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事迹材料 >

2022年24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

发布时间:2022-10-04 11: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24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2年24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

24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

 

 

目录

”我们不仅是艺术之家,也是革命之家”

曾在沙场九死一生,立功10余次;
深藏功名60余载,总挑最苦最累的活干

百姓眼中的“小温书记”:用真情扶真贫

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忠诚担当

春光正浓照李庄

党恩涌泉滴水相报

“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我拼搏的战场”

乡村振兴“领奏人”

让更多群众尝到猕猴桃的甜头

“10分钟服务承诺”暖民心

“我是党员,守护群众是我的责任”

做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贴心女儿”用青春守护“夕阳”

服务职工用心用情解决难题实干快干

“当干部就得给村民办实事”

走进群众心中的“驻心”干部

两个“80后”结对子学党史

辽宁省抚顺市乔安山家庭

设身处地,她的调解真诚温暖

失明更要“心明”盲人党员王慧创办线上党史学习平台

他成了凉山“脱贫活字典”

王烈:用一辈子守护孩子健康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

义务“水管员”胡正兴

 

 

“我们不仅是艺术之家,也是革命之家”

 

寄语

我们谭家四代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的妻子、著名京剧演员阎桂祥和我的弟弟妹妹也是共产党员,我父亲的所有徒弟和我的所有徒弟也都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们不仅是一个艺术之家,也是革命之家。我们一定要把革命的基因和艺术的基因结合好,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做出谭家应有的贡献,为党和国家贡献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和力量。

——谭孝曾

被公认为“中国京剧第一世家”的谭家是京剧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从第一代谭志道开始,历经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再到谭孝曾、谭正岩,百余年来连续七代40多人都从事京剧事业,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同样令人惊叹和感动的是,这个京剧世家几代人都是共产党员。2020年,年过七旬的共和国同龄人谭孝曾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四代传人都是共产党员的京剧世家,不仅是杰出的艺术之家,也是忠于党和国家的革命之家。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时,谭孝曾刚刚出生。当时很多人对共产党这样一个新的政权不了解,有的人跑了,逃了,躲到香港、澳门、台湾观望,但谭孝曾的曾祖父谭小培却坚定地教育儿子谭富英和孙子谭元寿说:“咱们不能走!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能打败蒋介石领导的800万军队,就证明这个政党是深得人心值得信任的。得人心者得天下!我们不但不能走,还要迎接这个新政权的成立,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北平,因为他们保住了北平不必经受战争的摧毁。”因此,解放军进城的那一天,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就抱着刚出生的谭孝曾,四代人一起到大街上举着红旗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这就是谭家,也是谭孝曾跟中国共产党的初次接触。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给了艺人最高待遇,谭孝曾的曾祖父谭小培被中国戏曲学院聘为国家十大教授之一,培养出了中国戏曲学院第一届京剧人才。毛主席到北京之后观看的第一场京剧,是由谭孝曾的祖父谭富英在当时的六国饭店演出的,谭小培陪同毛主席观看。等谭孝曾长大了,考入了北京戏曲学校,也跟着父亲谭元寿、祖父谭富英三代人一起去给毛主席演出。“我那时才十岁,毛主席看见我,称我为小小谭,称我父亲为小谭,称我祖父为富英同志。”谭孝曾回忆道:“我第一次进中南海时才十岁,很紧张。但我唱完之后,毛主席不仅给我鼓掌,还把我叫到跟前儿,问我都学了几出戏,跟谁学,还鼓励我,给我包了好多好吃的,让我拿回家给兄弟姐妹分,拿到学校给同学们分。”

谭家几代人对党的感情都很深,也都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和忠诚之心。谭富英是中国文艺界最早加入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
谭元寿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谭孝曾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谭孝曾之子谭正岩被党和国家培养成为京剧专业研究生,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金奖第一名。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各种自然灾害,每当党和国家遭遇到困难的时候,谭家人都和全国人民一样,紧密地和党站在一起。抗美援朝时,我父亲在上海,把一个月的收入都捐献给国家。我祖父谭富英因为参加支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连他父亲谭小培去世都没能赶回来。不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汶川地震,我们全家人都会义不容辞进行慰问演出。去年疫情期间,我们也一直在创作献礼建党百年的新编京剧《许云峰》,我儿子谭正岩担任主演。我和正岩还有全团的同志们,戴着口罩坚持排练,终于把这出戏排出来了,反响特别好。”谭孝曾说,“我们现在准备把这部戏往精品打磨,这也是我们谭家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谭家的心都永远跟党紧紧贴在一起。”

说起党的恩情和对党的感情,谭孝曾滔滔不绝,但提到自己的入党经历,他却十分谦卑:“我年岁不小了,都70岁了,虽然一直有入党的心愿,但我总觉得自己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还差距太大,所以一直不敢向组织提出入党的要求。当我儿子也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我父亲就教育我说,你看上海电影演员牛犇老师都80岁了,还要求入党,你怎么能不提出入党要求呢?在我父亲的鼓励下,在我儿子的激励下,党组织也找我谈话,关心我,鼓励我,所以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党交出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谭孝曾激动地回忆道:“入党时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一生当中从来没这么激动过。当我填表的时候,我的手都是颤抖着的,眼泪都流下来了。2020年11月30日,我在中国共产党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履行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职责。2021年,我将成为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一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做一名合格、光荣、坚定的共产党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实际行动代表谭家,代表我个人,报答党对谭家的恩情。”

 

曾在沙场九死一生,立功10余次;
深藏功名60余载,总挑最苦最累的活干‍

——95岁老英雄乐为大学生讲党史

2021年06月09日

湖北日报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的入党誓词,坚决听党的话,保证完成任务。”

“战场上也好,和平年代也好,只要是党交给的任务,就要好好完成。”

“党把我培养成一个革命军人、国家干部,我就要努力为党、为人民做点事。”

5月13日上午10时许,武汉大学一幢砖红色的职工宿舍内,一位老人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3名研究生讲党史。老人叫严传梅,今年95岁,是武汉大学离休干部。鲜为人知的是,他是一名勋章累累的老英雄。

80年前,年仅15岁的严传梅参加革命;
62年前,他脱下军装,深藏功名,投身建设。现在,他依然发挥余热,践行着一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神秘皮箱,60余年后才打开

2020年初,身处武汉的严传梅因基础疾病复发,无法及时医治,病情一度恶化。94岁高龄的他以为时日无多,将子女叫到身边说,在老房子里有一个带锁的皮箱,并嘱托:“这是我一生珍藏。一定要将这份传家宝代代相传。”在这个已经斑驳的古铜色皮箱里,珍藏着镌刻英雄荣耀的各类勋章和奖状:

一张泛黄的奖状,记载着他“参加淮海战役全歼黄维兵团,英勇顽强、功绩卓著”“予以记特功”的英雄事迹;
一枚“人民功臣奖章”,在鲜艳的五角星映衬下“人民功臣”4个字耀眼夺目;
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上,城墙和麦穗围绕着挥舞着军旗的战士;
还有十数枚大小不一的军功章、纪念章………

这些勋章和奖状,见证了严传梅在沙场九死一生、立功10余次的革命生涯,却被老人藏在皮箱里,60余载不为人所知晓。

13岁加入抗日社会团体。15岁参加新四军,扛着步枪上了战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枪里没子弹,拿着马刀跟敌人干”“我们是有人没有枪、有枪没有子弹”,回忆起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严传梅无限感慨。

提及牺牲战友,总是泪流不止

抗日战争时期,严传梅参加了大大小小70多场战斗。

当时,驻扎在荆门城的日军十三师团,主要依靠经钟祥、京山的交通运输线,将抢来的物资运到武汉,从而实现“以战养战”。为了破坏这条运输线,严传梅发动各方力量,连续多日挖断沿途道路。日军非常震惊,展开疯狂反扑,战斗异常惨烈,抗日队伍伤亡很大。正义必胜,就在日军进行大规模扫荡的第二天,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严传梅加入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旅,投身到解放战争之中。

在淮海战役中,严传梅作为十一旅解放大队二队队长,带领140名战友参加了惨烈的双堆集战役。面对敌军猛烈的空投炮火,他们在夜色掩护下挖掘地道,占领一个又一个村庄,缓慢向前推进。他说:“听到炮弹‘嗖嗖’响,那就可以放心地冲锋;
但是当你听到‘噗噗’的声音时,就要立即侧身扑倒,否则就会挨炸。这是在战火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双堆集战役一直持续了20多天,去的时候有140多个兄弟,回的时候只有10来人。我的很多战友就在我面前被敌人机枪扫射牺牲了……”回忆起那些英勇牺牲的年轻战友,严传梅老人的眼中盈满泪水。

为抗疫一次捐款3万元

1959年,严传梅转业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职。勋章和奖状被他压在箱底。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总是挑最苦最累的干,数十年如一日。

“以前我只知道父亲是个老兵,没想到他有这么多故事。”严传梅的儿子严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父亲为人质朴,平时不愿意和别人讲过去的事,一双80元的皮鞋穿了10多年,没想到为了抗疫竟一次捐出3万元。”

“我们也是严老捐款后,才知道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武汉大学离退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经常会有武大的学生来探望严老,见学生们乐意听他讲故事、讲党史,严老很高兴。”由于患有眼疾,严传梅不方便外出,多是在家中为学子们讲党史。深情讲述中,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听亲历战争、上过战场的英雄讲党史,比从书本中看到的更震撼,也更感悟到党的伟大!”聆听严传梅讲党史的一个多小时里,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周帅、李硕和卢光卫数次红了眼眶。他们告诉记者,要向老英雄学习,永远做到心中有祖国、肩上有责任、身上有正气,一定要勤于学习、刻苦磨砺、增强本领,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百姓眼中的“小温书记”:用真情扶真贫

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02日

“赶了百里路,俺们就想看小温书记一眼,哪怕见面说句话就走也成……”3月19日上午,在山东菏泽成武县人民医院住院部,73岁的王运昌和一同前来的七八名村民不停地恳求住院部保安。

村民们口中的“小温书记”即山东工商学院教师温振鹏。从2017年至今,温振鹏先后两次主动请缨,赴菏泽巨野县、成武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

3月16日下午5点左右,在跟随工作队回住所的路上,温振鹏突发脑出血晕倒,被同事和群众紧急送医抢救。两年前温振鹏曾担任第一书记的巨野县田庄镇小屯村村民闻讯赶来,只为看一眼“小温书记”,让牵挂他的全村父老安心。

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才会真正赢得百姓的爱戴——投身扶贫事业以来,温振鹏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承诺:用真情扶真贫。

2017年,温振鹏初到小屯村。小屯村组成较为复杂,有一个行政村和两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062人,贫困户53户116人,预脱贫45户106人,政府兜底10人。

温振鹏坦言,当时自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里,真的去了村子后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长期不开展党组织生活;
干部群众思想保守、工作进展缓慢;
不少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的多。不仅如此,工作中只要牵扯到谁家的一点利益,相关人员就会横加阻挠甚至加以要挟;
一些家族势力影响干扰村委会工作……

更多的挫败感来自村民的不信任。刚入村时,温振鹏入户交谈,村民的方言实在是听不太懂,后来能听懂一些时,他才得知大家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大学机关干部是来镀金的,过两年就回城里上班了,他能干点啥?”

还是要脚踏实地干起来!温振鹏回忆,自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以及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在干工作中慢慢发生变化的。

通过找村民聊天和入户走访,温振鹏摸清了村里老百姓最期盼的一件大事——修路。村里的路宽窄不一,坑坑洼洼,遭逢大雨更是进村、出村不易,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

温振鹏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先修路,经过详细了解,他向镇党委反映了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最终落实了村里“一事一议”20万元水泥路项目。

不仅如此,他还广泛发动村里走出的能人捐资修路。村民们得知开工修路的消息后,兴奋地说:“温书记啊,俺们在这儿都住了三四十年了,一直都盼着门口的路能好走点,感谢你给全村带来的实惠!”

水是农业的命脉,村民们一直想修养水站,修养水站就要修干渠,申请好的款项随着时间耽搁黄了,温振鹏顿时慌了,之前曾答应过乡亲们,在村里大喇叭也喊过了,现在申请不到款项,这可咋办?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温振鹏硬着头皮直接去找了县委书记,让他没想到的是,书记当场便让温振鹏写了申请。经水利部门研究,巨野县1万亩的精品良田工程正式落户到山东工商学院所负责的3个帮包村,并为小屯村农田打了67眼灌溉机井。

这番经历让温振鹏感慨:“找领导办公事、办正事、为群众办实事,领导就一定会支持你。”

驻村不久后,温振鹏就踏遍了村中的沟沟坎坎。对每位党员干部,他都交了底谈了心。他逐一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在大学里,温振鹏是搞档案工作的,将贫困户的情况分门别类登记后,他找准了“党建帮扶”的脱贫致富路子。有了方向,就按计划踏实推进。

在小屯村,温振鹏先后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党员群众会,走村串户进行政策宣讲,向村民们传达中央、省、市的精准扶贫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强烈愿望。一年半以来,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村里每一个贫困户落实了政策。他协调相关企业,为王运宏家安装了光伏发电板,还帮他家落实资金,建起了大棚。

“没想到,房前房后胡同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以前每逢下雨胡同积水,出门都要蹚着水出门,俺们小屯村断头路也与省道连接了。”在外打工9年小屯村村民王海回乡后,产业和道路的变化最让他意外。

为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疾苦,他制定计划要求村两委到贫困家吃饭。时隔两年,王运昌还记得小温书记到家里吃饭的情景,“人特别厚道、朴实,想给他单做一个菜,他说做啥也不让,有啥吃啥,一点也不嫌弃俺们。”

慢慢地,温振鹏走在村子里,村民们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亲切地称呼“小温书记”“大兄弟”。随着他将扶贫工作干在实处、做到细处、落到深处,他也一步步成为贫困群众的身边人、心里人和亲人。

而温振鹏的经历正是山东工商学院近年来抓党建涌现出的模范典型群体的生动缩影。

2020年10月,温振鹏经过选拔入选省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前往成武县工作,每天他奔忙在乡镇和村庄,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如今,温振鹏已度过两次危险期,身体逐渐好转。他对前来到医院看望他的领导和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好起来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出一分力。”

 

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忠诚担当

——喀什用身边榜样引领政法队伍砥砺前行‍

2021年06月08日

法治日报

气喘吁吁,脸色泛白,腿脚无力。

今年4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公安局13名参与“公安民警重走英模路探寻英模初心”体验活动的民警,在翻越海拔4800米的唐勒达阪时,真切感受到了坚守一线政法英模的不容易!

体验民警们当天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到135公里外的马尔洋乡,不仅要经过唐勒达阪,还要面对帕米尔高原的崎岖山路。

带队体验的是“全国公安楷模”、塔什库尔干县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丁发根,他曾在马尔洋派出所工作生活11年。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光耀时代。

长期以来,喀什地区政法战线涌现出一批批忠诚担当、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英雄模范,展现了喀什地区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今年以来,喀什地区政法系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掀起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热潮,广大基层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把学习英模精神转化为推进政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将对英模的敬仰融入政法工作全过程,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喀什、法治喀什贡献力量。

西北重镇英模辈出

在喀什公安英烈纪念馆里,载录着无数边疆烈士令人泪目的事迹!

“喀什安,则南疆稳,南疆稳,则西域定,稳西北以经略东南,聚伟力以复兴中华……”刻在纪念馆墙上的《昆仑警魂赋》,点出了喀什作为祖国西北重镇、丝绸之路上一颗明珠的重要意义。

据喀什地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喀什地区政法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队伍,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宝贵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各族群众的安宁和幸福,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淬炼出可歌可泣的政法英模精神。在英模精神的激励中,在喀什地区广大政法干警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换来了当前喀什地区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局面。

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队员用忠诚和血肉维护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以战无不胜的本领让暴恐分子胆寒,他们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阿力普·图尔荪,把经手的每一件刑事案件都办成“铁案”,被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喀什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木亚沙尔·麦麦提业务精湛,审查办理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新时代最美检察官”。

政法英模血脉相传

在喀什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正是因为政法英模忠诚的血脉与各族群众同频共振,政法英模的崇高精神持续传承引领,才不断涌现出了更多新时代的政法英模。

2021年1月4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学习期间,为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献身,年仅41岁,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他和父亲、祖父一家三代人70年接力守边的爱国奉献壮举,感动了无数人。在他们的感染和带动下,当地一大批牧民自觉投身守边护边行动中,筑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钢铁长城。

2014年9月20日,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90后特警艾力夏提·吾斯曼在喀什地区巴楚县执行一起重大任务时,手部受重伤,他强忍剧痛,直至任务完成。因错过最佳治疗期,他的小拇指骨骼严重畸形,医生在他手部打入4根钢针,固定受伤部位。

艾力夏提·吾斯曼出生在一个警察世家,家族40名成员中有23名警察。2021年4月27日,艾力夏提·吾斯曼所在的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身边榜样引领方向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据《法治日报》记者了解,长期以来,喀什地区高度重视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喀什地委政法委专门下发《关于开展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选树工作的通知》,坚持实绩导向,突出重点部门和基层一线,深入挖掘选树忠诚担当、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成绩优异、群众认可的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同时,喀什地区采取多项激励机制,对选树的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政治、工作、生活待遇。充分发挥政法英模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展现政法队伍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大力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

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喀什地区政法系统分批组织广大政法干警前往“喀什公安英烈纪念馆”开展英模教育活动,政法干警们更加坚定了维护喀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决心,坚定了用忠诚书写责任担当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近日举办的喀什地区政法系统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上,8位喀什地区政法英模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

喀什地区公安局则从全地区公安机关抽调16名宣讲骨干,组成英模事迹巡回宣讲团,分赴13个县市公安局基层队、所、站作了21场热血沸腾、直击心灵的宣讲。

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发挥身边典型“传帮带”作用,“一对一”匹配结对促进教育整顿成果转化。其中,阿力普·图尔荪成为该院刑事审判一庭法官助理蓝旺的跟班学习老师。蓝旺说:“通过跟班学习,我对刑事审判业务有了更深的感悟,学到了不少办案技巧,提升了业务能力!”

“喀什地区广大政法干警将以英模精神为激励,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把身边政法英模的精神和品质变成宝贵的精神财富,时时向政法英模学习,事事向政法英模看齐,推动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增强喀什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喀什。”喀什地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春光正浓照李庄

——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李庄村党委带头人辛建

河南日报

2021年04月13日

清明节过后,气温一天天暖起来。4月11日傍晚,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李庄村的集市上人来人往。李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辛建也来到集市口,防止车辆占压消防通道。“辛书记,村里不断巡逻,占道车基本没有了,您早点回去休息吧。”看到辛建,李庄村村民辛廷要大老远招呼道。

四月初,村民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热线反映,长青路集市车辆占压消防通道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辛建便迅速组织“地毯式”排查,制作“消防车道、禁止站停”牌子挂在显眼位置,组成巡逻队员随时发现、及时劝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辛建眼里,群众的忧心事没有大小,只有解决得好不好。尤其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李庄村把“学党史、悟思想、做实事、开新局”落在实处,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一桩桩、一件件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解决并验收过关。

46年工龄扎根李庄,36年党龄坚守李庄,63岁的辛建靠着“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的作风、“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的责任、“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的担当,参与并见证了李庄村的“蝶变”。

从人均负债1.3万元到每年股份分红2万元

“1995年,村里真是穷啊。”76岁的村民李长志,依旧清晰记得李庄曾经的痛:地卖完,钱花空,撇下的地成塌陷坑,村民急得把三轮蹬。

“难不难?难!干不干?干!能干成不能?能!”1995年,辛建当选李庄村村委会主任,定下目标:要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李庄村原处于城乡接合部,大部分土地属于塌陷区,没多少像样的农田,所以一直没分田到户,走的是集体发展道路,但12个村办企业,7个停产、5个半死不活。于是辛建就围绕村集体经济做文章,先捋清楚症结所在。村“两委”理思路、转观念、结合区位优势,提出“退二进三,发展三产,鼓励个体”的发展思路。

那一年,李庄村对濒临破产的7个村办企业果断关、停、并、转;
拆除破旧不堪的建西综合市场,建起西建材大世界;
回填村北部的采煤塌陷地、塌陷废弃地,相继建起建材、家具、装饰材料、汽修、饮食文化5个专业市场。

一系列改革,为李庄村第三产业注入了活力,也撬动了土地价值。往前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随着商户越来越多,村民收入也在增加。2008年年初,李庄村清偿完3000多万元债务,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了1.9亿元。

近2亿元的村集体资产,对于一个村子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债也还完了,还有这么多结余,有班子成员提出“歇一歇、缓一缓,咱这一届村‘两委’也算功成名就了”。

“不能只看眼前固步自封,李庄村要可持续发展,要让我们村民的生活赶上城里人的生活水平!”辛建说,共产党员就要有一股带着群众一起奋斗、永远往前跑的劲儿。

2008年4月,李庄村启动股份制改革。经过21次村民代表大会,股改方案20次易稿、三榜公布,次年9月,平顶山市首家村级集体股份合作社——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李庄村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此举将集体资产通过评估折股量化到村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明确集体、村民在集体经济中占有的份额,确保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养老的后顾之忧。

如果说1995年转变思路在土地上做文章扭转了李庄村的贫困面貌,那么2008年的村级集体股份制改革则把李庄村带入了发展“快车道”。“前者是变,扭转了困局;
后者是畅,能抵达未来。”辛建把发展方向琢磨透了。

大方向定了,往后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紧跟全市旧城改造的步伐,李庄村对原有的5个专业市场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出了平西建材城、名门怡购城、居然之家等品牌专业市场,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商业区,实现了互利共赢。

从1995年担任村委会主任,到2002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再到今天,26年来,辛建带领李庄村实现了破茧成蝶——曾经集体债务3000多万元、村民人均负债1.3万元,如今村集体固定资产20多亿元,在岗人员退休后人均拥有集体资产百万元、人均每年股份分红2万元,累计交税4000多万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

这么大体量的资产如何有效管理,做到公开、透明,不出乱子?李庄村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公布收支情况;
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年对村属单位进行年度审计,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结果;
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情况每季度在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
同时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进行党风廉政、政策法规学习教育,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实现了干部、群众的双向监督,做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几十年来没有出现一例违法乱纪事件,干部队伍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能人出头,致富不愁。旧题新做,废墟堆里也能开出花。”提起当年寻找发家致富突破口的往事,退休村干部施巧玲依然感叹不已。

党性为基的李庄村,也实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2011年,李庄村党委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辛建个人也于1999年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党员干部要能吃苦能吃亏能受屈,牢记‘三心两不要’”

“党员干部要能吃苦能吃亏能受屈,一口不多吃、一分不多占、一气儿活不少干。”辛建给村“两委”定过规矩:“三心两不要”,即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事业心、做人有平常心,当干部不要怕吃亏、想发财不要当干部。

村民们都知道,二十多年来,辛建带领李庄村从穷到富,背后吃的苦数都数不清。“天上不会掉馅饼,李庄村现在的好生活,是辛建带着一群共产党员靠吃苦和实干得来的。”李庄村退休村干部翟建坡说。

至于吃亏,在辛建身上更明显。“是党员就要学吃亏,学吃亏才有人跟随;
是党员必须能吃亏,能吃亏才会有威信;
是党员应该肯吃亏,肯吃亏才能有作为;
是党员应带头多吃亏,多吃亏自然少是非。”他这番话,是有故事的。

作为全市首家股份制改革试点村,李庄村的改革非常不易:仅村民的情况就分为18种,界定股民时,嫁出去的闺女、未过门的媳妇、上门女婿、离开多年的老门老户、搬进来的外迁户各讲各的理儿……带头改革的辛建被众人盯着,一杆秤必须掌得稳稳的。

辛建先拿自己“开刀”:“我的工作关系在街道办事处,是国家工作人员。劳动股,我不要。”要知道,在李庄村的股份分配中,劳动股占的比例最大,但辛建直接把自己最大的利益削掉了。

正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让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齐心协力地推动李庄村股份制改革。

但改革也并非平静无澜。分红中,有些人因为违反村规民约,被减少分红而闹;
有些人怀疑别人分得多,没有凭证就乱说一通……类似这样的委屈,都压在辛建身上。

“对农村干部来说,这就是家常便饭。有杂音也要坚持原则,为全村群众服务好才是根本。”辛建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始终把党的事业举过头顶,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吃苦吃亏受委屈根本不是事儿。

“未来5年,力争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5亿元”

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村民共享,是“小家小爱”;
把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则是党建引领下,李庄村的使命与担当。

“要让辖区内每个人安心舒心放心,守护好群众安康、村庄安全。”去年疫情期间,李庄村参与疫情防控人员达上百人,合计投入各类物资50多万元,党员共捐款14170元,做到了卡点24小时不间断值守、全村庭院及街道每日无死角消杀消毒、群众生活所需有保障、隔离人员及庭院受关爱、疫情防控宣传不放松、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有保障。

去年3月复业时,李庄辖区内一家美容店收到了减免房租的大礼包。“致富不忘党,不忘国家需要。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我们李庄村干群齐伸手,疫情防控更要与政府共担风险,与商户共克时艰。”辛建说,为了帮助辖区企业和商户渡过难关,村党委共为商户减免房租近1000万元。

“手牵手、心连心”还体现在扶贫路上。辛建曾多次应邀为全市多个县(市、区)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传授李庄模式、交流发展经验,并为贫困村捐赠价值6万元的果苗,购买贫困地区的滞销蔬菜,助力脱贫攻坚。

进入“十四五”,乡村振兴成了发展主线。在李庄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自然已是“金字招牌”,全民体检又成了一大亮点。村委会出资,每年为40岁以上村民提供市级医院免费体检,对身患重病、大病村民进行补助。

此外,李庄村出资1000多万元对全村水、电、路、下水道升级改造,投资400多万元建设天网工程、消防工程、明亮工程;
为全村523户庭院统一免费安装电动车智能充电桩897个;
投资10余万元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改造,设置村民文化大讲堂、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所,开设“好公婆”“好媳妇”学习班,每年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祝寿,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村风民风……

“李庄村的发展一定要有耐力、活力,不断注入新鲜力量,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辛建说。

去年12月,李庄村党委完成换届选举,辛建以全票当选;
今年1月,李庄村委会完成换届选举,群众参选率达到99.8%。如今,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6岁,其中“90后”成员1人,“80后”成员1人。

今年3月,李庄村启动“青年研究会”事项,着力吸引、培养、用好李庄村本土大学生,为家乡发展投入感情和活水。“要逐渐向有知识、有才干、有激情、有梦想的年轻人递上接力棒。”辛建说,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中,党建引领、后备力量、社会治理是关键词。

未来5年的规划中,李庄村将继续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完成平西商贸中心、汽修城改造项目,力争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5亿元,在岗人员退休后人均每年股份分红提高到2.5万元至3万元;
加快新村剩余安置房的改造进度,推动老村改造;
加强现有管理人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4月伊始,鹰城大地,草木蔓发,生机正兴。李庄村的发展,在辛建这样的基层共产党员带领下,增能蓄势、春意在望。

 

党恩涌泉‍滴水相报

──记“天津楷模”、天津师范大学退休干部王辅成‍

天津日报

2021年04月28日

“人民第一,他人第二,自己永远是第三。”这是天津师范大学退休干部王辅成的座右铭,被他写在了微信签名处。“如果青少年的价值观都以此为准,那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种种理想,都可以实现。”他说。

从1994年开始,王辅成一直致力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讲,而且站着讲、脱稿讲、不计报酬讲,一讲就是27年。

“三观”,他不仅宣讲得好,更践行得好。27年坚守,1564场宣讲,向困难群众捐款超50万元……他用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点亮了大家的信仰之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传播者”。

笨鸟勤飞──走到哪里讲台就在哪里

听过王辅成讲课的人都知道,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叙述原文不仅能精确到字数,还能说出出处、篇目,甚至第几页、第几行……备课之精,让人叹服。

其实,他并非天生记忆力超群,只不过比一般人更加勤奋、更加坚持。“我原来并不机敏,所以就笨鸟勤飞。从上学时开始,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退休后仍坚持每天学习五六个小时,早起用两个小时学习背诵规定篇目,下午阅读摘抄,晚上再温习以前读过的书籍和读书札记,在日复一日的啃读中融会贯通。”他开玩笑地说:“看书学习能增长见识,这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

开讲“三观”后,他又开始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文史哲经各类学科,有的文章一读就是几遍、几十遍,直到背下来为止。

站着讲、脱稿讲、不计报酬讲──“约法三章”是他每次上台宣讲的开场白。邀请王辅成宣讲的单位,都领教过他的“倔脾气”。不管去哪里宣讲,他从不让人接送,不管多远,都自己乘公交车去。一次讲完课,已是晚上八时多,邀请方想打车送他回家。再三推让后,王辅成急了:“你们要是再坚持,下次我就不来了。”此后,他还专门把“约法三章”加了两条:不吃饭、不接送。

多年积劳成疾,长期精力透支,他时常与多种疾病抗争。“一个月前,我还能按照‘约法五章’,站着讲两三个小时,不看一眼稿子。”坐在天津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病床上的王辅成对记者说,“忽然有一天,早晨五点多钟刚起床,就感觉剧烈眩晕,昏昏沉沉。到医院检查后,就留在这住院了。”

对他来说,走到哪里,讲台就在哪里。

4月7日,正在住院治疗的王辅成,为天津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讲了一次特殊的党课,这已经是他的第1564场义务宣讲了。穿着病号服的他,往党旗下一站,只字未言,已是一堂课。

“三观”宣讲播撒希望,真心真传硕果累累。“王老在党课中教导我们,活着树一面旗帜,倒下铸一座丰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作为王辅成的责任护士,泌尿科主管护师尚晓霞说,“住院期间,他不仅给我们讲党课,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学习,随时为我们答疑解惑。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更激励我们这些年轻党员不断前进。4月21日,王老刚刚成功完成手术,我们也祝愿他早日康复,重返讲台。”

为党庆生──涌泉之恩滴水报

白发苍苍,面容消瘦,病床上的王辅成,依旧坚持学习,义务宣讲。有人不禁疑惑,他图啥呢?

图名?可他20世纪70年代就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荣誉称号,这些年,还先后被评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诚信之星”、“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荣誉等身,不缺美名。

图利?可27年间,他先后宣讲了1564场,听众不计其数,却坚持不收任何费用,还向困难群众捐款超50万元。利字于他,轻如鸿毛。

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图的是报恩──把一切献给党!

“我9岁时新中国成立,是党结束了我凄风苦雨的童年。党对我的恩情是涌泉,我只能以滴水相报。”王辅成说,“党恩我至死也报答不完,一定努力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出于这种报恩的思想,退休之后,他开始坚持义务宣讲,讲着讲着,自己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抛开报恩不说,就是从咱们国家民族的未来着想,也应该帮助年轻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谈起自己的身体状况,王辅成不无遗憾:“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本应大出一把力,更加慷慨激昂、有声有色地进行宣讲,偏偏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个27年如一日的“宣讲战士”,他实在不想缺席。思虑良久,他通过记者,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信仰、忠诚、奉献与善良,是一个大写的共产党人永远的诗和远方。”王辅成说:“写好人字,只需两笔,做个好人,需要一生。这句话我小时候就看过,可惜理解不深,上了年纪再看,却觉得质朴无华。我要用无怨无悔的一生,报答党的恩情,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讲好“三课”‍──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在“三观”宣讲中,王辅成多次讲到“生死观”,今年81岁的他,从不惧谈死亡。

病床前,他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他的生命里有多少岁月,而在于他的岁月里有多少生命。鲁藜有句诗──‘我’在‘无我’里获得意义,种子消失在泥土中获得价值。这也是总书记讲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从学校到社区,从机关到企业,从天津到外地……如今,老人播撒下的种子,早已收获一片绿洲。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王辅成这个名字,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把他当作“人生偶像”“精神导师”。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李相宜在本科时期就受王老影响,2018年毅然选择到新疆支教。在哈密,她担任高一年级班主任和英语老师。谈及自己的选择,她说:“王老说‘人的价值不在于自然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有效生命的短长’,这句话成了我人生的座右铭,也让我作出无悔的青春选择。”

王辅成的言传身教,不仅成了李相宜的人生信仰,还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力量。

“25年来,我有效生命最长的时间,就是在西部支教的一年半,每天都有意义,每天都在发挥作用。王老还说‘活着就要树一面旗帜’,我也会为我的学生们树一面旗帜。”李相宜说。

在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听完讲座后,给王辅成连续鞠了六次躬;
在天津工业大学,一名学生激动地跑上讲台,眼含热泪给王辅成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天津大学,一名叫李佳桥的同学发来微信:“谢谢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圣人的存在,直到遇见您之后,我感觉这个世界真的有圣人。”

……

“这一件件小事,深藏在我的记忆中,成为这些年最宝贵的东西。”王辅成动情地说。

用理想之光照亮前进道路,用信仰之力凝聚奋进雄心。“我现在这样,可能来日方长,也可能来日无多,如果还有来日,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讲好人生的最后一课。”说起今后的打算,他心里早有规划,“今后,我将把授课内容,拓展到理论课、三观课、担当课这‘三课’上来,把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

 

“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我拼搏的战场”

——记江苏“最美巾帼人物”晁亚丽

新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2020年初春,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晁亚丽而言极不寻常。2月1日,晁亚丽主动请缨,踏上逆行湖北驰援武汉的征程,彼时,距她援疆归来还不到20天。

天山之下,她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之花;
东湖之畔,她和死神抢时间,留下“苏鄂一家人”的浓浓之爱。

援疆戍边,爱撒天山润人心

2018年7月,我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医疗专家组接过了援疆接力棒。在科室人员紧缺的特殊情况下,晁亚丽克服困难,来到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8月的一天,当地22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凯丽·比努尔因持续高烧,被家人送往克州人民医院治疗。经检查发现,凯丽是因心内膜炎引发的多器官衰竭并发症。检查的结果让凯丽一家人陷入了绝望。

“凯丽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肾衰竭,情况万分危险。”从医近10年,像凯丽这样复杂的病症,晁亚丽还是第一次遇到。“到了这个时候,想要救回这孩子的命,就必须时刻关注细微的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她一边嘱咐医护人员有关注意事项,一边不忘宽慰患者家属,只要坚定信念就能治好孩子。为了防止病情急转直下而来不及抢救,晁亚丽在重症监护室里呆了整整4天4夜。在晁亚丽的努力下,经过半个月的连续抢救,凯丽的脏器功能逐步恢复。

援疆一年半,晁亚丽无数次全力以赴,用精湛的医术将一个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守护着天山下的生命之花。

驰援武汉,一心战“疫”守平安

2020年1月30日上午,徐医附院接到江苏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报名的通知,晁亚丽第一个在微信群里回复“我报名”。她在请战书里写到:“如果问援疆带给我最宝贵的是什么,那就是责任担当,是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政策的坚决执行,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可以随时奔赴前线……”

不足1小时,徐医附院援鄂医疗队伍组建完毕。晁亚丽受命担任一行7名队员的队长,奔赴武汉同济医院开展患者救治工作。

2月9日,病区里来了一名100多公斤重的男患者,呼吸困难,急需插管。护目镜里全是雾气看不清,晁亚丽想都没想,冒着感染的风险,脸对脸为病人插管,由于抢救及时,病人很快得到缓解。

2月14日,晁亚丽发动同事们一起写下50张“爱心处方”。“封城不封爱,苏鄂一家人。”“不要害怕,东西南北汇长江!”当大家把这些手绘祝福送到每名患者床头时,很多人哭了。从2月至4月,从武汉同济医院成功“清零”,又转战至武汉肺科医院,晁亚丽带领徐医附院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始终奋战在重症第一线。几十个日日夜夜,他们在救治前线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谨周密的防控知识,竭尽全力挽救着武汉重症病人的生命。晁亚丽说,为重症患者撬开生的大门、守护平安就是她的初心使命。

创新理念,勇攀前沿造福患者

“有人把重症医学科形容为‘生与死的较量场’,它离死亡最近,离希望最近,承载了病痛,却也饱含爱与希望。”晁亚丽说,做生命最后的守门人,多学一点,多走一步,就能为患者多争取一次成功获救的机会。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自工作以来,晁亚丽刻苦钻研,不断进步,先后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重症超声、连续血液净化、nava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PICCO、床旁纤支镜等相关监测治疗技术。凭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临床医疗技术不懈探索,她不断拓展治疗新领域,把众多的危重病患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如今,晁亚丽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作为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分会青年委员,她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在研徐州市课题1项,曾获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发表SCI及国家级论文近10篇。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晁亚丽更重视培养其他年轻医师,并承担起实习生带教及年轻医师规培任务,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此外,她还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引进新技术,举办各类学习班,在创建江苏省重点专科及首批危重症培训基地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

“无论是新疆还是湖北,那里涌动的信念与大爱,深深感动着我,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被祖国征召,为人民而战?”晁亚丽说,作为一名有17年党龄的白衣战士,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永远是她坚守与拼搏的战场。

 

乡村振兴“领奏人”

——‍记江苏最美巾帼人物兰红娟

新华日报

2021年03月30日

“农字上面是一个曲,下面是一个辰。象征着党带领着大家,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曲。”近日,在“江苏最美人物”专题节目录制现场,从常州东南村走出去的书法家恽建新老人为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兰红娟送上亲手写的一个繁体“農”字。扎根基层二十余载,兰红娟把初心使命写在农村广阔大地上,领着村民们不断奋斗,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敞亮。她赢得了村民的喜欢,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江苏省“吴仁宝式”书记、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

种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东南村,因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东南方向而得名,是西夏墅镇唯一保持传统农业耕种的村。2004年前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13万元,农民年均收入只有10030元,是新北区的贫困村之一。2006年兰红娟上任伊始就意识到,农村的根本立足点就是农业,好日子就要从“地里”来。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集聚资源,流转土地。兰红娟带着村委班子四处奔走给农户做工作,深一脚浅一脚,获得了全体村民的“赞成票”,2000亩土地被集中流转。

兰红娟认为,传统农业要想走远走稳,必须追求绿色安全健康。东南村种大米坚持不用化肥农药,用稻田里种植的紫云英绿肥还田,修复改良土地,长出的“夏墅”牌大米荣获江苏省“名优产品”等称号。村民姜秋萍说,“兰书记让大伙感受到作为一名农民的尊严和激情,种出了‘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在兰红娟的带领下,推行“村社合一”新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不少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合作社成为“现代农民”,至去年底,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村民每年增收1000元。

把稻田变成风景

依靠农业走上富裕路后,兰红娟又有了更长远的考虑——让家乡呈现出江南田园的生态之美。

把稻田变成风景,农产品变成礼品,民房变成客房。春耕时,鸟儿会跟在翻土机后面啄小虫;
夏天能听到蛙鸣、见到黄鳝。如今,东南村这个离城仅10多公里的“后花园”,吸引寻找“乡愁”的游人纷至沓来。乡村旅游有效带动了有机稻米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兰红娟说,美丽乡村建设绝不是简单模仿,要用情、用心、用智慧去建,要让乡村溢出外土内洋、外粗内雅、外旧内新的韵味:在白墙黑瓦的民居山墙上呈现农耕主题的彩绘,将家前屋后原本无序的老物件拾掇起来,营造一步一景的庭院。她还大胆启动“稻田公园”建设,保留稻田原有肌理,通过石板路、木栈道串联游览动线,把整个村庄分成北面的稻米产业示范区、中部的稻田公园区、南部的民俗美食体验区和东部的形象展示区。稻草雕塑与农耕剪影相互穿插,堤岸形成的半岛和岛屿错落有致,水面景观、临水平台相映成趣。

让幸福生根有后劲

虽然村里景色美了,农民富了,但真正愿意扎根农村的年轻人并不多。如何让幸福生根有后劲,兰红娟说,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有眼界的青年。在她的努力下,80后“东南村”媳妇主动分担村里的大小事务;
90后村委副书记李银花扎根农村;
90后小伙殷源回乡创业,自主开发米酒等系列农产品……

从“跃龙门”到“回农门”,兰红娟提出《关于加强对水稻种植扶持力度的建议》,促成新北区每年用于水稻种植补偿资金达3000万元,保障农民的切身权益,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兰红娟立志做老百姓的贴心人,无论何时走进东南村村委会,她的办公室门都是敞开着的,“谁来反映问题,来支招,都欢迎。”多年来,兰红娟每天无论工作到多晚,都会把一天的村务工作仔仔细细、详详细细地写在记事本上,记事本已经堆满了两抽屉。

让更多群众尝到猕猴桃的甜头

——记眉县金渠镇宁渠村党支部书记崔建龙

陕西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3月23日,春和景明。在眉县县城东南方向约7公里处,河营公路穿过连片的猕猴桃果园,通往房屋整齐、花坛林立的金渠镇宁渠村。

路旁的猕猴桃架下,崔建龙正在给59岁的村民杨乃明讲解果树修剪技巧和种植技术要点。不久前,45岁的崔建龙刚接任宁渠村党支部书记,现在他一心想着让村里每家每户的猕猴桃品质更高、价钱卖得更好。

宁渠村是一座有着268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久经渠水滋养,土壤肥沃,现已成为眉县猕猴桃的最佳优生区和核心生产区。

站在宁渠村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观景台上,上千亩猕猴桃园一眼望不到边。观景台两侧的宣传墙上,张贴着写满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要点的海报,包括“绿色生产十大关键技术”“眉县猕猴桃绿色生产允许使用农药列表”等内容。

“这个周年管理技术规程把每年12个月的管理技术要点都罗列了出来,即使之前没有种过猕猴桃,只要跟着这些技术规程学习,规范种植,种出的猕猴桃也符合我们的高标准!”崔建龙说。

10年前,宁渠村的猕猴桃产业还处于村民分散种植、质量良莠不齐的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统一的标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了提高猕猴桃果品质量,增加村民收入,当时村干部前往多地调研、走访,最终商讨决定建设一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

“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必须要有科学的建园规范。建园之初,我们多方借鉴,决定在河营公路两侧统一株距、统一品种、统一架材,集中连片建成3000亩的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崔建龙介绍,“我们还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刘占德教授指导,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得以利用。”

产业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村民的生活品质有没有得到提高。2017年以前,宁渠村8组村民杨乃明还没有种植猕猴桃,家里的3.5亩地一直种着传统农作物。2015年,一场大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杨乃明家成为村里的贫困户。当时还是村委会副主任的崔建龙三番五次地往杨乃明家里跑,不厌其烦地动员他种植猕猴桃。2017年,看着周围的村民一个个靠种植猕猴桃富了起来,杨乃明也动了心,终于把家里的3.5亩地全部种上了猕猴桃。

“刚种猕猴桃时什么技术也不懂,多亏了崔书记耐心地教我怎么种、怎么剪、怎么施肥,当时还请了服务队免费为我家耕地,如今能靠猕猴桃顺利脱贫,真是离不开崔书记的倾心帮扶!”杨乃明感激地说。

“宁渠村去年猕猴桃单项收入人均已达到1.55万元,老百姓真正依靠猕猴桃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接下来,我要带领村民把宁渠村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宁渠村猕猴桃品牌知名度,让每户村民都能尝到猕猴桃这个‘金蛋蛋’带来的甜头。”崔建龙说。

 

“10分钟服务承诺”暖民心

——记全国脱贫先进个人、湖北孝昌县王店镇党委书记胡忠文

湖北日报

2021年04月07日

3月21日上午,湖北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乡间小路上,游客不时欢声笑语,打破小山村的宁静。

近年来,王店镇在镇党委书记胡忠文带领下,先后打造幸福高岗、红色磨山、生态白鹤等美丽宜居示范村。2019年底,王店镇实现所有贫困村出列。

2月25日,孝昌县王店镇党委书记胡忠文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群众有所呼,村干部10分钟响应

“胡主任,真是感谢您!老伴现在恢复得越来越好!”3月19日,新岗村75岁村民胡礼猛紧握村副主任胡俊红的手。

去年10月,胡礼猛和老伴施云华到镇上赶集,不料施云华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司机逃逸。

慌了神的胡礼猛赶紧给胡俊红打电话求助。很快,施云华被送到医院,诊断为股骨头破裂。

胡俊红立马到镇派出所调监控,把监控截图转发到各微信工作群,最终警方锁定肇事者。经村委班子介入,肇事者赔偿老人医疗费和康复费用近7万元。

村干部的电话、职务、服务项目制成“明白卡”,每家每户发放。日常服务、突发情况、重大变故……只要是村民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村干部10分钟内“响应”。胡俊红说,该村连续多年零上访,“看起来管的事多了,但是民心聚拢了,村里各项工作更顺了!”

“10分钟服务承诺”工作法紧密干群的心,胡忠文在全镇推广。通过承诺、践诺、考诺、评诺,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村干部力量有限,如何更好服务?将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产业带头人也纳入“10分钟服务承诺”工作团队。

全年服务事项一一登记在册,服务效果采取服务队员自评、群众评议、支部点评的方式,每月一评。王店镇下辖36个行政村,村村比着干。

胡忠文介绍,镇里按季度给每个村拨付1万元专项运转经费,为这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考核结果与村“两委”干部绩效报酬和其他服务队员的经济奖励、选拔推优挂钩。

“我有一个胡爸爸!”

2014年,时任王店镇镇长的胡忠文投身脱贫攻坚战场,两年后,他上任王店镇党委书记。

大塘村包保户邓贤良家,胡忠文时刻牵挂。74岁的邓贤良和老伴吴秀清一身病,每月药费开支上千元,还带着读高二的孙子邓崔。邓崔6岁时,邓贤良的儿子因病去世,母亲不久便远走他乡。

“您二老就把我当儿子,有困难尽管说。”胡忠文每个月都到邓贤良家坐坐。在他的帮助下,邓贤良一家按政策申请到了医疗、教育、易地搬迁等各项补助。如今,两位老人每月自费用药500元左右,孙子学费负担也减轻了大半。

胡忠文格外关心邓崔,每年大年三十还给邓崔添置新衣。去年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邓崔上网课,胡忠文自掏腰包,给邓崔买手机,安装网络。遇上节假日,胡忠文经常让年龄相仿的女儿同邓崔一起玩耍,对邓崔视如己出。

“以前羡慕别的同学,现在我有胡爸爸!”一度孤僻的邓崔,逐渐开朗起来。

“书记帮咱们,咱们更要努力过日子。”邓贤良、吴秀清两位老人养了一头母牛和10只鸡,补贴家用。

“要把贫困户当亲人,做实脱贫工作。”胡忠文督促党政班子成员每月至少25天用于扶贫工作,提高包保干部帮扶质量。

为每个村量身定制产业路

磨山村因磨而得名,有着数千年的石艺史。但过去,基础设施条件有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曾是磨山村最真实的写照。

村民樊月东,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外出打工不便,虽然擅长锤凿雕琢之功,但村里没有产业带动,过着穷日子。

2016年,迎来转机。“拍脑袋决策,群众不会跟着干。”胡忠文走访调研,足迹遍及王店镇村落,和村干部们“头脑风暴”,为每个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方向。

磨山村也引来企业开发农旅产业,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热闹起来。院落整齐划一,围墙古朴高雅,磨山村也从一个“石头村”变成“旅游村”。

聚焦农旅融合,以红色磨山为辐射点,撬动社会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中原突围纪念馆、磨山村史馆等一批民宿景点,磨山村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地。当地村干部介绍,从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初七,每天有3000多人来游玩。

樊月东将家里的两亩地流转出去,凭着自己的手艺,一年做十几个磨子,引来游客争相购买。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磨山村只是王店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胡忠文介绍,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主线,王店镇累计投入6亿多元,发展林果药茶和养殖产业。培育韵鹤葡萄、巴石红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16个,建成韵鹤葡萄采摘园、红悦谷体验园等12家。

 

“我是党员,守护群众是我的责任”

——记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黄维安

甘肃日报

2021年04月29日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这一天,黄维安一生都忘不了。

这天,时任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双岔村党支部书记的黄维安,接到了镇党委疫情防控紧急通知。

“村里近期有没有从重点地区返回的人?”“需要拿出哪些防控措施?”……疫情来势凶猛,正在吃饭的黄维安迅速扔下碗筷,大脑高速运转起来。

双岔村毗邻国道109线,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一条通村公路穿村而过,是附近5个行政村近万名群众的重要通道。黄维安带领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干部,组建了先锋队,在主要出入口设立卡点,安排了24小时值班,严密排查、严防输入。

和时间赛跑!黄维安和党员干部拿着大喇叭,沿街进巷,连夜宣传防控政策要求。当跑完全村780户人家时,天已经亮了。

“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一想起全村老少的安危,什么都顾不得了。我是党员,守护群众是我的责任。”回忆起当天的情景,黄维安说。

黄维安清楚,作为村支书,全村的干部和群众都在看着自己。他带头向镇党委递交了疫情防控承诺书,庄重承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只要我在职一天,就要坚守一天。”

为做好从外省务工求学返乡人员的登记排查监控工作,黄维安到各村组深入细致排查人员,两天内摸排出省外返乡人员226人,其中从重点地区返乡人员6人。“当时人们都害怕疫情传播,但我是村支书,我不能害怕,群众家里一定得去。”黄维安主动承担责任,包保这6名从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戴着口罩登门指导督促他们居家隔离,并送去了体温计、口罩、生活用品等。

起初个别村民不理解相关规定,特别是对过年期间不能走亲戚、玩社火的要求不好接受。面对一些冷言冷语,甚至是指责,黄维安无数次通过打电话、微信拉家常的方式,耐心解释劝导,疏导情绪。“一位返乡后指责过我的小伙子,后来主动打来视频电话,含着眼泪向我道歉。”在那一瞬间,黄维安自己的泪水也流了下来。

连续90多个日日夜夜,黄维安吃住在村委会,每天不是在“卡点”上值守,就是在村里巡逻,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跑。村里缺铲车司机,他就开铲车;
谁家缺吃的了,他就到小卖铺里买方便面、矿泉水送去;
哪里缺煤了,他立即开上“三马子”送煤……饿了啃方便面,累了上车眯一会,黄维安咬牙坚持着,很长一段时间没在家吃过一口热乎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疫情防控期间,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黄维安始终不忘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他带领村社干部、保洁员制定消杀制度,坚持一小时消杀一轮,确保不漏一户一宅、一沟一渠。

韭菜是双岔村的主导产业,去年春节期间全村1000座日光温室里的韭菜正值上市期。黄维安和村干部在村口的国道109线上划出了一片“贸易区”,把韭菜运出村装上停在这里的商贩运输车辆,双方全程电话沟通,不发生接触。就这样,在严把疫情防控关口的同时,保障菜农不受损失。

当得知武汉物资匮乏时,黄维安带头为武汉一线人员捐款捐物,并号召党员干部献爱心,慰问值守人员。全村共募捐3.7万余元,韭菜3000公斤,口罩、方便面等物资折合4000余元。

没日没夜的奋战,换来的是全村没有发生一例输入或输出病例。黄维安高兴地说:“值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

2020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黄维安“退居二线”,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依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大家都说,黄维安和白衣天使一样,是最美的“逆行者”,而他却说:“我哪有那么伟大,就是平凡人加上一分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守护我们的乡亲。”

做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记天津市规划资源局信访处副处长王娜‍

天津日报

2021年04月21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榜样就是一个标杆。

信访工作不少时候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因为每天面对的是诉说、抱怨,甚至责骂……不少人怕干信访工作。而在我市基层信访一线,有这样一位干部,她一干就是30多年,凭着对党的一片赤诚和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协调处理了大量疑难复杂的信访事项,为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烦心事。她就是市优秀共产党员、市规划资源局信访处副处长王娜。

从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娜一直战斗在信访一线。不久前,记者在湖北路旁一栋二层小楼见到了正在忙碌中的王娜。“要做好信访工作,就要给自己不断地做加减法。为群众办事,不能计较得失,每解决一件就是加一分,没有解决就是减一分,每周、每月、每年给自己打打分,就能知道有多少群众问题解决了,有多少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工作,百姓忧虑便会少一分,我们的喜悦便会多一分。”她对记者说。

多年来,面对上访群众,王娜以实际行动诠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和坚守,始终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句好话暖心。入党20多年,她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隐忍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牺牲了许多个人利益,但仍然无怨无悔。

与她一起工作的同事清晰地记得,2011年初,王娜被诊断为右肾恶性肿瘤,医生建议她立即住院治疗。当时,正值信访工作繁忙阶段,她把住院单偷偷藏了起来,没告诉任何人,又连续工作了30多天才到医院做手术。由于信访处人手少、工作量大,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她一出院又强忍病痛主动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王娜常说,群众来访不可能是开开心心的,都是愁眉苦脸甚至一脑门子官司的,信访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要对群众的负面情绪积极引导,妥善处理,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群众。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有群众在网上留言反映,家中老人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不方便到不动产交易中心办理其名下房产转卖,希望产权登记工作人员能上门服务。收到留言后,王娜立即与市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取得联系,一边积极协调房产转卖事宜,一边安抚群众焦急情绪。去年9月,在疫情防控稳定的情况下,不动产登记部门恢复入户办理业务,王娜一直将老人的需求记在心里,第一时间与工作人员协调,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妥善解决了房产转卖手续等问题,信访人全家十分感动,称赞她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贴心人”。

一部电话听民意,三尺访台分党忧。在从事信访工作的一万多个日子里,王娜累计接待来访群众7.3万余人次,办理群众来信9.4万余件,受理网民留言3.1万余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信访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信任。

 

“贴心女儿”用青春守护“夕阳”

──记天津市退休职工养老院护理三科干部王坤‍

天津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有人说,最难的是坚持,最美的是奉献。从26岁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她用青春守护“夕阳”,在老人最需要的时候,她从不吝啬付出,十四载光阴,她把初心厚植于心,把使命躬身于行。

谁都知道,养老护理员是一份受累甚至不讨好的工作,而站在择业十字路口的王坤却选择逆流而行,因为她想做有意义的事,过有意义的人生。她说,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奋斗才有力量。

来到市退休职工养老院,初出茅庐、还处在被人照顾年龄的王坤,开始学着前辈的模样,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替天下儿女尽孝”的重担。每天早来晚走,给老人喂水喂饭、翻身拍背、人工排便、沐浴搓洗……护理部、卫生间、盥洗室每天都有她默默耕耘的身影。

“其实,照顾老人不单是满足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就够了,相比物质上的无忧无虑,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一有空闲时间,王坤就会来到老人身边,唠唠家常;
她也会上网,搜集哪些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既有趣又可以锻炼身体。在欢声笑语中,王坤与老人们之间形成了“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亲密关系,在“润物细无声”中,王坤也成为老人心中最信任的人。

因为工作忙,王坤很少能回蓟州的家陪伴父母,这是她心中的愧疚;
每当养老院里老人需要她的时候,她会义无反顾抛下一切,随叫随到,因为这是她心中不舍的牵挂。老伴儿去世的早、又没孩子的戴奶奶,当血糖不稳定被送到医院时,看见有家人陪伴的同龄人,难免会触景生情、情绪激动,陪着她看病的护工说什么,戴奶奶都听不进去,护工只好给王坤打电话。没一会儿工夫,出现在戴奶奶面前的王坤看出了老人心思,她像家人一样对戴奶奶说:“您不是还有我这个闺女吗?”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戴奶奶的心。为了哄老人开心,王坤推着轮椅徒步40分钟把老人推回了养老院。一诺千金,有诺必践,是王坤陪着老人走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老人的身后事,也是王坤一手操办。

她是老人们的“贴心女儿”,她也是一名母亲。去年,阻击疫情的警报拉响,养老院实施了封闭管理,77天未见到女儿的王坤把思念藏在心底,同老人们在一起,一边事无巨细地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一边充当亲情的传声筒,电话、短信、微信,随时倾听家属对老人的惦记,第一时间将家人的关心转达给老人。又有谁会知道,在每一次与女儿隔空“相聚”后,王坤都会偷偷地掉下眼泪。整理一下心情,她又出现在老人面前,用笑容、汗水驱散阴霾。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共产党员,凭着一颗赤诚之心,王坤说,她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夕阳更红、画卷更美。

 

服务职工用心用情‍解决难题实干快干

──记天津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党支部‍

天津日报

2021年04月02日

“还在医院住院时,工会就送来了慰问金2000元,之后单位工会又为我申报了职工大病救助,不出一个月,我就收到了5万元的大病救助金。出院后,我又收到了1.2万元的救助金。对于我们这种困难家庭,真有雪中送炭的感觉!感谢党和政府!”这是天津高盛钢丝绳有限公司员工张颖的心里话。

去年年底,张颖突发大病住院,高额治疗费用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工会系统的党员干部们帮他申请了救助金,这才解了燃眉之急。获得困难救助的职工,不止张颖一人。两年来,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仅关爱慰问和大病救助就发放资金1.55个亿,慰问救助职工7.1万多人次,其中有1216人各获得5万元大病救助。

服务职工用心用情。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烦心、最操心、最揪心的实际问题开展深度调研,特别围绕职工看病负担重等急难愁盼问题,在市总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制定出台了生活关爱慰问、大病救助、为职工免费查体等服务举措,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工作。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按全总要求,完善帮扶制度,开展摸底排查,及时与市民政局信息核对中心进行职工信息比对,按标准建立深度、相对、意外分梯度困难职工档案,实现了应统尽统、应建尽建、应帮尽帮、动态管理。强化工会干部结对子;
先后实施了生活、助学、医疗、就业等帮扶举措,发放了防疫物资,开展了差异化、个性化帮扶服务,深度困难职工全部实现了解困。

解决难题实干快干。制定重点工作落实进度明细表,把任务层层分解,实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高质量完成了2021年元旦春节慰问活动,仅市总工会就投入送温暖专项资金8300多万元,较去年增加2400多万元,增幅40%;
组织各级工会共筹集发放款物1.45亿元,走访慰问职工40.4万人次,慰问企业2636家,为近10万名留津在岗农民工开展了送饺子送年夜饭慰问活动;
高质量完成了2020年民心工程任务,为40199名困难企业职工、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开展了免费查体;
为742名困难学子发放了助学金。高质量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服务保障工作,全年累计支出防疫服务专项资金4600多万元,向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每周发放一次生活必需品,全年共完成46批次,累计慰问10万多人次。

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主动担当、冲锋在前。累计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近500家,为环卫职工、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服务;
建立“爱心妈咪之家”1566家,为备孕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提供个性化温馨服务。充分利用工青妇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知工”App平台,通过购买服务,免费为基层工会提供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00场,受益职工近万人……

2020年,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党支部收到基层单位和职工送来的锦旗14面、感谢信15封。“我们将继续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通过抓学习强队伍、抓机制强服务、抓创新办实事,把更多的资源、时间、精力用于服务基层服务职工,多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党支部书记赵勇敏说。

 

“当干部就得给村民办实事”

——记团风县团风镇黄土岗村党支部书记卢义军

湖北日报

2021年04月27日

在团风县团风镇黄土岗村,展板上有两组照片特别打眼。一组拍摄于五六年前:山黄、草枯、破旧的房屋、衣着陈旧的村民。另一组照片则拍摄于几个月前:青山、绿草、红砖白瓷的楼房和悠然自得的百姓。

转变,源于在大城市当老板的卢义军,回归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党员全身心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发展。

小康路上,他是“领头雁”

黄土岗村曾是重点贫困村、经济“空壳村”,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是卢义军回村后的首要任务。

他首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每到一个村民小组,都要召集村民宣讲扶贫政策,倾听心声,收集意见;
每到一户村民家里,他都要看住房、看饮水、问教育、问医疗、问困难。

几个月下来,他不仅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黄土岗村扶贫工作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过研究,卢义军制定“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村级产业、开发村域资源”的发展集体经济工作思路。“村里好不好,村民富不富,一看收入二看户,三看村部四看住,五看环境六看路。”卢义军认为,要想改变黄土岗村落后面貌,要大力推进村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

在卢义军带领下,黄土岗村新建公路12条,新铺水泥路面8公里、扩建1.3公里,改厕158户,完成474户自来水改造入户。宽敞的水泥路、崭新的楼房、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美好的现代化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基础设施改善后,卢义军带领村民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统一建成高标准钢架结构蔬菜大棚,引进市场主体入驻;
盘活濒临倒闭的村砖厂,共为村集体创收11万余元。

黄土岗村400多户脱贫户迈上小康路。

战疫抗洪,他是“排头兵”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黄土岗村安宁的生活。

团风镇是团风县疫情最严重的镇之一,在接到镇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后,卢义军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迎难而上,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战役中。

卢义军发动党员、群众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志愿队,给村民宣传防疫知识,保障生活物资,全天候值守卡点,极大的增强了村民战胜疫情的信心。“村党支部像‘守护神’一样,守住全村的安全。”回忆当时的情景,村民们眼里依旧饱含热泪。

2020年入汛期间,团风县连续遭遇暴雨袭击,境内长河水位全线超警戒,形势危急。

卢义军亲自上阵,带领全体突击队员冒大雨、扛沙袋、筑堤坝、查险情,挽救村民们辛苦种下的稻田、湘莲。“潮汛不退,我们不退!”他与队员们身处险情一线,连续一周都未休息,两只臂膀发黑发红,以实际行动在防汛一线筑起坚固堡垒。

乡村振兴,他是“动力源”

“只有党员动起来,村民才会跟着动起来,黄土岗村发展才会有动力。”卢义军深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队伍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上任以来,做好全村71名党员,包括19名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卢义军的“头等大事”。在他的带领下,黄土岗村“两委”注重党员的学习与教育,把加强组织建设当做重要课题,以党建为引领,制定完善村务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制度、村规民约等系列制度,不断提升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班子团结,才能有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卢义军带领村“两委”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讲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村“两委”班子由弱变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负债到现在的10万元,村民们都说:“因为村里有个好支书,给村民办实事、解难事。”

面对群众评价,卢义军解释道:“当干部就得给村里办实事。致富的路还得继续往前蹚!”

 

走进群众心中的“驻心”干部

——记盐城市委驻阜宁县帮扶工作队队员吕文宾

新华日报

2021年04月20日

在邹圩,村民们亲切地称扶贫干部吕文宾为“驻心”干部。

2018年5月,吕文宾受江苏悦达集团党委选派,作为盐城市委扶贫干部,驻点阜宁县吴滩街道邹圩村进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这是吕文宾第二次被组织下派到农村基层。有过农村工作经验的吕文宾深知,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邹圩村是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耕种植为主的经济薄弱村,全村一无经济实体,二无集体积累。

“一到邹圩,我的心顿时凉了大半截。”吕文宾列举了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两组数据——全村7个生产组,耕地面积2861亩,农户686户25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82人;
到2017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00元,而外债却达171万元。“我是带着两项任务指标来的:村集体年可持续经营性收入不低于18万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6000元。当时的压力何止‘山大’!”

工作组驻村后,立即成为全村的焦点。村民们认为,工作组来了,这下就有希望了!面对村民的期盼,吕文宾陷入思考——该从哪里入手才能让邹圩村彻底拔掉穷根?

“没有突破口、没有路径方向,我就先从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挨家挨户展开困因调查,先把基本情况搞到手、搞明白。”吕文宾说,刚驻村那会儿,每天步行20多公里下村,往来于街道、村与农户家。“戴顶草帽,背个挎包,包里只有笔和本子,走一家记一家,把每家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

这一走就是小半年。随着时间推移,吕文宾走访的群体逐步扩大,老党员、老村干、普通群众、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在详细了解、认真倾听后,我才知道他们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盼的是什么。”

有人质疑,走路下村简直是浪费时间!吕文宾却说,一路走下来,不仅深入了解到村情、民情,更交上一路的“穷亲戚”,为脱贫攻坚工作解决很多问题。“可以说,我后来的帮扶点子都是走路‘走’出来的,都是与他们交谈而启发出的灵感。”

“走在路上”,让吕文宾很快便融入邹圩村这个集体,也摸清村里的真实情况:缺钱,矛盾多,干群关系“一点就着”。

干群关系不融洽的导火索,来自3起历史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经过吕文宾不断做工作,盐城市首家由律师事务所驻村设立的法律扶贫工作站,在邹圩村挂牌成立。矛盾解决后,人心也越来越齐。

缺钱怎么办?吕文宾提议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稻虾共作,组建农业发展公司,整合村里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村级集体经营平台。他提出在集体经营收入中先分别提取40%作为公积金,10%作为村扶贫基金,余下的50%再对参股村民实行保底分配加二次分红,对贫困户实行村级托底,村经济组织优先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确保不让一个农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挨家挨户做工作,描绘村发展蓝图。那段时间,吕文宾有时一直忙到很晚才回宿舍,吃饭就泡碗方便面草草解决。他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村民,仅用两个月,就有180多个农户加入合作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底,邹圩村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3年来,吕文宾累计为邹圩村筹措项目帮扶资金320万元,累计流转土地430亩。

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欣慰——村集体负债从171万元降至31万元;
可持续经营性收入从900元提至29.52万元,预计今年将超过31万元。“这对条件好的村子来讲,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3年前集体收入只有900元的邹圩村来讲,却是不敢想象的。”吕文宾感慨,驻村不仅人要驻下,更要把心驻下,把真情驻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驻村扶贫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只要困难群众笑了,再多付出都值!”

 

两个“80后”结对子学党史

四川日报

2021年04月13日

人物名片秦学良,出生于1933年,退休乡镇干部,曾任安岳县原人和乡党总支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恢复生产,是当地老百姓交口称赞的“老书记”。

杨晓丹,1989年出生,现任安岳县通贤镇党建办主任,亲历了近年的脱贫攻坚战,是老百姓口中的“小杨主任”。

“小杨,我们俩都是‘80后’,请多关照哦。”近日,得知同自己结对学党史的杨晓丹出生于1989年,即将88岁的秦学良笑了起来。杨晓丹也笑着回应:“我要向您多学习。”

最近,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组织开展“朝阳晚霞相辉映·青老党员共结对”活动,秦学良和杨晓丹就是其中一对学习伙伴。通过讲述过去的故事和未来的打算,两位“80后”相互勉励,坚定信念。

一个“80后”追忆战斗史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你这么大呢。”面对杨晓丹,秦学良的思绪回到1960年8月。那一年,秦学良27岁、党龄5年,担任安岳县原人和乡党总支书记。

还没赶到乡上办理报到手续,秦学良就在半道停了下来。“那时候正在打谷子,看到我走过去,老百姓就看了过来。”秦学良说,正是困难时期,乡里劳动力不足,“老百姓就站在那,眼巴巴地看着我们这些共产党员。”那时的秦学良年纪轻、干劲足,干脆换上草鞋、戴上草帽,走下田去挥起膀子干起来。

那天,秦学良收了3亩谷子,更收获了一段宝贵的经历。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从此成了他的工作原则。

“第二天,我带着乡干部继续下基层,一天时间走遍8个村78个生产队。”秦学良说,越往深处走,大家的心情越沉重。“老百姓没办法,我们共产党员就得想办法啊。”秦学良挥舞着双手,情绪激动,“要打翻身仗,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带个头!”

回来后,秦学良把所有乡干部分成小组,下沉到每一个村,让驻村干部同群众一块苦、一块干。

秦学良走村入户督战动员,住在村里、吃在田间。“经常一个月都不回家,草鞋走烂了才回一趟家。”秦学良说,在党员的带领下,全乡上下团结一致,抢播抢收、战天斗地,生产生活得以迅速恢复,“到1962年,人和乡出了3个劳动模范,有的社人均分了380斤粮食。”

秦学良在人和乡工作了13年,带领干部群众修公路、建水渠、开荒拓田。在这期间,人和乡的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人口总数也从8000余人增至12000余人。

两个“80后”续写奋斗史

1995年,在乡镇基层工作了一辈子的秦学良退休了。“我们共产党员只能说‘退’,不能说‘休’。”秦学良说,退休以后,他依旧要当好参谋和助手,“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怎么让老百姓增收致富?这是一个大问题。”

此后几年,这位“老书记”继续行走在乡间,进村入户做调研,计算在家种粮收成如何、外出务工收入怎样,同基层群众一起寻找致富产业、商量致富办法。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秦学良因行动不便未上一线,但遇到年轻干部前来取经,他总是倾囊相授,拿出自己整理的调研资料,再叮嘱几句注意事项。“脱贫攻坚战,关键就在‘精准’这两个字上。”秦学良建言,一定要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要深入基层去同群众一起找问题、想办法。

杨晓丹是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亲历者,她拿出手机展示昔日贫困村的崭新面貌:“老书记,您看这些年变化多大。”秦学良接过手机,看着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欣慰地笑了。

“像老书记一样,最近几年,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跟群众一块苦、一块干,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杨晓丹说,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事业当中,依然需要保持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我跟老书记一样的初心。”

学习结束前,杨晓丹为秦学良读了一段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简要介绍了自己接下来的一些打算。听罢,秦学良站起身来,朝杨晓丹坚定地点点头:“我们继续奋斗!”

 

辽宁省抚顺市乔安山家庭

——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红色家风故事)

刘佳华 ‍刘洪超

2021年05月25日

在“雷锋城”辽宁省抚顺市,一座雷锋铜像,摆放在雷锋战友乔安山家的客厅里。

乔安山一家祖孙三代坚持学雷锋,组成了家庭版的“雷锋班”,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帮助别人得从小事开始,习惯了,才能看到更多事”

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今年80岁的乔安山老人望着一旁的雷锋铜像,回忆起了与雷锋并肩作战的岁月。

1960年1月,雷锋和乔安山正式入伍,两人同住一间屋,同开一辆车,乔安山也见证了雷锋精神孕育成形的点滴。“班长心里想着老百姓,他告诉我,帮助别人得从小事开始,习惯了,才能看到更多事,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乔安山和雷锋的最后一次出车,成了乔安山心中永远的伤痛。1962年雷锋去世后,乔安山沉默了33年。1995年,一位战友请乔安山到部队讲雷锋故事,乔安山本来准备讲十来分钟,但一上台就说不下去了,后来还是战友帮他打了圆场。

“学习雷锋精神,传播雷锋事迹,作为他的战友,有什么理由不站出来?”在大家的劝说下,乔安山终于决定直面伤痛,敞开心扉。1996年,一部以乔安山为原型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人们才知道,乔安山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延续着雷锋精神。

自此,乔安山走上了公开传播雷锋精神的道路,足迹遍布全国。目前,他已宣讲雷锋故事逾4000场次,在160多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为扶贫助学捐款10余万元。

“每次作报告,大家的反应都让我感动。有一次到喀什作报告,一名小姑娘要我给她签名,说要把签名当作纪念,鞭策自己,将来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人做事,这让我觉得没白付出努力。”乔安山说。

“我们是家庭版的‘雷锋班’”

乔安山几十年如一日地学雷锋,离不开老伴张淑芹的鼓励支持。2009年3月,乔安山在4天内奔走5个城市,因为劳累过度,在演讲台上晕了过去。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后,乔安山被诊断为脑溢血。

消息传来,可急坏了张淑芹和孩子们。此后,乔安山再外出作报告,张淑芹就一路陪伴、照顾。不止如此,张淑芹还帮助他收信、整理资料等。有人邀请乔安山做商业代言,张淑芹一口回绝:“雷锋精神不能用来做广告!”

在乔安山的影响下,他的后辈也在坚定传承着雷锋精神。有一年冬天,乔安山的大儿子乔伟在街上看到一个货车司机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乔伟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了他。1997年,乔伟下岗后,有人要为他安排工作,他说:“我不靠雷锋沾光,要为雷锋争光。”

在乔安山的教育下,家庭成员间十分和睦,家里的日子虽不富裕,但却过得和和美美。孙子孙女出生后,家里正好八口人,孙子、孙女从小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孙子乔廷路成了厂里的“学雷锋标兵”,孙女乔婷娇也参军入伍。乔安山经常笑着说:“我们是家庭版的‘雷锋班’。”

“每逢过节,家里要留一副碗筷给雷锋;
每年清明节,我们一家都去祭扫雷锋墓……”说起家里几十年的传统,乔婷娇感慨,“雷锋一直活在我们家每个人的心里,雷锋精神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沿着雷锋的足迹前行”

乔婷娇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给更多人讲雷锋爷爷的故事。

2009年,正在大学读书的乔婷娇,看到鼓励大学生入伍的宣传海报后,毅然报名应征,光荣入伍。乔安山看着穿上军装的乔婷娇,欣慰地说:“孙女可以给班长续写日记了。”

入伍不久,乔婷娇在原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当上了一名讲解员,在雷锋塑像前,她暗下决心:“把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沿着雷锋的足迹前行。”

为了当好讲解员,乔婷娇认真了解纪念馆里的600余件文物,感悟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把1万多字的解说稿记在心里,练成了“一口清、问不倒”,用真心解读雷锋,用真情打动观众,数千场解说任务,每次都能让观众点赞。

2015年底,乔婷娇退伍后,到清华大学科研院从事行政工作,2016年时她还组织清华学子重走雷锋路。“我们从雷锋故乡湖南望城出发,先后到了雷锋工作过的鞍钢弓长岭铁矿、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抚顺、雷锋参加国防施工的铁岭山区……”乔婷娇说,大家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精神,争做雷锋精神传人。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2019年,乔婷娇回到抚顺,在抚顺雷锋学院承担对外联络工作,她说:“希望能更好地整合相关资源、平台,为新时代学雷锋出一份力,进一步把雷锋精神弘扬好。”

目前,乔婷娇已为8万人次讲解雷锋精神,退伍后赴26个省份作学雷锋报告1200场,协助多地组建志愿团队,累计捐款3万多元。

 

设身处地,她的调解真诚温暖

2021年03月30日

和人们印象中端坐于法庭上的法官不同,王宏霞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各个社区上。作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负责人,她带着团队走遍了徐汇区13个街镇,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法律咨询,积极化解社区纠纷,发扬“枫桥经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自2018年3月2日“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王宏霞及其团队共审查人民调解协议1792份,出具调解书和裁定书1254份,提供上门调解86次,参与现场调解126次,开展法治讲座70次,提供法律咨询140次。

耐心细致化解居民30年积怨

去年3月,徐家汇街道某老小区内,一户卢姓居民在装修时,把防盗门从向内开改为向外开。老小区楼道狭窄,向外开的防盗门正好挡住了隔壁赵家的家门。赵家不乐意了,要求卢家改回向内开,卢家拒绝。这本是一起简单的邻里纠纷,但两家不和已有近30年,积怨因为这扇防盗门彻底爆发。

不久后的一个雨天,王宏霞和法官助理来到小区。他和赵老先生足足聊了一个小时,老先生终于道出真相。原来,担心邻居开门撞到自家人只是一小部分原因,真正让老先生生气的是,几十年来,卢家厨房抽油烟机的排烟口一直正对自家窗户。

得知原委,王宏霞明白,突破口只能放在卢家身上。卢先生表示可以把门改回向内开,但要求赵家也不能把防盗门改成朝外开。不料当卢先生意外得知赵家是因为油烟机一事耿耿于怀,顿时怒火中烧,拒绝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王宏霞又一次找赵老爷子了解情况,得知赵家顾及邻居情面,确实没向卢家提过油烟机这件事。完全了解情况后,王宏霞来到卢先生家中:“你们毕竟是邻居,对方一开始也是好意,大家要互相体谅。”在王宏霞的劝说下,卢先生总算是平静了下来,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忍着病痛倾听获当事人认可

在很多同事眼中,王宏霞总能迅速在当事人的几句口角中发现双方的关键矛盾,从当事人的神情语气中找到调解的突破口。但在王宏霞自己眼中,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耐心倾听、悉心劝导、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些“笨办法”。

80多岁的陈阿婆就对王宏霞的耐心与细心深有体会。多年来,陈阿婆祖孙三代长期蜗居在一套54平方米的房子里,因生活琐事产生的摩擦在日积月累下不断放大,甚至险些酿成刑事案件。得知消息后,王宏霞一遍遍地上门调解,和陈阿婆一家聊天谈心,终于将他们之间长达6年的家庭矛盾抽丝剥茧,达成了各方家庭成员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房子卖了、钱也分好了,在家庭矛盾基本缓和后,陈阿婆还是觉得有说不完的话想找人倾诉。接下来近3个月时间里,陈阿婆每周都来到王宏霞的办公室,和她聊自己的故事。一天,陈阿婆又一次和王宏霞聊到了午饭时间,她拿起自己带的面包,却突然发现王宏霞手压着胃部,面色很差。陈阿婆立刻关心地问,“囡囡你怎么了”。原来,王宏霞一直肠胃不太好,有时候因为工作繁忙就忘了吃饭,所以偶尔会胃疼。

陈阿婆这才意识到王宏霞是为了不打断她的讲述而一直忍着疼痛。陈阿婆很感动,自此之后她没有再来法院,却拜托女儿给王宏霞发来了短信。短信里,陈阿婆说自己不再纠结于过往,在女儿给她租了房子后已经认真开始了新生活,并再三叮嘱王宏霞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在王宏霞的带领下,工作室的资深法官团队由原来的7人扩充至61人,社区法官志愿者团队优化至30人。她深知,单靠法院的力量远远不够,工作室还负责与徐汇区全区13个街镇调委会对接开展案件调解工作,并通过集中授课、案例研讨、庭审旁听、调解见习等多种形式,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

 

失明更要“心明”‍盲人党员王慧创办线上党史学习平台

天津日报

2021年04月23日

“第一次‘看’MV,许多画面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刚入党的时候。”近日,一位盲人党员“观看”了由“心之光智慧课堂”视障线上党史学习平台推出的“党史课堂”视障口述影像版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后,在留言中感慨说道。为盲人党员们“输送”学习“养料”的正是平台创始人、全国自强模范、南开区盲人共产党员王慧。日前,在王慧妻子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建华的帮助下,在公众号设立盲人党员党史学习专栏。

家住南开区向阳路街的王慧,入党已经13年了,因为大学时突发青光眼,眼压过高造成视神经萎缩而最终失明。有着过人毅力和顽强精神的他,不但在妻子高建华的帮助下坚持完成学业,成为学校历史上首位盲人毕业生,还在毕业后一直致力于视障信息无障碍工作,为视障人士义务普及电脑和智能手机使用知识,成立“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接待盲友咨询,成为天津的视障群体心目中受尊敬的“王老师”。

“双目失明更要‘心明’,更渴望学习和交流。”王慧介绍,现在学习党史的热潮不断升温,盲人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不能掉队。虽然通过电脑软件辅助,盲人党员可以实现党史党章的“无障碍阅读”,但遇到以视觉传递为主的文献纪录片、红色电影,尤其是受普通党员欢迎的党史小视频、MV等,他们了解起来还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在“看到”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少年》MV后,王慧就意识到盲人党员要更好了解视频内容,就需要为这个MV加入适当的口述影像。但MV因为时间短,画面紧凑,要作出合适的口述影像难度非常大。王慧与高建华反复推敲如何将紧凑的画面和巨量的信息转换成语言,一直在上线推出的前一刻还在修改着口述影像脚本。

“党史课堂栏目是我们‘心之光智慧课堂’2021年度的重点内容,我们计划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党在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通过口述影像、音频录制等易于接受的方式,为盲人党员讲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王慧介绍说,为了让党史学习更加系统、完善,依托于妻子所在的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资源,以盲人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邀请志愿者录制音频学习材料,力争打造出一批贴合视障需求、融入天津元素、弘扬百年精神的精品内容。

一段音频就是一则党史故事,南开学校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五四运动中天津青年学生的进步社团觉悟社的故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孩子了解党史,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是每一名党员的责任,”王慧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视障人士也决不能掉队。”

 

他成了凉山“脱贫活字典”

四川日报

2021年03月29日

人物名片

王永贵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开发局局长。近5年来,跑遍凉山800余个贫困村,累计行程超过25万公里,坚持扶贫扶智,2018年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贡献奖,2019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0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

小康心愿

未来的工作中,我也将会始终秉承“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忘我拼搏、勤于钻研精神,驰而不息,努力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榜样故事

约访王永贵有点难,他的档期总是满满的。凉山州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后,又是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攻坚期——这也是凉山州扶贫开发局的重点工作。

最近,记者终于采访到他。面对殊荣,王永贵闭口不谈,他谈得最多的,还是凉山扶贫。

2016年,时年42岁的王永贵,被选派担任凉山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开发局局长。当时,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

这年5月22日晚,即将履职的他彻夜难眠:凉山是深贫地区,这副担子可不轻啊,怎样才能全面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5年累计行程超25万公里

上任第一天,王永贵就心急火燎地冒着大雨,一路泥泞扎进大凉山腹地。

那里是凉山最偏远、海拔最高、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几户人家一座山,两只脚板爬一天。山高路远冰雪地,扶贫一日过四季。”没有公路,就靠脚板走,连山路都没有,那就手脚并用攀爬。

近5年来,他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行进在凉山的扶贫路上。步行、骑马、搭摩托、坐船、乘车,走遍了凉山800余个贫困村,累计行程超过25万公里,他成了很多贫困村狗儿见了都不咬的扶贫人。

一路走下来,他把整个大凉山的贫困情况摸个底朝天:凉山州有11个贫困县、2072个贫困村、97.5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村就有398个……

近5年来,他记满了15本厚厚的笔记本,这35万余字中有近半是关于深入基层的调研内容。同事们笑称,他成了大凉山脱贫攻坚的活地图、活字典。

“小学生”赶考难,他向组织要“官”

上任不久,王永贵就“明目张胆”向组织上要“官”。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做赶高考,很多地方是高中生,‘三区三州’其他地区是初中生,而我们凉山,只能算小学生。”他说,面对严峻的脱贫形势,扶贫开发局也不算强力部门,如何小马拉动脱贫攻坚的大车呢?

首先是要脱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的“官”。2017年6月,他向州委常委会说明:“扶贫开发工作牵涉面广,经常与州里几十个部门打交道,但彼此平级,说话不好使,有这个身份,有利于提高效率!”

王永贵还经组织同意,对全局干部进行了半数以上的调整,打造了强有力的团队。这支决战深贫的“特战队”在州直机关考核中,2017年来连续4年获得州“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2019年获省委、省政府“四川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

扶贫帮困更要扶志扶心

美姑县阿居曲村的阿入曲一、古次尔且是王永贵帮扶的建卡户,他隔三岔五都要去看看,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问题。

古次尔且的儿子天生聋哑,古次尔且觉得孩子读书没用,不想让他读了。王永贵一趟趟地上门做工作,用简单手语和孩子沟通交流,鼓励他好好学习。同时协调州残联,安排孩子到西昌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刚开始时,州内不少深度贫困地区辍学率很高,当王永贵得知是因为孩子们听不懂汉语而不想上学,他开始极力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目前该行动覆盖全州2724个村级幼教点,惠及学前儿童40多万人。

为了不让愚、病、毒、艾等特殊困难吞噬脱贫攻坚成果,影响脱贫成色质量,王永贵和扶贫开发局自加治毒戒毒一批、移风易俗一批等“两个一批”,作为“自选动作”纳入州考核任务推行。

现在,全州已创建省级“四好村”237个、星级四好文明家庭81.8万户、州级洁美家庭2159户,彝区群众正全面融入现代文明生活。

军功章应该有她一半

恶劣的自然条件,让脱贫攻坚在凉山成为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上任不到半年,他常坐的越野车就被石块砸得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和裂纹,近5年多时间,车窗玻璃就换了3次。

路上的风险让局里的驾驶员现在讲起来仍然后怕。2018年6月7日,当王永贵一路行车途中,一个排球大小的石头突然从山顶飞来,他乘坐的车前挡风玻璃瞬间被击穿,巨大的冲击力将方向盘砸弯、驾驶员砸伤,越野车险些坠下悬崖。

王永贵妻子本来大学毕业后已留在了成都,可他向组织要求到凉山美姑县工作后,妻子也就跟了过来,这一来,就是20多年。“多亏了她照顾一家老小,自己的军功章应该有她一半。”王永贵说。

王烈:用一辈子守护孩子健康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人物小传

第三届国医大师王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累计诊治患儿60万人次。

王烈对小儿疾病,尤其是肺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病因、治疗原则、预防等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理论和系列治疗方案。

早上8点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各个科室刚开始忙碌起来,91岁的王烈教授已经工作近3个小时,即将结束当天的出诊。

“一日之计在于晨。”出诊结束,王烈稍显疲惫,声音却依然洪亮,“上岁数喽,只有早上脑袋最清醒,体力最好。”一天里最精神的时间,王烈一定要留给患病的孩子。

王烈17岁学医,31岁调入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开始从事儿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用一辈子守护孩子的健康,挺好。”王烈说。

坚守诊室的医生

“给孩子看病,需要精深的钻研,才能看得准,让孩子少遭罪”

在王烈的诊室内,一张齐腰高的窄条床特别显眼。来瞧病的孩子往上一坐,正好和王烈面对面。窄床旁的写字台上单独放置了一个小方柜。问诊结束,王烈便站着,在小方柜上写病历、开药方。

“立诊既能让腰腿活动活动,又能和患儿面对面,让孩子们少些畏惧,多点亲切感。”王烈说,“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那就坚持再好好多干些年。”

60岁那年,到了退休年龄的王烈,依然坚守在诊室,决定改坐诊为立诊,把出诊当锻炼。如今,王烈一站就站了30多年。

当了一辈子儿科医生,王烈把主要精力用在小儿肺系病症的研究,尤其以哮喘防治为重点。为何如此?王烈说这是患儿对他的“要求”。

50多年前,王烈诊治过一个暴喘病患儿,因病情严重,加之药物匮乏,没能治愈。这件事在王烈心里留下了遗憾,也在他的意识深处扎下了根,驱使他不断钻研,诊治患儿不敢稍有停歇。

曾经,因身体状况欠佳,王烈不得不限制诊病人数。但是面对不少从外省、外县远道而来的患儿,他还是拖着病体一一问诊。

“对待患儿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咋能治好孩子的病?”王烈对孩子们的感情日积月累,愈发深厚。他说,对孩子的感情也是医术的一部分。

有的患儿对听诊器十分抵触,王烈总是温和地用双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细细感触患儿的脉搏,比较左右手的脉象。这么做,总能让孩子很快安静下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研究,王烈自创了“闻声辨咳一指诊法”,尤在“闻声”上下功夫。通过听小儿咳嗽的声音来辨别病情,根据咳声立法用方,治疗小儿肺系咳嗽疾病。

“给孩子看病,需要精深的钻研,才能看得准,让孩子少遭罪。”王烈说。

山里头的采药人

“学习先贤不应墨守成规,需要结合实际,活学活用”

从医前10年,王烈主要从事西医儿科诊疗。其间,他自学了中医药知识,但只是“以尝鲜的心态了解中医”。

王烈28岁时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首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彻底被中医的魅力吸引,从零开始学中医。

半路出家,王烈知道,“唯有更勤奋才是出路”。为此,王烈阅读了当时长春中医学院馆藏的所有中医儿科文献,读书笔记达数十万字之多。“非读书明理,不能疏通变化。”至今,王烈依然医书不离手。

学习中医10年有余,赶上当时兴起的认、采、种、制、用中草药的活动,王烈跟老师一处处走,记录和采集一味味药材。

“那时进山里采药,我常常从早上5点一直采到下午5点。”一年连着20多个周末,王烈都在山里度过,“陪伴亲人的时间比较少,家里人当时还有些不乐意。”

正是靠着这股勤奋的劲头,王烈和儿科同事一道,8年间采集中草药两万余斤,筛选出8种疗效可靠的儿科常用药。

“7点多到了土们岭。白屈菜分布较多,不要采绝,一定要留下小根,边采边晾晒。”这是王烈当年记录的采白屈菜的片段。在采药中偶然发现了白屈菜,王烈对此没有疏忽,而是查找文献深入了解。

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过程中,王烈发现白屈菜具有止咳的功效。为了观察其毒性,王烈将采回的白屈菜全株分别熬成100%的糖浆剂,从10毫升开始服到100毫升。多次亲身试验和临床研究后,王烈确定了白屈菜的安全用量。

经过几年的实验科研,王烈终于取得了白屈菜治泻、治咳、治痛等多项成效,其中对小儿百日咳的治疗具有创新意义。该临床应用文献被载入国家药典。

“学习先贤不应墨守成规,需要结合实际,活学活用。”在中医的研学路上,王烈对此体会颇深。

讲台上的教学者

“当一名好中医需要做好传承工作”

如今,91岁高龄的王烈,还会站在全校的大讲台上,讲述中医的精神传统,给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王烈从32岁就开始担任中医儿科临床课教师。授课之前,他经常把教案数易其稿,有的篇章甚至写十几遍,每堂课至少试讲两三遍。有时候,他还会请别人听课,给他提出改进的意见。

一次,王烈突然患了臂丛神经炎,右上肢无法动弹。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他仍坚持上课,用左手写字,与学生同吃同住50余天。

王烈是个严格严谨的人,“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成为一名严师”。至今,他仍努力工作在临床和教学一线,每周坚持出3次门诊,查房会诊带教讲学,年门诊量达5000余人次。

在学生眼里,“王老师是个看病没有秘方的老中医”。“我们掌握的技术、本事、能力,不都是为了服务国家吗?”王烈说,“当一名好中医需要做好传承工作。”

如今,王烈讲学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先后培养了30届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级高徒12人。他们中7人为国家级、省级名中医,5人为博士生导师。他还有160余名弟子,遍布30个省份,均为当地中医儿科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作为一名教师,被评为“吉林好人·最美教师”,这是让王烈深感荣幸的事。

“学医积攒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落到笔头上。”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王烈笔耕不辍。至今,王烈撰写和指导学生论文200余篇,编著小儿医论、方药等系列丛书19部,研发新药20种,院内制剂百余种,获得国家专利3项。

为了助力中医的传承发展,截至目前,王烈向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教育基金会捐赠资金累计300万元,奖励在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管理等方面有卓越贡献的教师和学生。

去年12月,王烈到学校图书馆再次查阅古籍《医诗必读》,为新书出版核对资料。书内的借阅登记卡上,王烈在1970年的借阅记录仍清晰可见。几十年时光匆匆流逝,如今王烈却依然活跃在临床、科研的前沿。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

陕西日报

2021年04月27日

一位九旬老人,有着70多年党龄的离休干部,为了给党的富民政策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怀着对党的忠诚,先后向党组织交纳了2万元的特殊党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力源泉?近日,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老人,走进这位老人的精神世界。

老人叫史友,是陕西省华山监狱一位离休干部。4月13日,带着好奇和内心的敬意,记者来到老人居住的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华山监狱家属区。少华山脚下,从华山监狱向北,穿过陇海铁路,几排楼房就在眼前。在华山监狱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科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史友老人家中。

交纳特殊党费如此大方,想必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记者这样猜想。然而,当主人家的门打开,眼前并不是想象中的富丽堂皇。注目细看,屋内简单的家什,让人有了走进“年代博物馆”的错觉。客厅靠门一侧放着一个暗红色的老式木柜,显然使用年代已久,沙发是简单的三人座布沙发,茶几是玻璃的,一台康佳彩电,一台VCD影碟机,家中丝毫看不出现代气息来。

老人的卧室内,放着一张黄色旧式木质办公桌,旁边是一张藤椅,老人每日的生活更多就在这里。一张铁架床上方,放着一个古旧的牛皮箱,里边整齐地摆放着一些书籍。另一边的卧室内,用铁条焊接的支架上,放着一个老木箱,室内没有太多摆设。厨房内,找不到普通人家必配的各式厨房电器,暗红色的碗柜里,各类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可以看出主人对生活的讲究,但感受不到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这些旧家具都像是老人家特意收藏的古董,就没有想过添置一些新的吗?”记者好奇地问。

“没有,这些家具都是父母一直使用的,我们做子女的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史友的儿子史文平笑着说,“我父亲特别节俭,这几年家里只新添了洗衣机和空调。我们给父亲做工作让买个大液晶电视,再换点新家具,可父亲总是说,能用为什么要换!”

生活中非常节俭的史友老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吝啬。2018年和2019年,他连续两次向党组织分别交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

2018年第一次交万元特殊党费时,华山监狱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科科长武耀良知道史友家里的实际情况:老伴卧床多年,先后住院治疗花掉了10多万元,直到2017年7月去世,儿子和女儿的收入也都不高,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但史友仍然坚持要交上这1万元的特殊党费。“党中央提出,要让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小康生活,但现在依然有部分群众没有脱离贫困。他们过不上好日子,我怎能心安理得。作为一名党员,怎样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我年龄大走又走不动,听又听不见,咋办?只有在精神上支持党,经济上尽微薄之力。在党的生日前我向党组织交上1万元特殊党费,名为‘我为党徽添光彩’,期待全国人民早日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史友说。

“我父亲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昔日的苦让他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非常简单。”史文平说。1930年,史友出生在河南省博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13岁时因家庭贫困,父亲只好将他卖到山西长子县一位崔姓老人家中。可没多久,这位老人就因病去世,小小年纪的史友靠着帮人打工谋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1947年2月,17岁的史友在长子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二旅三十六团二营六连机枪班当战士,先后参加攻打山西运城、解放陕南多地及湖北郧阳等战斗。1947年9月,史友在陕西镇安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他流血流汗,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1957年3月,史友从部队转业到陕西省公安厅劳改局。负责分配的人看他有文化,准备把他留到局机关,但他却坚持到基层工作。“战友们都到下边去工作了,我不能搞这个特殊。”再三请求下,组织分配史友到正在筹建中的马栏农场工作。之后,他又被调到华山监狱工作,直到1990年光荣离休。

在监狱系统工作了30多年,史友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从未停止过在社会课堂的学习,参军后他跟着战友学,转业后他跟着同事学。对待工作,他认真专一,他还利用长期积累的会计知识,热心帮助年轻人熟悉业务工作,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

除了交纳特殊党费,史友还经常参与爱心捐款。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立即到华山监狱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科,捐款1000元支援灾区重建。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史友再次捐献了1000元支持抗疫。

“是党把我从一个穷孩子培养成革命战士。我一辈子坚信共产党,热爱共产党,心里一直想着用什么表达对党的感激,特殊党费圆了我心中的夙愿。我想用微薄的收入表示对党的忠诚、对党的热爱,以期为党徽添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绵薄之力。”史友老人说。

 

义务“水管员”胡正兴

刘新吾

2021年04月14日

总书记指出:“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无论抗洪救灾等紧急关头,还是为民服务的日常坚守,无数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平凡岁月里不忘担当。

本版今起推出“我是共产党员”专栏,讲述普通党员的平凡故事,展示他们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初心使命写在造福群众的点滴行动里,激励更多党员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共产党员胡正兴,在村民眼里还有一个身份——义务“水管员”。

胡正兴是重庆璧山区大路街道团坝村党委书记。这些年,他一直和自来水打交道,带领村民完善自来水管网,降低水费,提高水质。如今,村民喝的自来水甘甜又实惠!

水管漏‍村民愁

从前,喝水用桶挑,洗菜用盆装,想拧开水龙头听“哗哗”声,在团坝村压根不可能。

2012年,村里修了自来水管,团坝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挑水喝,这是天大的好事!”用水条件改善,村民自然高兴。

可时间一长,全村又为水管漏水问题发了愁。水管老旧,有的地方又埋得浅,有时村里修路盖房,水管一不小心就被挖断。有一天,一名村民发现水表转得特别快,马上把异常情况告诉了胡正兴。

“肯定是有地方漏水了!”胡正兴急了,带着村民到处找。可村里有工厂,白天机器声形成干扰,晚上才能听得清。

胡正兴当晚拄着竹竿,侧耳听地下有无流水声,有时干脆趴在地上听。

就这样,一直找到凌晨3点,夜深人静,水流涌动的声音,才传到了胡正兴的耳朵里。他循着水声,仔细查看:原来,一处小土丘塌方,压断了管道。

破了的管道一时接了起来,但仍不是长久之计。村民普遍反映喝水贵的问题,还迟迟没有解决。

“8块一吨,谁喝得起。”

水费为啥这么高?“管网设计不合理,路线复杂,弯弯绕多了,容易漏水。”胡正兴说,漏水多了,水费就高。比如,村里用水5000吨,可有时漏损却多达3000吨,漏损部分要村民平摊。原本一吨三四元的水,由于漏损,村民有时要出七八元。

水费越高,村民越不想用。

村里也想过解决办法,比如用村集体资金来补贴,可很快就入不敷出。

“不能让老百姓再为喝水发愁!”“水管员”胡正兴这下跟水管子“杠上了”。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换水管,降水费。

换水管‍降水费

胡正兴踌躇满志,可一想到村集体的资金账本,就一下子犯了难——账上资金不多,交水费都困难。

钱从哪儿来?胡正兴挨家挨户说服村民,自筹了一部分。然后又到区里,依据政策争取来一笔资金。终于,他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辛辛苦苦凑够了钱。

拿着这笔钱,2018年,团坝村开始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更新设施。新的水管材质好,更加环保耐用。不仅如此,村里还更新制水、过滤和消毒等供水设施,引入智能检测系统,全程监控水质,让水更清亮。

设施更新,管网也要优化。村里推选出几名党员,和供水公司设计人员一起勘察,充分听取大家意见,科学确定路线,让水管不再“绕弯弯”。这样一来,水管损坏越来越少见,村民口中的抱怨也越来越少。

为了给水管多上“保险”,村里为每个村民小组都设置了水阀。以前,为了维修水管,只得关掉村里总水阀,造成全村用水不便,可如果不关,水又白白流走。改造后,即使出现问题,只关一个阀门即可,不会影响全村人用水。

经过一番努力,水管漏损率减少到正常范围,水费也降下来,每人每月用水2吨以内每吨仅3.2元,超出部分每吨4元。

护水网‍一起管

管网不光要建得好,还得管得好,让“活水长流”。

“管护水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发动党员,大伙一起来管。”胡正兴说。3月,村党委牵头成立团坝村用水户协会,由胡正兴任理事长,一大批党员、群众主动加入,协会现有代表51人,会员1280户。

在胡正兴主持下,全村管网分为11块“责任田”,每名党员认领一块。平日里,包片党员要巡查看护管网,引导督促群众按时缴纳水费,为大家排忧解难。

“火车跑得快,不能只靠车头带,还要让每个车厢都跑起来,成为动车组。”胡正兴说,党员发动了,还要调动群众积极性。

如何调动?团坝村实行了积分制管理模式,比如,发现跑水漏水及时报告记2分,参与管网巡查记2分,发现故意损坏管网并举报记5分……每个季度,村民可凭积分兑换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在团坝村,还有一支专门的水管员队伍,每人负责一个组,收水费、修水管、监督水质。

如今,胡正兴时常和年轻党员们查看水管,同时倾听民意,为大家解决家长里短的难题。黄葛树边,他说,“你看这树,根扎得深,叶子才茂盛!作为一名党员,就得和大家时刻心连心。”

 

推荐访问:党史 事迹 汇编 24篇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汇编

相关文章:

Top