
三委分工后,留在陕北的前委机关和中央军委机关及警卫部队只有800多人。在陕北的山峁沟壑之间,这支小部队很容易隐蔽和转移。况且胡宗南一直认为,中共中央机关的行动,必
定要有主力部队的掩护。他万万没有想到,保护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只有区区几百人的警卫部队。为了隐蔽,他们往往昼伏夜行,所以即便敌人有飞机侦察也很难发现。
一年零五天的转战路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遇险,却总是逢凶化吉。从安塞到靖边,面对刘戡的四个半旅的追击,险象环生,在小河几乎和敌人迎面相遇。在天赐湾,毛泽东按兵不动,唱了一出“空城计”,让敌人顺沟过去。在佳县,刘戡、钟松10万兵马南北扑来,大雨连绵,河水猛涨,面对渐渐逼近的敌兵,毛泽东毅然决定沿着葭芦河向黄河相反的方向翻山而去,脱离险境。这些惊心动魄的传奇事迹,被陕北百姓讲述得颇具神秘色彩。仔细推究,应该与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密不可分。
相反,国民党是大部队推进。在当年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陕北地区,机械化的部队无法展开,许多重型武器派不上用场。小米加步枪的西北野战军反而变得灵活主动,有利于在运动中寻机歼敌。此外,陕北干旱缺水。每日行军驻扎,水源是关键。了解哪里有水源,就可以基本掌握敌人的行军路线。这为中共中央与敌人周旋提供了重要参照。
然而,仅仅是地理环境的优势,远远不足以保障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安全。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用毛泽东的话讲:人民才是铜墙铁壁。
陕北是共产党经营时间最长、发展最好的地方。党组织健全,群众基础良好。在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基本上一路平安,与陕北良好的群众基础息息相关。首先,良
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封锁消息,防止敌特渗透。中共中央在转战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领导人都用了化名。中央机关也先后改用不同的番号。但是这些障眼法根本瞒不过群众的眼睛。据阎长林回忆,当时老百姓虽然不知道这支队伍是中央机关,但均认为这不是一支普通队伍。并总结出这支部队的“六多”特点,即背盒子枪的多,骑马的多,电线多,妇女多(电台报务员),手电多,驮骡多。可见老百姓心里是透亮的,但没有一个人向战士们打听,更不会有通敌分子。王家湾的薛老汉被刘戡抓走之后,遭毒打折磨,却不肯透露中央机关的去向。而国民党军队走到哪里都是聋子、瞎子,始终无法确定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位置。就在敌人费尽心机寻找党中央和毛泽东踪迹的时候,毛泽东等在靖边王家湾(今属安塞)停留了56天,在小河村停留了46天,直到1948年3月23日,从容东渡黄河,一路都是有惊无险。这充分说明在群众的掩护下,安全保卫工作做得相当成功。其次,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在历次战争中,陕北地方党组织积极活动,动员百姓筹措粮草,赶制军鞋、军服等物资送到前线,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洗护组、侦察组等各类支前队伍,为主力部队提供了高效的后勤服务。而地方民兵组织、游击队又为西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成兵源。因此每一场胜仗的背后,都有无数个陕北百姓的牺牲和付出。在沙家店战役中,米脂婆姨的后勤工作十分出色,赶制军鞋、照顾伤员样样在行。附近县区大量男子支前,许多人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国民党部队所到之处,面对的都是百姓的坚壁清野、地方武装的袭扰。由于部队庞大,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在西野和地方部队的打击下,减员日增。正
如彭德怀所说:“没有陕北群众的支持,没有干部战士的前赴后继,2.5万人怎能打败25万强敌呢?”
★四、及时准确的情报来源是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成功要素
转战陕北期间,情报的来源渠道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来源于国民党内部的潜伏人员;
二是来源于驻扎晋西北的后委;
三是来源于陕北地方各级党组织、侦察人员及人民群众。
首先被誉为“龙潭三杰”之首的熊向晖,在情报战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毛泽东称其“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抗战中期,熊向晖以学生身份考入胡宗南的第一军。按照周恩来指示,潜伏近10年基本没有任何行动,却在紧要关头两次挽救了党中央。第一次是在1943年夏,蒋介石秘密布置胡宗南,趁共产国际解散之机,闪击延安。7月2日胡宗南下达了7月9日进攻边区的命令。第二天情报就被熊向晖报送延安。在中共的抗议声讨下,蒋介石迫于舆论和美英苏的压力,被迫叫停进攻。第二次是在1947年春,蒋介石调整作战部署,制定重点进攻延安的作战方案。熊向晖冒着极大风险通过西安地下情报系将胡宗南进攻陕北的兵力部署、行动路线以及空军配合等细节报送延安。当胡宗南的高级将领尚不知情的时候,其计划就已经在毛泽东的案头。
其次,驻扎在晋西北的后委在通信保障和情报收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共中央在陕北与敌人周旋,没有固定的驻地,为避开敌人的电台侦察,只能凭借几个小电台同少数地
区保持联系。有时为了安全起见,还要保持电台静默。因此,中央各项指示、命令的传达与接收各地的来电,均由后委在三交镇设立大电台负责,这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通信安全保障。此外,后委还进行全国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重点加强对国民党重要军事部门、特务系统和各大战区的侦察,注意收集战略情况。叶剑英还要求各大区野战军的情报分支机构将所获情报,三天或五天向总部汇报一次。要求前线部队将缴获的敌方无线测向机器、电台人员送至中央后委,以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再将搜集的情报加以分析总结并上报中央,给中共中央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再次,陕北的地方党组织健全而严密,群众基础良好,为情报的收集提供了便利。各地组织、民兵、游击队、老百姓人人都充当着哨兵,获知的情报均能及时上报。刘戡在王家湾丢掉的作战命令,就被群众拾到马上送给中央。加上部队特侦人员的侦察,从而确保了中共中央及时准确掌握敌人动态。
相反,国民党获取情报就十分困难。中统、军统之间,甚至其各自内部矛盾重重。业务交叉,特务头子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甚至彼此残杀。其情报侦察能力严重不足,何况处在陕北,敌特渗透十分困难。国民党在退居台湾之后,对陕北战场失利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1959年,台湾编写的《戡乱战史》作出这样的表述:在西北战场上,“战斗进行中,我军因情报搜集无法进入匪区……影响于指挥及部署之行动不小”。而共军则“始终凭借其严密的情报封锁,灵活之小后方补给,以避实击虚,钻系流窜……不行主力决战”。“我军主力始终被匪牵制于陕北,一无
作为,殊为惋惜”。这些事隔多年后的评论,进一步印证了情报战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发挥的突出作用。
★五、未雨绸缪,策动起义为转战陕北拓展了广阔空间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毛泽东指示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加强陕甘宁边区北线统战工作,组织北线战役,策动横山起义,解放榆横地区,使我们获得较大的回旋余地,以便对付胡宗南的进攻。历史的发展证明,毛泽东这一指示,是高瞻远瞩的科学预见,为后来转战陕北赢得了先机和安全空间。
当时边区已经处在敌人包围之中。洛川以南有胡宗南大军盘踞;
北部榆横地区的二十二军和保安部队,虽然力量薄弱,但如果配合行动,也可对我后方造成威胁,尤其是横山境内的石湾、高镇、武镇等地,如同一把尖刀,直插边区腹地,不仅平时阻碍边区交通,到战时更会让我军缺少战略机动的空间。
为此,中共中央西北局派精干力量,重点做驻防横山的胡景铎部的统战工作。10月,横山起义爆发,在北线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一举解放了无定河以南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2余万人口。拔除了国民党榆林南部各个据点,使榆林失去横山等地屏障,直接暴露在我军的威胁之下,国民党在榆林周边的部队被迫全线收缩,边区后方威胁基本解除。此外胡景铎部5000余人起义,有2100余人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序列,壮大了解放军的力量,而榆林国民党军损失近7000多人,军事力量被大大削弱。同时,起义带来的心理冲击,对榆林国军产生不小影响。故而转战陕北期间,榆林国民党部队基本上处在观望状态,没有对中央和西北野战军形成过实质性的威胁。这为党中央和毛
泽东集中精力应付胡宗南部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横山起义的一个重要成果,直接催生了榆横特区的建立和特区各级党政军组织的诞生。特区各级组织建立后,积极发动群众,摧毁了国民党的各级保甲制度,开展了减租减息、土改、地方武装建设、备战支前等工作,巩固了这一地区。内战初期,榆横特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一度攻占,但是党的各级组织并没有被彻底摧毁,群众基础依然牢固。这为日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创造了更大的回旋余地。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和中央前委机关,之所以能在王家湾、小河等地长时间安全居住,能够从容不迫地经过横山石湾、肖崖则、火石山等地,毫无疑问是得益于横山起义拓展出的战略安全空间。


推荐访问:中共中央 读后感 决议 中共中央就和历史经验决议。一篇读后感 关于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读后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