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5篇
【篇一】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讲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明确巡视工作定位、提出巡视方针,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创新方式,一大批腐败问题和线索,因巡视而被发现。通过剖析山西塌方式腐败、江西苏荣腐败案,说明巡视工作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严格遵循党章,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选人用人和腐败问题,使巡视监督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手段,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以下是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的观后感及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7日晚开播。当晚播出第四集《利剑出鞘》,其中有苏荣、聂春玉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
有句话说,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煤炭滋生出官煤结合、权钱交易,让山西成为腐败重灾区。山西腐败的严重程度有三个特点,一是量大面广。纵向看,从省、市、县、乡、村都发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从横向看,煤炭部门是腐败的重灾区,交通、国土等等是腐败的多发地带,就连纪检监察、组织部门也发生了不少的问题。纪检系统,从省纪检委书记、常务副书记、两届四个班子成员都出了问题,到市、县纪委书记,到直接办案的一些干部也出了问题。二是集体坍塌。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不是个案,孤立的,它是一坨一坨的。省级干部被查处7人。市一级,太原市三任市委书记、连续三位公安局长被查处。县一级,高平市连续两任市委书记,四任市长,一名纪委书记被查处。村一级,有一个市在查处城中村的案件,倒查出几十名党政领导干部,其中一个市局级干部,在北京、上海等地有数十套房产,家产过亿。三是严峻复杂,贪腐数额巨大,动辄上百万、千万、上亿。例如,有一个县长,不仅收礼金,而且直接将财政的钱打进宾馆,直接从宾馆提取现金装进自己腰包。县长听说县里从民间收回一批文物,亲自跑过去挑选了33件直接拿回家里。纪委找他谈话,他说“我是县长,你们没有权力跟我说话”。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地方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与主政地方的“一把手”的素质怎样、作风如何有着不无重要的关系。无论什么人、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必将受到严厉惩处。为官者,请自重、自省、自律!苏荣被查,也再次提醒和告诫每一位党政“一把手”,必须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切不可玩忽职守、渎职犯罪,否则,今天不犯事,不代表明朝不落马。
政治生态的破坏,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要修复曾经污染的生态,让它重新变得风清气正,也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从政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呵护和培养,需要一砖一瓦,按照严格的规矩和标尺,踏踏实实地建设。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巡视不止于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透过苏荣、山西塌方式腐败等中央巡视组发现的“大老虎”和典型案件,让人看到了巡视发挥的威力。必须指出的是,巡视这把利剑出鞘虽然始于反腐,但绝不是止于反腐。
对于腐败而言,巡视确能精准刺中毒瘤。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这一监督利剑已经斩获了有目共睹的反腐战果,一大批“老虎”“苍蝇”被打被拍。但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人将巡视简单地与反腐败等同起来。一些人甚至以为巡视只以“老虎”“苍蝇”为对象,以为哪怕松一点、宽一点,只要不贪不腐,不严重违纪违规,自己就不在巡视的范围。
反腐败是巡视的重要目的和抓手,但绝不是全部。从中央第八轮巡视开始,巡视已经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为“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而全面从严治党除了反腐败外,还包括纪律问题、作风问题和选人用人等问题,根本是要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XX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前不久,中纪委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反馈情况,违规发放补贴、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现象还是禁而不绝。被巡视部门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严明组织纪律等方面距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这说明惩治极少数固然重要,但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纪律同样重要。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是根本。而让巡视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将每一个党员都纳入到从严治党的范围当中,这才是巡视这把利剑出鞘的最大意义所在。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日前,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热播,10月20日中央台播出了专题片第四集《利剑出鞘》。
国家最大的敌人是贪腐,政党最大的蛀虫是贪腐。毫无疑问,贪腐是政治体系大厦面临的最可怕的“炸弹”。正如专题片第四集《利剑出鞘》告诉我们的那样,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验证了腐败对政治生态的巨大侵蚀。反腐倡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对此,只有高扬利剑,持续以反腐败成效取信于民,才能够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与政府的信心,才能够剔除党与国家发展中的“病毒”,才能够使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强。
利剑出鞘,抓住“关键少数”,主体责任的“牛鼻子”才越牵越牢。利剑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以闪亮的寒光,斩向不义之手。对那些贪腐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亮剑”是最具杀伤力的惩治,也是对所有人的震慑。在落实主体责任越来越成为共识的今天,利剑出鞘,抓住“关键少数”,更是对主体责任的鞭策和警醒。专题片中说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聂春玉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深刻忏悔,说明一把手腐败对当地政治生态造成的恶劣影响,从反面证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净化政治生态——主体责任的“牛鼻子”越牵越牢,在责任上越压越实,在政治环境上越来越多良好生态,这才是利剑惩治效应和震慑效应的有力体现。
利剑出鞘,有贪必肃,有腐必反,才能够真正唤醒权力的责任意识。在利剑之下,党章党规的权威得到维护,挺纪在前得到生动实践,违法乱纪者受到必然的惩治。而这些,才能够真正地唤醒权力的责任意识,让权力回归到全体党员干部的宗旨上,让权力异化失去市场,让风清气正的环境成为常态,让《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真正发挥一把戒尺的作用。专题片中,苏荣忏悔说道:“你在这个地方当主要领导本应严格约束自己,为百姓谋利益,可是你的家人上这儿来谋好处,把你主政的地方变成了谋取私利的领地,这就叫权力异化,忘记了权力是谁给的,应该依靠谁,为了谁。”如果早有这样的认识,何以玩火自焚?可见,专题片中那些迟来的忏悔,这是敲给每个党员干部沉重的警钟。
利剑出鞘斩断贪腐手,重拳出击扫荡不正风。全面从严治党之下,利剑出鞘是形势所趋、大势必然,更是民心民望所归。“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因此,党员干部唯有坚持守住道德高地、严防贪腐侵蚀、从严从实要求,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够避免利剑惩治葬送政治前途和家庭幸福,才能够守住灵魂的洁净和荣耀,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亮出“剑”来有所作为。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近日观看了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后,感悟颇深。白恩培、周本顺等落马高官出镜,现身说法,交待贪腐细节,发人深省,为何曾经的优秀的党和国家的干部会落入腐败的深渊,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该怎样引以为鉴呢?
我认为理想信念的丢失,让腐败有机可趁。白恩培、周本顺案让人震撼,也令人反思。究其落马的原因,一个很重要方面是个人理想信念的丢失。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价值取向,信念的丢失,就会让人迷失方向,在改革开放的鲜花和掌声中,在利益和诱惑的驱使面前,他们由于不注意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愿意向自身的“四风”问题开刀,逐渐放松了警惕、降低了要求、迷失了方向,沉浸在物质的、金钱的诱惑里,难以自拔,以身试法,触犯党纪国法,最终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身陷囹圄,何其悲哀。
除了坚定理想信念外,还应学会“修德养身”,何谓“修德养身”?古人云:俭以修身,廉以养德,讲的就是个人要生活中耐得住清贫,内心养成廉洁拒敷的正气。首先要修为政之德,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党员干部应该自觉加强自身人格锤炼,严修个人品德。要有宽宏的度量、坚持诚信待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有好的生活情趣和爱好。通过不断锤炼自身人格,进一步提升个人修养和境界,切实树立起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其次时刻严于律己,自我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一身正气。尤其在“小事”上,要勿以恶小而为之,放松自己的警惕只会使自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做到时刻言语律己,不让歪风邪气侵入肌体。对待各种诱惑和考验要管住嘴、管住手自觉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自觉做到拒腐反腐,我能才能真正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赢得民心,贯彻好群众路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为民心所向是我们党的成功与否的标准。
永远在路上第四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从古至今,先贤们在抑制腐败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无数的探索,权力约束、制度设计、文化培养等,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腐败都无法根除,腐败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党心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永远在路上》第6集《拍蝇惩贪》,就是针对中央巡视组公布的问题清单中的“苍蝇式腐败”、“基层腐败”、“小官巨腐”等问题。
巡视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巡察制度,其在封建社会时期,在整顿和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巡视作为一把利剑,被赋予其新的职能和定位,在抑制腐败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积极开展巡视工作,目前已开展十轮巡视。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巨大的震慑效应。
《反腐倡廉蓝皮书》指出,十八大以来立案查处的中管干部中,有一半以上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苏荣、申维辰、朱明国、万庆良、金道铭、秦玉海、杜善学、谭力、武长顺、韩学键、梁滨、杨卫泽、陆武成等 40 多人的问题线索也都是巡视发现的。巡视发现一系列腐败现象, 揭露了当前腐败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特点,例如,“封闭式权钱交易”、“小官巨腐”、“苍蝇式腐败”、“能人腐败” 、“一家两制”、“吃里扒外”、“近亲繁殖”等当前腐败的现象和新特点。
腐败污染政治生态,腐败蚕食廉风正气。“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命题。政治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旦受到严重污染,治理起来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巡视制度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直面问题,激浊扬清,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围,促进了清正廉洁的文化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的廉政体系探索出了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巡视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因此,必须深入推进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廉洁政治生态的加速形成。实践证明,巡视是反腐的重要一极,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廉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让巡视这把达摩克斯之剑高悬,让震慑常在!
【篇二】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第四集心得体会
1977年7月30日晚,邓小平呈此刻了北京国际足球友爱约请赛决赛的看台上。八万观众自提倡立,长时刻拍手,这是邓小平再次复出后的一次轻松表态。那一刻,中外媒体的镜头瞄准了邓小平,也瞄准了喜悦的人群。日本配合社的动静说,欢呼的人们或者已经意识到,中国的运气将和这位容光抖擞的老人牢牢连在一路。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规复了邓小平的党政军率领职务。然而,摆在邓小平眼前的却是一个严厉的实际。 其时的天下正孕育着新的变革。在美国,新技能革命突飞猛进,科技前进日新月异;在亚洲,日本百尺竿头,跻出身界经济强国之列;而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能实现了经济起飞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成为亚洲新兴的发家经济体,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而此时,中国方才经验了十年内哄,经济成长程度与发家国度的差距越拉越大,尚有两亿多人没有办理温饱题目。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等候着一次转折性的从头出发。 科学技能是出产力,为社会主义处事的脑力劳动者是劳感人民的一部门,这对付成长我国科学奇迹,有极其亲近的相关。 一个党、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假如统统从本本出发,头脑僵化、迷信流行,那它就不能提高,它的朝气就遏制了,就要亡党亡国。 假云云刻再不实施改良,我们的当代化奇迹和社会主义奇迹就会被断送。
把马克思主义的广泛真理同我国的详细现实团结起来,走本身的阶梯,建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恒久汗青履历得出的根基结论。 中国敦促国度当代化的风格旁鸱,迸发出刺眼的活力。可是改良也不行停止地与旧体制之间产生着厉害碰撞,废除旧体制的进程中发生的抵牾,逐渐蕴蓄并触及经济、社会等各个规模。 二十世纪八十年月末九十年月初,海表里产生严峻政治风浪,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奇迹碰着严峻荆棘。面临严厉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僵持以经济建树为中心,僵持四项根基原则,僵持改良开放,强项维护国度安详和社会不变,担当住了严厉检验。 人们的存眷核心指向了将来。社会主义还行不可?改良向那里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继承推进?一个个疑问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在此紧急关头,1992 年1月,邓小平的专列再次驶出北京。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邓小平又来到了中国的南边。一个多月的时刻里,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颁发了多次发言,对付什么是社会主义、奈何建树社会主义给出了答复。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出产力、成长出产力、没落聚敛、消除南北极分化,最终到达配合富饶。根基蹊径要管一百年,摇动不得。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对付怎样对待改良中呈现的新事物和新题目,邓小平提出不要搞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刻干,一争论就伟大了,把时刻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成长才是硬原理。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改良开放的重要关隘以他特有的改良精力为中国指明白阶梯,将这个国度再次引入了汗青的快车道。 邓小平南边发言,是在国际海内面对严厉检验的重大汗青关头,僵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蹊径,深刻答复恒久约束人们头脑的很多重大熟悉题目,把改良开放和当代化建树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头脑、脚扎实地的宣言书。 以邓小平为焦点的党的第二代中央率领集团教育全党世界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树正反两方面履历,小心天下社会主义汗青履历,作出把党和国度事变中心转移到经济建树上来、实施改良开放的汗青性决定,深刻显现社会主义本质,建立社会主义低级阶段根基蹊径,明晰提出走本身的路、建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答复了建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基题目,乐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三】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
《国家监察》第四集心得体会_观看《国家监察》感悟3篇
关注民生建设不仅要落到实处,更要有法可依,《国家监察》第四集《护航民生》为观众揭露了一张医药领域的利益网的同时,也为大家讲述了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着民生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国家监察》第四集心得体会_观看《国家监察》感悟3篇,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监察》第四集心得体会【篇一】
注重基层建设与民生项目,对于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个人来说都是老话长谈的内容,好像所有的报告与总结、下一季度的代办事项中首要提起的一句话就是“注重基层建设与民生项目”,百姓的事情关注度提高本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好事情,但好的事情变成了纸上谈兵,空谈的理想主义未免略显尴尬。究其根本,令人深思。
在地方政府建设的方面来讲,首先基层建设与民生项目涵盖范围广。建设的实质在于提高基层人民的可参与性与可操作性项目,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而几层的建设最为繁琐负责,且涵盖范围之多之广,都必须逐个击破,无法一概而论之。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但随着能做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做成的事情却是“凤毛麟角”,时时刻刻都打击着参与者的士气,久而久之,在懈怠情绪引导下造成了战斗士气低下的情况,对于基层的美好建设与期许只能跃然纸上,变成了空谈。
在个人建设方面来讲,一方面是错误的政绩观,作为委以重任的领导干部,任期短,盲目追求突出政绩,只做“有意义”的项目。这种追求任期政绩的错误风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破坏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造成没法收拾的烂摊子。说到底,这也是—种腐败行为,就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另一方面,一些人当了一把手,就把令来行。上任就拿一个思路,旧项目还没消化,新项目已经引进,追求新颖,新官不理旧事。这种人事先并不熟悉任职的地方,又生怕干部群众说自己没思路,没政绩,没魄力,因此就要想方设法打造全新的样板工程,另起炉灶成了常事。短命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夭折的项目一个接一个,该干的民生大事都落空了,苦了—方百姓,留下骂名恶评。使得民生建设不但成为了空话,更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失去了民心所向,群众的基础力量丧失。
在地方政府方面,规划设定倒查追责缺一不可,解决民生项目空谈,一是改善干部的任期制度和考核制度,无政绩不升官的惯性思维要绝对摒弃,因为一己私欲导求政绩导致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负债累累,收到损害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二是财务预期分明,项目规划细小到分,只有精准度高的项目才有绝对的信服力,让上级帮扶部门看得懂,让群众百姓看得明。三是立项迅速,延期问责。项目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上级扶助资金,争取了资金又无限期延长项目期,这无疑是为腐败埋下祸根,有时间限制,完成度节点的项目,既是对政府部门的约束,也是对百姓切身利益的维护。
落实基础建设与民生项目,先要学习为官之道,当官为民不是为己,做官不是抬高了身价而是担起了责任,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个人严格自我操守,更需要中坚力量进行监督与举报,双重力量压力下得到的是群众的信任、个人的清廉、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扎实肯干,上下一心,民生建设不再是一纸空谈。
《国家监察》第四集心得体会【篇二】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纪检机关以民生监督为抓手,紧盯基层贪腐何不正之风,持续加大查处整治和到查追责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实。加强监管,对涉农资金等开展专项监察重拳出击民生领域,对民生领域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出重拳打击,绝不姑息,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党员干部要从制度上、思想上、行动上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职能职责,加强对相关纪律条例的学习,加强自身纪律修养、道德素质。
在民生资金和项目上,出现腐败,对群众造成的损害不可估量,强力摧毁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不利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了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多彩中国新未来,营造多彩政治新生态,基层组织要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活动,一手抓民生监督的宣传,一手抓民生监督的责任,两手抓民生监督,两手都要硬抓,号召群众做好监督,抓实民生。
一手抓实民生监督宣传工作,使民生监督内容深入人心。让群众和民生监督组成员明白“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的问题。抓住时机,开展宣传活动,结合其他部门,利用基层“赶场天赛起来”“党组织联起来”等活动的气氛和热情,结合群众利益,宣传民生监督的重要内容,让群众知悉监督的方向、监督的内容,提高群众民生监督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一手抓实民生监督对象责任,使民生监督工作有的放矢。在扶贫领域,村支两委在民生项目(资金)的落实上,起着关键作用,加强基层民生监督,使民生监督日常化、生活化。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做出承诺“自觉自愿接受民生监督组和群众的监督,自觉遵守监督”。做出承诺,一是让民生监督组和群众掌握的监督对象,明白“监督谁”的问题;二是敲响村支两委班子的警钟,明确责任,抓好责任落实。
《国家监察》第四集心得体会【篇三】
众所周知,村级“微权力”虽小,但直面群众、关系民生,群众最关切、感受也最深切。但这种家族式的任职,真的能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吗?确定可以不为一己私欲,把村级管理变成“家天下”,显然是不能,真是令人汗颜。
如果为民办事的基层人员如此利用“微权力”。无疑不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但笔者认为:若非监管缺失,家风不正,他们怎能如此妄为,损害党员干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一旦“微权力”产生了腐败,尤其是这种垄断式管理。往往是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一家子腐败”。可谓是,家风不正必出问题。透过新闻我们不难发现,村干部如若其利用手中的权利,但因为基层监管的缺位。监管部门不能及早发现端倪,做出反应,也会“造就”出今天这则抹黑公职人员形象,有损政府颜面的“丑闻”。
言及于此,笔者认为,要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还需“多管齐下”。首先明确规范的权力运行流程图,有效减少了权力暗箱操作的空间。加大监管力度,从严处理,拒不姑息。其次,家风带着作风,连着官风。加强家风教育,让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好的作风、政风与民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
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以加强监督为重点,扎紧制度的笼子,加强家风建设,清除“垄断式腐败”滋生的土壤,让村级“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基层规范、公开、透明行使权力。堂堂正正做人,必能清清白白为官。
【篇四】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四集:文明起源
距今五千多年前,人类的文明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古埃及人建造了雄伟的金字塔,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而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不间断的古老文明,中国却长时间被史前的种种神话传说所笼罩。今天,当我们拨开重重迷雾,惊奇地发现,在五千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已然照耀这片中华大地。
这片丘陵地带位于河南省渑池县.1921年四月的一天,一个瑞典人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他就是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安特生,他来这里的目的不是因为找矿,而是在这里的一个村庄发现了史前的彩陶片,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仰韶村。
李新伟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研究员:当时的中国史前时代是什么样,大家一点线索都没有,然后现在突然发现了有一个史前的彩陶文化,而且这个彩陶文化还跟中亚的彩陶文化还有联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的一个发现,所以安特生就决定要做一次发掘。
这次发掘从1921年十月二十七日开始,历时三十六天,发掘出了大批的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尤其是其中精美的彩陶,竟然没有在中国任何的文献里留下只言片语。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它又处于什么时代?以至于我们竟然一无所知。在第一次发掘之后,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它成为了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然而,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李新伟: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开始,其中古史派运动非常的兴盛,古史派就是把以前中国的古史系统完全给推翻了,顾颉刚提出那个是后人的追述,以前的三皇五帝的系统全都是不可靠的,那中国古史到底是什么样,中国文化起源到底是什么样,这个就成了一个问题. 但安特生毕竟是一个西方的学者,由于看到仰韶文化的彩陶和中亚地区彩陶文化的相似性,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的彩陶文化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这一观点竟然在当时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难道中国的远古文明真的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吗? 在这片土地下面究竟还埋藏着哪些未知的秘密,穿越时空,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大的发现.五千多年前,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先,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又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狩猎到耕种农作物,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因此文明的发展才显得尤为重要。,在出现正式的文字记载之前,中国有很多古史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就一直流传至今。
这是我国西安黄帝陵的祭祖大典。每年的清明节,会有大批的海外华人前来祭拜黄帝,这种活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帝是中华民族共祖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根据古史记载推断,黄帝时代距今约五千年,因此才有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但在那个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这些古史传说是否真的存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是否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可以以中国命名的文明呢?
公元前3300年,河南西部庙底沟文化的一个大型聚落里,一个重要人物停止了呼吸.事情发生地是现在的河南灵宝阳平镇铸鼎原边上的西坡遗址,他的死,在五千多年前肯定是一件大事。2004年,这座大型的墓葬被发掘出来,同时被发掘的还有这座巨型的房址,总占地面积五百多平方米,为当时最大单体建筑,也是公众聚会的场所。
李新伟:当时都清理完整个房址,全部清理完成以后,这么大一个房址给我的印象,我当时站在中间,穿越遐想了一下,那个感觉还是真的体验了一下,能够组织建造这么大一个建筑的人物,确实不是一般的人物,当时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
庙底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中期,它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对于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却特别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浪潮。
第 1 页 共 6 页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李新伟:每一个彩陶它都是由工匠在上头描画,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彩陶,有的时候你可能看它整体风格是一样的,构图元素有弧线、三角,有圆点,有弧线,有很多基本的构图元素,也许大家冷眼一看,觉得都差不多,但是实际几乎没有一件彩陶是完全一样的,每一次这种描画都是一个艺术性的一个发挥. 彩陶的传播在当时辐射很广,随着中国野外考古的发展,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也逐渐瓦解,他的学说是建立在中国西部有比仰韶更早的史前文化基础上的,经过考古发现,中国西部的彩陶文化都是仰韶传播过去的。
这是河南渑池当地的一家彩陶作坊,至今还沿用仰韶时期的土窑来烧制陶器,虽然现在用电烧制陶器更快也更稳定,但他们还是更喜欢土窑的方式。经历过火的洗礼,陶器的颜色更好控制,质感也更强,这是我们祖先的智慧,而五千多年前的祖先也许不会料到,今天的人们依然在沿用他们的方式。工具变了,环境变了,但民族的血脉没变,流淌在血脉中的智慧没变. 这里是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它的旁边就是裕溪河,这是巢湖通往长江的唯一水系,交通非常便利,河对面的这片土丘是一块庄稼地,然而,让人所不曾想到的是,这里竟然埋藏了一个已经消失的古老文明。
张敬国:我们所站的这个位置就是凌家滩的墓地,这个墓地呢是1987年正式进行发掘,我们一共进行发掘了五次,现在这个位置呢就是2007年最后一次发掘,2007年发掘的时候,这个编号是2007年M23,这个M23呢是我们目前凌家滩遗址所发现的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葬。
2007年的那次发掘至今让张敬国记忆犹新,因为还有一年他就将退休,在凌家滩挖掘了二十多年的他,隐约感觉这里将会有一次惊世发现。
张敬国:在这个挖的过程中,露出来很小的一块玉石料,当时呢,还没有整个露出来,只露出这么一小部分,我一看这么漂亮的玉石籽料,我说怎么这个凌家滩,会有这么一个玉石籽料呢,当时我也感觉到很惊奇,因为我想把它取出来,我一看这个太大了,就取不出来,我说就慢慢按着地层这么做吧,做了两天之后呢,整个这个玉猪就露出来了. 这是一件玉石的籽料,但上部却有明显的雕刻痕迹。上面雕有两个鼻孔和嘴,从形状上看像一头猪的形状,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玉雕猪形器,而更大的发现还在后面。
张敬国:我们有了这件玉猪的出土,我就想这个玉猪下边那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墓葬。果然,把这个玉猪地面上清理完之后,就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一个墓坑的痕迹就出来了. 在随后的发掘中,这座墓葬共出土了三百三十件随葬品,其中仅玉器就达到二百多件,出土数量如此之多的随葬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也属罕见.墓葬中用大量的玉器覆盖尸身,是我国玉敛葬的前身,开启了以玉器厚葬之风,而凌家滩遗址所发掘的玉器,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在其中的一座墓葬中,发掘了三件玉人,这是中国最早的玉人,而玉人的雕刻水平堪称精湛,有些地方连现代人都无法达到。
张敬国:98M29 15的玉人的这个号,这个玉人的背后呢有个牛鼻眼似的隧孔,这个隧孔里头就有一个点,就是管钻留下来的点,这个管钻的直径只有0.15个毫米,就是我们现在的技术去钻这个0.15个毫米的孔径,我们现在是做不到的。
第 2 页 共 6 页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经专家考证,凌家滩文化距今五千六百多年,当年,在没有任何金属和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就雕刻出了如此精美的玉器,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在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玉版,玉版中部雕刻有一个圆圈,圈内雕刻着方心八角星纹。
张敬国:我们叫那个玉版就叫原始八卦图,它正好就夹在这个玉龟的上下腹甲之间,所以河图洛书这个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也符合了我们考古发掘出土的这么一种实据,所以说凌家滩的这个原始八卦呢,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八卦,周文王做八卦那都是在后来的事情了。
在五千多年前的江淮地区,当年的凌家滩人用精湛的雕刻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灿烂的文明。这里有早期的祭祀礼仪,有五千多年前的原始哲学思想,这些流传下来的礼仪和思想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而这些文明的背后是一个实力雄厚、称霸江淮地区的氏族部落,而那座大墓的主人就是他们部落的首领。
这是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的牛河梁。在这片丘陵地带的土丘和山坡上经常会发现一些由石块所垒砌的特殊图形。有圆形也有方形,究竟是什么人在这里垒砌的石块,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考古工作者的介入让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个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神秘部落。
1983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牛河梁进行发掘.这一遗址距今有五千多年,被称为红山文化。这些石块所垒砌的图形被称作积石冢,而在积石冢内发现了大量的墓葬。
刘国详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研究员:积石冢是埋葬红山文化时期特殊死者的地方,这些人生前是什么,可能是不可等级的祭司死后被埋在积石冢石棺墓内,之所以建造积石冢,同时不仅仅具有埋葬的功能,同时生者也要举行祭祀活动,对先祖进行祭祀和崇拜,所以说他要把这些先祖埋在山冈或土丘的顶部,用积石冢的形式来埋葬他们,主要也有祭祀的功能。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大量文物的出土,这个神秘的史前部落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墓葬中同样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一个形象最为普遍,这是一个非常怪异的造型,整体像一条卷曲的龙,而头部又被设计成了猪的形状,因此,被称为玉猪龙。同样还有一种C形玉龙,龙身被处理成大C字形,躯体更接近于蛇身,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是中国首次出现龙的形象,是祖先图腾崇拜的标志,我们经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根源就在这里。在积石冢周围还发现了一些圆形的祭坛,这些祭坛由石块堆砌而成,并且被分为了三圈环绕在一起。
刘国详:有的专家解释啊,认为这代表了中国最早的盖天图解,能够反映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这种关系,明清时期的北京的天坛也是三环,这个跟牛河梁的三环石坛可以说一脉相承,这也是说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证据。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五千多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已经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的红山人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人口不断增加,有了丰富的食物,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生产的道路,这样就促进了手工业分工,也加快了文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农业,使得红山人对天气的依赖越来越重,加上红山地区历来比较干旱,因此这些玉龙很可能是古人在祭祀时求雨所用,这与我国古代向龙王求雨可以说一脉相承。这些积石冢和祭坛是红山人用来祭祀的场所,但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却依然没有发现红山人居住的场所. 刘国详:牛河梁遗址规模比较大,主体分布范围五十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我们在牛河梁遗址的周围没有发现居址,就是当时人生活的地方. 这群有着神秘祭祀习俗的红山人究竟住在哪里呢?他们为何要长途跋涉来这里祭祀? 这是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沟,距离牛河梁130多公里,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红山文化聚落。2012年,在兴隆沟的一处红山文化房址里发现了一尊陶人,它面部写实、下身写意,头顶冠,额前有帽正,双目炯炯有神。
第 3 页 共 6 页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刘国详:这尊陶人是目前我们所发现的形体最大的红山文化整身陶人,也是形象最逼真的,面部高度写实的红山文化陶人,是红山先民对先祖进行崇拜的重要证据。
由此可见,这些居住在兴隆沟的红山人就是牛河梁祭坛的主人,牛河梁是它的祭祀中心和埋葬中心,礼仪中心远离居住区,这也是我们民族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祭祀文化的起源,类似于北京的十三陵和天坛。
这片土坡位于湖南省澧县,它坐落在高出周围平原一到两米的低平岗上,当地村民称它为城头山,之前是一片农田,周围被一个三十到五十米宽的河道所环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然是中国最早的城,这片土坡就是最古老的城墙。
王震中 中国社科院 学部委员:它是我们现在发现的全国发现的有城墙的这个遗址里面年代最早的,距今六千三百年,大溪文化。
由于南方很少战乱,这座古城得以很好的保存下来,甚至河道都是六千三百年前的模样,在我国历史上,南方城邑的历史比北方要早的多,早了整整一千年。而对城头山古城墙发掘之后,我们发现,这座古城使用了超过一千多年,跨越了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两个时期。
王震中:大溪文化现在的考古学分析是距今六千三百到五千三百年,这就是一千年了,大溪文化完了是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当时应该是距今五千三百年到四千八百年,这样的话它就跨了一千多年。
由于抵御洪水的需要,城头山古城不仅建造时间早,使用久,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城头山在澧阳平原上可谓鹤立鸡群,显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统领一方。从发掘出的大量文物上可以看出,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荣,人口密集,居室密布,货物充盈。
这里是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镇,这片高高的台地叫莫角山。1977年,考古学家苏秉琦曾预言,这里就是古代的杭州。此后的二十多年里,这个预言被不断证实。良渚,也成为了中国史前考古学最耀眼的明星。1986年,反山良渚文化贵族墓地被揭露,发现大型墓葬十一座,1987年,瑶山墓地被揭露,发现大型墓葬十二座,1991年,在汇观山遗址又发现了四座良渚文化大型墓葬。这些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数以千计,琮王、钺王、神人、兽面轰动学界。
王宁远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这个良渚阶段已经非常明显的有贫富分化,而且这个贫富分化已经非常非常的明显,非常悬殊了,比如说反山的这些墓,瑶山的这些墓,你打开来看里面,全是白花花的玉器,整个棺材当时从上到下全是,都摆满的,那么你普通的小老百姓的墓呢,可能就一个小坠子,甚至一颗小珠子。
玉器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中国人爱玉、崇玉的传统,从红山文化,凌家滩,然后到良渚一脉相承,延续至今。
王宁远:中国人特别崇尚玉,到现在我们一般人还很喜欢,觉得这个玉是一种脱离了一般的矿物要素,它可能有很多很神圣的,就是有很多美好的,因为中国所有的汉字里边,你只要有玉偏旁的全部都是美好的。
王震中:季羡林先生曾经讲过,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化,那就是玉,可以说自八千年以来一直延绵到今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和载体。
这是良渚文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玉器,叫玉琮,内圆外方,有些玉琮上还雕刻有神人兽面纹,这个类似图腾一般的图像出现在很多良渚玉器上,在坚硬的玉器上雕刻出细如游丝一样的纹饰,很难想象没有金属工具的良渚人是如何做到的。这种墓葬中随处可见的玉琮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它是沟通天地之间的媒介,琮外方象征地,内圆象征天,中孔穿的柱子为天地柱,象征天地之间的贯穿。而在红山文化中,有一种斜口筒形器和玉琮有着同样的作用。
第 4 页 共 6 页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刘国详:它有的时候横置在墓主人的脑后,但也有的是放置在墓主人的胸部,我觉得上下无底起到上下贯通的作用,应该是一种宗教祭祀用具,起到贯通天地的作用。
由于没有金属工具,古人在雕刻玉器的时候非常吃力。从出土的玉器上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线切割的方式,用麻绳加上沙子和水来切割玉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的浪费,切割下来的边角料还可以做别的,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浪费时间和人力。
这里是辽宁省岫岩县偏岭镇的细玉沟,初春,被冰雪覆盖的河水开始慢慢融化,这里所产的一种河磨玉就是当年红山人用来制作玉猪龙的原料。如今的岫岩县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玉石产地,有很多人靠雕刻玉石为生,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祖辈流传下来的精湛雕刻工艺,岫岩玉雕风靡全国,而即便如此,雕刻一件精美的玉器依然要经历很多道工序,从选料、设计、画图、琢磨、抛光,一件玉器的最终完成往往需要半年的时间,而史前人类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制作一件玉器所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
刘国详:玉能够延续文明的血脉,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延续到今天,那么玉作为一种物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还有一点就是玉能够凝聚民族的共识,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那么不同地区古代民族,可能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在宗教信仰上有一些差别,但是在用玉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像契丹人,像蒙古人,甚至都养成了用玉的习俗。
这些石块已经在这里静静躺了五千多年,2007年,我们才第一次见到它的真容,这种有规律的排列一直延伸到很远,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项伟大的工程。
王宁远:我们当时呢是推测它会不会是这个以前的河堤,桥西的一个河堤,那么就顺着这个去找,顺着底下这层石头去找,结果呢,后来就经过了一年多的这个寻找,等于发现它已经兜转了,就是四面兜过来了,最后把这个莫角山的这个大土台子包在中间,这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它就是一个城. 这就是良渚古城,城略呈长方形,东西约一千七百米,南北约一千九百米,总面积约三百多万平方米,城墙基础部分一般宽约四十到六十米,局部可达一百多米,现存最高处约四米左右,城墙墙体主要用黄土夯筑,黄土底部铺垫石头为地基,石头地基以下铺垫一层二十厘米左右的青胶泥,城墙内外都有壕沟,莫角山位于城中央略偏北的显要位置,明显是重心所在,考古学家们推测,良渚城墙土石方约一百二十万立方,莫角山约三百五十万立方,约需一万人工作四年。
王宁远:在良渚古城我们确认之前,对于良渚遗址,我们基于这个玉器啊,它的那些祭坛啊,还有莫角山的这种大规模的建筑,我们当时的说法就是说,良渚代表了这个中国文明的曙光,就相当于在这个门槛上,将要迈进来了还没进来,就在这个临界点上面,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了这个良渚古城,我们就认为它实际上已经迈进了文明的时代。
良渚古城巍然屹立,其内有以高耸的莫角山为核心的建筑群,其外水网密布,沟通着处处村邑和千顷稻田,祭坛和墓地散布其间,水利设施环护外围,整体规划,万人之力,数年之功,我们已经有了更充分的理由相信,反山大墓中执钺佩玉的墓主,是可以指点江山号令万人的王者,良渚遗址群是王者之都. 在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辽河流域都出现了文明的飞速发展,呈现了文明的曙光,整个中国文明起源呈满天星斗之势,而在对比这三个地区的文明之后,我们发现它们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 张敬国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呢,这两个文化应该说它们年代都相当,但是它们这个相距的距离太遥远了,将近有一千多公里,但是呢从凌家滩所发
第 5 页 共 6 页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掘的出土的这些器物中,特别是一些玉器中,有很多器形跟红山文化所出土的玉器基本上都是相似的,特别是玉人,红山出土的玉人也是放在这个胸前的,凌家滩玉人也都是放在胸前的。
刘国详:比如说凌家滩文化里边,玉猪的造型,玉鹰的造型,玉龟的造型,同时像红山文化的典型玉器斜口桶形器,在凌家滩二十三号大墓里面,也出土了三件,放置在腰部,我们感觉到这两个文化之间是有关联的。
考古资料确凿证明,在中国的史前社会,存在着社会上层的交流网,社会上层的直接互访应该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凌家滩大墓和牛河梁第十六地点大墓的墓主,很可能跋涉千里,进行过互访。以他们为代表的各地区新涌现出的社会上层,有一种前无古人的踌躇满志,朝气蓬勃,充满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为获得超越本地普通民众的知识和物品,巩固权力,完全可以不惧险阻,千里远行.各地区在如此密切而深入的交流中,逐渐形成并共享着相似的文化精粹,中国相互作用圈逐渐形成,中国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出现,最初的中国喷薄而出。
李新伟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研究员:中华文明起源,它的内涵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中华文明,还有包括我们现在的这个多民族一体的国家,我们能把它追溯到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我们能看到他最初的模样,在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个文化的实体,然后我们可以管他叫中国,或者最初的中国,其实我们要探索的是这么样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两个含义,当时又有了中华,然后社会还又发展,可以叫进入文明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叫中华文明出现了。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一直在不断地融合接纳中走向进步,无论是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还是史前的中国相互作用圈,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不间断的古老文明的原因。那些文明的烙印,已经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历史总在不经意间泛起波澜,在经历了各区域的文明化齐头并进的均势局面之后,注重务实和世俗化的华夏集团在黄河中游脱颖而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强势崛起.
第 6 页 共 6 页
【篇五】零容忍第四集心得体会
五集电视系列片
阅读的力量
第四集 书写人生
引子
【解说】
封面上这位站岗的青年保安,是这本书的作者甘相伟,一个来自湖北省广水县的山村青年。2007年,甘相伟放弃了在广东的一份待遇相对优厚的工作,应聘北京大学做了一名保安,他给自己的理由是——在这里能够读书。
2008年,通过成人高考,甘相伟正式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北京大学里有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学生,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即将毕业之际,甘相伟出版了自己的这本自传——《站着上北大》,北大校长亲自为其作序,甘相伟也因此荣获“中国教育年度十大影响人物”。
单元一 货与帝王家 【解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名联数百年来一直叩动着中国读书人的内心。它由明代著名思想家顾宪成所作,悬挂于江苏无锡东林书院的依庸堂内。
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聚集于书院的莘莘学子们于风雨声中潜心攻读。虽身处江湖之远却心系庙堂之高,只待有朝一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采访】
1
王双怀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后面在隋唐之后,中国历朝历代一直在实行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它是选官用人的重要途径。
【解说】
翁同龢故居位于江苏常熟的翁家巷内,虽置身于寻常巷陌,但至今仍被常熟人视为当地的文脉宝地。清咸丰六年,翁同龢蟾宫折桂,殿试夺魁,7年之后,翁同龢的侄子翁曾源再次高中,成为常熟历史上的第八位状元。
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桂冠,在短短七年之内两次落入同一个家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翁家如此好运连连?
悬挂于翁家彩衣堂内的这幅翁同龢手书的对联或许能够给出答案,“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采访】
王双怀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中国古代教育是两个系列,一个是官学系列,一个私学系列。私学系列的中间,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就是家族的家庭教育,大家族的家庭教育做得非常好,他们往往有家教有家风有家传。
【解说】
正是得益于这种重视读书的家学,翁氏家族才成为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书香门第。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早年曾任上书房的总师傅,教授咸丰帝奕詝、恭亲王奕䜣等.晚年入值弘德殿,被两宫太后亲选为同治帝的老师。同治四年,翁同龢接替父业,成为翁家的第二位帝师,授业同治帝。同治病逝后,他又授业光绪帝长达二十多年。
因为与光绪皇帝有着不同寻常的师生关系,翁同龢在晚清的内政外交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他不仅亲自草拟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明定国是诏》,还直接参与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决策,被康有为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叔侄状元、父子帝师”,翁家三代人达到了中国古代读书和致仕的巅峰,
2
成就了读书改变家族命运继而影响国家命运的人生传奇。
【解说】
北京孔庙大成门外的这198座石碑,镌刻着自公元1315年至公元1904年,元明清三朝考取进士的51624人的姓名、籍贯以及名次。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了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为可以进授爵位的人,也就是说,得中进士是成为中高级官员的基本条件。我们所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就是对进士前三名的特定称呼。
“进士题名碑”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从这样一个个狭小的“鸽子笼”里开始自己的漫漫功名路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隋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开始,数以百万计的贫寒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冲破了门第荫庇的藩篱,去攀登曾经遥不可及的人生梦想。
【采访】
冯天瑜 武汉大学 教授
科举制度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不计身份,不计人的身份,完全按照你的智能,你的知识智能的水准来录用,而且录用成为政府的主政官员。
陈洪 南开大学 教授
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相对来说有标准,比较公平,给处在社会下层的读书人一条晋升之阶,那么这个无论从社会公平来说,社会上下流动来说它都有它积极的意思。
【解说】
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帝国历史的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从隋朝开始到清末终结,科举制共为历代王朝选拔出700多名状元、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金榜题名毕竟是少数人的幸运,更多的读书人在寒窗苦读之后未必能够换来
3
梦想中的功名。但是,正是因为书籍的不断浸润,却让他们的人生迎来了另一种再造与收获。
【解说】
这些装帧与印刷都堪称精美的书籍,是《聊斋志异》流传在世界各国的不同版本。与《聊斋志异》的成功形成巨大落差的是,它的作者蒲松龄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却是一位彻底的失败者。一生热衷科举,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为岁贡生。
为维持生计,蒲松龄在本县西埔村的毕家做了三十多年的塾师。毕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东家毕际有是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子,喜欢诗书,家中建有藏书楼。向来酷爱读书的蒲松龄,在这里如鱼得水,教书之余,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藏书楼里。正是在毕家这三十年的教书生涯,为他日后创造文坛神话打下了坚实基础。
【采访】
蒲章俊 蒲松龄第11世嫡孙
就像鱼得了水一样。他在这个毕家待了这30年,把那万卷楼翻了好几遍。
盛伟 淄博市蒲松龄研究所 首任所长
蒲松龄有很多故事,就是聊斋故事,还有他写的诗、还有他写的俚曲、还有他写的杂著,很多都出自于万卷楼藏书的一些借鉴的故事。
【解说】
蒲松龄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在依然保有古风的村街中间,就是蒲松龄的故居。
蒲松龄故居的附近,有一个叫做柳泉的地方,据说,当时这里为通衢要道。为了收集创作素材,蒲老先生经常在柳泉道边设座,请往来客人喝茶小憩,谈狐说鬼。他的别号“柳泉居士”也因此得名。
《聊斋志异》问世后,上至宫廷大夫,下至市井妇孺,无不啧啧称奇。作家
4
莫言曾评价说:“一部聊斋传千古,十万进士化尘埃。”这或许是上天对蒲松龄的另一种成就,假如不是科场失意,柳泉边怎会有一位煮茶待客的老者,聊斋里又何来那许多神游四方的想象呢? 回首千年历史,那些活跃于乡间,或教书育人,或救死扶伤,或著述传世的落第者,无形之中影响着中国最广大的民众群体,其中不乏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这样自成一派的大家。他们用读书人的视野和胸怀构建起中华文明宽厚深广的底盘,成为这个古老文明虽历经风雨却绵延不断的坚强支撑。
单元二 长盛的家族 【解说】
这是一本似乎蕴含着神奇魔力的家训。它缔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绵延千年的家族,成就了这个家族中数以百计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虽然通篇只有532个字,但它却包含着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神奇秘诀。
钱镠,是这部家训的制订者。他的势力在唐末乱世中崛起于临安,后来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身后谥号武肃王,在江浙地区又被称为钱王。
戎马一生的钱镠,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这部《钱氏家训》,内容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采访】
钱煜 钱穆钱伟长故居陈列馆 馆长
凡是读过书的都要背,你不背要罚跪的。我父亲就罚过跪。
钱铮 无锡钱氏研究会 副会长 钱王第三十六世孙
在家训中间呢,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就是你子孙,再笨的子孙,但是不管他怎么笨,不管他天赋如何,你一定要叫他读书。
5
张国刚 清华大学 教授
西方的道德是从宗教那里产生的,中国的道德是从家庭那里产生的,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教。
【解说】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这是钱镠对每一个后世子孙的明确要求。而为了真正能做到让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有书可读,他在《钱氏家训》中还专门提出了解决办法,“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采访】
张国刚 清华大学 教授
他的家族义庄,义田。就是一个基金会一样的,拿这个东西帮助家族的贫困的子弟来读书。而贫困的子弟在这种风气下,他的这种激励,他也没有什么别的退路和出路。他在这种资助下,反而呢,比那些纨绔子弟做的好。所以这个家族呢,我们看见呢,灿若星河。
【解说】 钱镠留给子孙的训诫,被他的后代子孙严格遵守。一直以来,钱氏家族都以义庄的方式保障着族人读书的权利。
1895年,钱穆出生在江苏无锡的这所钱氏老宅中。年仅12岁时,他的父亲撒手尘世。虽然孤儿寡母,家境贫困,但他的母亲却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钱穆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读书的种子。”
在母亲的坚持和家族义庄的资助下,钱穆得到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而他也对这个机会分外珍惜。
【采访】 钱煜 钱穆钱伟长故居陈列馆 馆长
他很用功,夏天的时候读书,两个脚伸在两个罐子里面。为什么呢?因为蚊子多,所以不用这个扇子了,扇子放在旁边,扇扇叮到脸上的蚊子,一直读到深
6
夜。
【解说】 命运似乎有意要苦其心志。1911年,因为辛亥革命爆发,钱穆就读的中学停办,钱穆无奈辍学。辍学之后,钱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书卷,他依然孜孜以求,刻苦自学。而在这期间,曾经的不幸却再次降临到他的侄儿钱伟长的身上。
1928年,15岁的钱伟长刚刚考取苏州中学高中部一个月,父亲就得急症去世。此时,钱伟长的四叔钱穆已经在一所中学教书。钱穆闻知此事后,表态要资助侄儿读书直至送入大学。之后几年,钱穆不仅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资助钱伟长读书,还每月为钱伟长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一家人提供生活费。
1930年,一直坚持自学的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第二年,“文史高才生”钱伟长也考入清华大学。
【解说】
这对钱氏叔侄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各自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钱穆辗转任教于多所著名大学,数十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终成一代国学大师。而钱伟长则弃文学理,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正是家族的读书传统成就了这对叔侄精彩辉煌的人生。而纵观整个钱氏家族,历朝历代都不乏成大业者。到了近代,钱家更是出现了人才“井喷”的现象,除了钱穆、钱伟长叔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科学界“三钱”中的另外两位钱学森、钱三强,学贯中西的钱钟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等,都是钱镠后人。有人曾用“一个诺奖、两位外交家、三大科学家、四个国学大师、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来形容钱氏的子孙鼎盛。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当代,从钱氏家族走出来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单元三 改变人生 【解说】
7
稗子是一种在田间生长,并和稻子外形类似的杂草。在很多人眼中,余秀华就曾经如同她诗中的稗子,永远都无法结出成熟的果实。
1976年,刚出生的余秀华因为倒产缺氧不幸罹患小脑脑瘫,这对她的行动和语言造成了终身性严重困扰。余秀华6岁才学会走路,上小学时必须由父亲背着上学。由于身体原因,在高二时,余秀华不得不辍学回家。
【解说】
生活的不幸并没有让余秀华消沉。读书,成为余秀华在逆境中唯一的爱好和支撑,她的这个爱好,也得到了亲人们的包容和支持。
【采访】
余文海 余秀华父亲
她的舅舅是在她读初中时间,她舅舅舅妈都是教书的,她就住在他的家,比较方便。她爱看书,她的舅妈很支持她,就给她借了蛮多书,她就爱好看,自己在那看。
周金香 余秀华母亲
她喜欢的书她都拿回来看,反正我们也没管她。
【解说】
大量的阅读激发了余秀华表达的欲望,因为身体的原因,她选择了内容精炼的诗歌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一笔一划写下的每一个歪歪扭扭的字,都饱含着对美好和幸福的追寻。
【采访】
周桦 钟祥市作协副主席
她写诗歌,她自己也讲过,与她身体的原因有关,诗歌它短些,字数少一些,表达的方式更直接一些,一首诗她可能一个晚上两个晚上就可以写出来。
8
杨彬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她的那种对生命的呼唤是一种没有压抑的一种呼喊,她的那种呼喊是发自内心的,然后是大声的,真诚的,甚至说真纯的一种呼喊,这是一种生命的质的呼唤。
【解说】
渐渐的,随着诗作的不断发表,余秀华也被大众所熟知。2015年,她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发售,人们通过书籍听到了余秀华发自内心的呼喊。
【解说】
余秀华的诗风质朴而直率,大多表达了对生命和土地的热爱。在她自己看来,这样的风格形成源于她最喜欢的《诗经》。
【采访】 余秀华 诗人
《诗经》的文字风格我是比较喜欢,很直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那种风格。
【解说】
读书,为余秀华艰难的生命历程点亮了希望的星火,也为“稗草”般的她找寻到了果实累累、丰富光荣的人生意义。
结尾 【解说】
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这是钱镠家族后裔在全国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今天,是长乐镇钱氏家族重修族谱的日子。在一系列重要的纪念活动之前,
9
最先举行的是族中的长辈带领孩子们集体诵读《钱氏家训》。
10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公交培训安全培训心得3篇【通用文档】2024-01-31
- 教学专题讲座心得体会8篇2024-01-31
- 双语幼儿园院长培训教师心得体会3篇2024-01-31
- 2024年高效教学心得体会14篇(完整)2024-01-31
- 2024年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教师教育教学心得5篇【精选推荐】2024-01-30
- 2024年《我是猫》读书心得9篇2024-01-30
- 2024年度专科护士培训心得体会4篇(完整文档)2024-01-30
- 电子实习心得体会13篇2024-01-30
- 2024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4篇2024-01-29
- 2024年名著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体会样文合集4篇(完整文档)2024-01-29
相关文章:
- 2022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15篇2022-05-16
- 2022两会精神感悟心得体会6篇2022-05-16
-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12篇2022-05-16
-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4篇2022-05-16
- 纠四风树新风心得体会7篇2022-05-16
- 2022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10篇2022-05-16
- 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7篇2022-05-16
- 十个严禁心得体会3篇2022-05-16
-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5篇2022-05-16
- 2022年护士抗疫心得体会3篇2022-05-16
- 零容忍学习心得5篇2022-05-17
- 2022年度观看零容忍剖析材料(全文)2022-06-14
- 2022年学习零容忍【完整版】2022-06-16
- 2022年“以案明纪,以案释法”纪法教育月《零容忍》学习心得2022-06-22
- 2022年观看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活捉“三只虫”坚决“零容忍”【精选推荐】2022-11-18
- 观看《零容忍》心得感想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